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超过四百人,其中主要还是空军的孩子。
这次机会难得,不少年龄还小,能等两年才下乡的人也将名字报了上来。
免得以后分配到其他省份去。
几方一起使力,这次知青下乡顺利安排下来,只不过人数却变成了五百人。
市里一些部门搭便车,王泽还没办法拒绝,这种事情本就不那么合规,要是有人捣乱还真是个麻烦。
为了事情顺利,王泽只能多接受一些人。
至此,王家村大队的知青人数直接突破三千人。
现在知青住的地方可就不在半山住宅区了,他们那些小院可容纳不下如此多的知青。
这两年在西山上山的道路边,他们在这里顺着山体建设了几栋五层知青楼。
如今只建成三栋,原本计划一个房间安排四个人,但是现在挤一挤,一个房间安排八个人就行了。
等后面在建好新的知青楼在改成四人间。
知青区不光是住宿,在这里还建设了知青图书馆和知青会场,他们内部的活动都能在这里举行,和村民工人完全分开,两边互不干预。
只有村里那座电影院,是两边经常接触的地方。
村里很多结婚的人都是在这里认识的知青男女。
王家村电影院收费很低,自建成之后,每天人流量巨大,每到晚上下班,这里就是王家村最为热闹的地方。
只是每人一分钱的票价,也就勉强够运营成本罢了,算得上是村里一个公益项目,根本没想着在这上面赚钱。
不过这只限于知青集体户和广慧公社户籍的人才能享受这个价格。
这个规定是因为当时建好后不久,这里天天都有最新电影,并且票价还及其便宜,这消息一出,连市里的人都愿意跑十几公里来看电影,这人数一多,他们不得不将外来人的票价提高到和市里一样的价格。
机械厂在人手增加后,一些不好好工作的人被清退,送去山体建筑队工作。
这里面的环境可比机械厂差多了,哪怕他们这里用的都是机器,但是各种粉尘也不少,一天下来身上就没有个干净的地方。
而机械厂将零配件生产单独分出,在山体厂房中建设生产工厂。
山顶的机械厂只负责配件到齐之后的最后组装工作。
李智林在配件厂房运营后,带着人来考察,提出空军一些保密生产部门安排进入山体工厂的需求。
“李部长,这原则上没有问题,但是厂房毕竟是王家村大队付出极大的资金建设,要是送给你们使用村民那边说不过去啊。”公社会议室内,王泽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李智林嘴角忍不住的抽动,要不是身边人多,他都想对着王泽脑袋来一下。
这王家村大队的人听谁的他能不知道么?
山体工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