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幻梦织魂(幻蝶)(1 / 2)

轮回不止,岁月的洪流无情地冲刷着一切,许多曾经辉煌的门派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供后人凭吊。幻灭宗,曾经也是修仙界中赫赫有名的门派,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废墟。

赵明,一位四处游历的修仙者,在探索这片废墟时,偶然间在一堆尘封的杂物中发现了半幅残卷。这残卷看上去平平无奇,纸张泛黄,边缘还带着些许破损,可当赵明拿起它的瞬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墨迹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突然从纸面上游出,在空中扭动、盘旋,最后缓缓凝成了一位少女的模样。少女身着淡蓝色的纱裙,裙摆随风轻轻飘动,她眨着灵动的大眼睛,一脸俏皮地趴在赵明的膝头,脆生生地说道:“公子,替我补全《山河梦》可好?”

赵明先是一惊,随后仔细打量眼前的少女,发现她周身散发着一种虚幻而缥缈的气息,这才知晓她竟是困在残卷中的画灵幻蝶,被困在此已有千年之久。幻蝶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补全这幅《山河梦》是她千年以来唯一的执念。赵明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看着幻蝶那楚楚可怜的模样,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从那一天起,赵明便带着幻蝶踏上了遍历山河的旅程。他们的第一站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江南的春天,细雨如丝,如烟如雾地笼罩着整个水乡。河道纵横交错,乌篷船在水面上缓缓划过,船桨拨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两岸的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是大自然挥动的画笔。幻蝶兴奋地在宣纸间雀跃,江南的烟雨仿佛成了她天然的染料,晕染着她的襦裙,那淡蓝色的裙摆上渐渐浮现出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有粉墙黛瓦的民居,有在雨中撑着油纸伞漫步的行人。赵明站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幻蝶,手中的画笔也不自觉地在宣纸上舞动,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每添上一笔,幻蝶的身影似乎就更加清晰一分,她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离开江南后,他们一路西行,来到了广袤无垠的大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金黄色的沙丘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望无际的沙海仿佛没有尽头。狂风呼啸着吹过,扬起漫天的沙尘。远处,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起,那是大漠中特有的景致。幻蝶站在沙丘之上,任由风沙吹拂着她的发丝,大漠的孤烟像是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描摹着她的黛眉。她转头看向赵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催促着赵明赶紧将这壮丽的景色画下来。赵明笑着点头,运笔如飞,在宣纸上勾勒出大漠的雄浑与壮阔。随着画作逐渐成型,幻蝶的身形也愈发凝实,她在画卷中的动作更加生动,仿佛真的融入了这片大漠之中。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雄伟的昆仑山脉。昆仑巅常年被冰雪覆盖,山峰高耸入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山顶的积雪在微风的吹拂下,如粉似沙般飘落。幻蝶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着,她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突然,她停下脚步,伸手蘸起一点朱砂,蹦到赵明面前,轻轻点在他的眉心,调皮地说道:“这儿缺些红尘气。”

赵明只觉眉心处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这一昏便是三日,在这三日里,幻蝶守在他身边,眼神中满是担忧。她不停地自责,后悔自己的鲁莽举动。

当赵明终于悠悠转醒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处山洞中,洞外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鸣叫着。他起身走到画案前,只见那幅《山河梦》不知何时已经完整地呈现在眼前。画卷中的山河壮丽无比,每一处景色都栩栩如生,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而在画卷的留白处,题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赵明正疑惑间,突然发现幻蝶的身影出现在画卷旁,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透明,正在缓缓消散。赵明心中一惊,想要伸手抓住她,却只抓到一团虚幻的空气。幻蝶看着赵明,眼中满是不舍,她轻轻飘到赵明面前,最后吻了他染着朱砂的额头,柔声道:“画卷成时,我便要去补天地残卷了。记住,我比纸薄,却比山河重。”说完,幻蝶化作无数闪烁的光点,消失在了空气中。

赵明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他望着那幅《山河梦》,久久不语,泪水不自觉地模糊了双眼。此后,赵明带着这幅画继续游历四方,但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空缺,那是幻蝶留下的痕迹。

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赵明在岁月的流转中容颜逐渐老去,可他对幻蝶的思念却从未减少。这一日,他来到了一条繁华的河边,一艘画舫缓缓驶过,舫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赵明被这热闹的氛围吸引,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画舫。只见画舫上,一位少女正手持画笔,教一群稚子作画。少女身着淡粉色的罗裙,身姿婀娜,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她的笔尖蘸着鲜艳如血的朱砂,在纸上轻轻点染。

似乎是察觉到了赵明的目光,少女回头轻笑,那笑容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灿烂,她对赵明说道:“先生,这儿该补只蝶。”赵明听到这句话,心中猛地一震,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少女,仿佛看到了当年幻蝶的影子。少女的眼神、笑容,甚至说话的语气,都与幻蝶如此相似。

赵明缓缓走上画舫,少女看着走近的赵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礼貌地微笑着。赵明看着少女,嘴唇微微颤抖,轻声问道:“姑娘,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少女歪着头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先生,我不曾记得与您见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