在玉阳观重建工程顺利推进并逐渐成为地方文化焦点的背景下,一场文化艺术的奇妙融合正在悄然发生。龙山市吕剧团,作为当地吕剧艺术的专业代表,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这一地方戏曲瑰宝。而十二里铺村庄户剧团,虽由热爱戏曲的村民自发组成,但凭借着对吕剧的一腔热忱和质朴的表演风格,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当玉阳观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龙山市吕剧团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素材和情感内涵,决定以玉阳观为主题,打造一部精品吕剧。他们深知,十二里铺村庄户剧团对玉阳观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理解,于是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庄户剧团共同参与创作。
消息传到十二里铺村,庄户剧团的成员们兴奋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能与专业剧团合作,是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更是为家乡文化宣传贡献力量的好契机。很快,双方组建了联合创作团队,开始了紧张而又充满激情的创作过程。
创作团队深入玉阳观及周边地区,采访当地村民、道士,收集关于玉阳观的历史传说、重建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风土人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讲述了玉阳观在过去某次重大灾荒中,观里道士施粥救济村民的感人故事;还有村民回忆起重建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搬运建筑材料的场景。这些生动的素材,为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经过数月的精心打磨,剧本《玉阳观之春》终于诞生。剧本以玉阳观的历史变迁为背景,讲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一群热爱家乡文化的人,为重建玉阳观所经历的种种波折与努力。剧中既有对玉阳观往昔辉煌的追忆,展现其作为道教圣地在当地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又有对重建过程中各方力量无私奉献的歌颂,刻画了村民、工匠、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传承文化齐心协力的群像。
确定剧本后,排练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龙山市吕剧团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导演和专业演员,对十二里铺村庄户剧团的演员们进行指导。从唱腔的规范、动作的细腻到表情的把握,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庄户剧团的演员们虚心学习,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全身心投入排练。白天,在村里的晒谷场上,演员们顶着烈日,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走位和动作;夜晚,在简陋的排练室里,他们就着昏黄的灯光,仔细揣摩角色的情感。
专业演员们也从庄户剧团演员身上感受到了那份对戏曲纯粹的热爱和质朴的表演风格。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完美的演出效果。经过无数次的排练和磨合,演员们对角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表演也愈发精湛。
终于,《玉阳观之春》迎来了首演。演出地点选在龙山市的大剧院,座无虚席。舞台上,灯光亮起,悠扬的吕剧唱腔响起,将观众带入了玉阳观的世界。演员们精彩的表演,生动地展现了玉阳观的故事,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当演到重建过程中遇到困难,众人陷入绝望,却又因一位老道士的智慧和鼓励而重燃希望时,台下观众不禁为之动容;而当玉阳观最终重建成功,舞台上呈现出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时,观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首演的成功,为《玉阳观之春》的后续演出奠定了良好基础。随后,该剧先后在龙山市、滨海市演出十多场。每一场演出,都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在滨海市演出时,当地的戏曲爱好者们早早来到剧院排队购票,演出结束后,他们纷纷上台与演员们合影留念,并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