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贡,孔子门下的杰出弟子,某日向夫子求教,他谦逊地问道:“老师,弟子赐究竟如何呢?”孔子凝视着他,深思片刻后答道:“赐啊,你乃一器也。”子贡听后,心中颇感好奇,于是进一步追问:“老师,弟子究竟是何器呢?”
孔子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缓缓道:“赐,你乃琏瑚之器。”琏瑚,乃古代宗庙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礼器,其形态优雅,质地细腻,寓意着高洁与尊贵。
子贡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夫子对自己的期许——希望他能够像琏瑚一样,不仅外表优雅,更内在高洁,承载起传承文化、弘扬道德的重任。
自此以后,子贡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他深知,作为琏瑚之器,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以应对世间的种种挑战。
在孔子的教导下,子贡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君子。他的言行举止,无不彰显着琏瑚之器的风范。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品德上树立了楷模,为后世所传颂。
这段佳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只要我们能够认清自己的定位,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就能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的良师益友,虚心向他们求教,以不断完善自己。
(2)子贡问孔:我究竟是不是那块“瑚琏”料?
子贡,这哥们儿,一向是孔夫子门下的高材生,头脑灵光,口才了得。这天,他心血来潮,便跑到夫子跟前,一脸虔诚地问:“老师,您看我子贡,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
孔夫子微微一笑,捋了捋那飘逸的胡须,不急不慢地说:“赐啊,你嘛,就是个‘器’。”
子贡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想:“器”?这是个啥玩意儿?难道我在老师眼里,就是个普普通通、没啥特色的“器物”吗?他忙不迭地问:“老师,那我究竟是个啥‘器’呢?”
孔夫子眯起眼睛,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缓缓道:“你啊,你是个‘琏瑚’。”
子贡一听,顿时愣住了。琏瑚?那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贵重玉器啊!老师这是夸我呢,还是逗我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