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黄楼公社的安排(1 / 2)

第258章 黄楼公社的安排

这边杨振业听到这话之后,只觉得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甚至脑海也进入短暂的失神。

下一刻。

“咯噔一声!”杨振业手里的手电筒直接从手里脱落,滚落到地面。

听到声音之后,苏文宸直接朝着杨振业看过去。

杨振业赶紧弯腰捡起地面的手电筒。

“主任,不好意思,我刚刚有点激动,手里没没拿稳,您继续安排。”

苏文宸听到这话,笑了笑。

“杨书记,这次你可拿稳了啊!”

随后又继续道。

“另外他们地区上,这两年内会每年供应三百万斤口粮。”

“粮食是分批供应的,年前送来一批,夏收送一批,秋收过后送一批,你们公社粮库这边也要尽快规整起来,别到时候粮送过来装不下了。”

听到这话,杨振业立刻睁大眼睛,有点不敢置信的看着苏文宸。

“主任,你确定没有没有说错是三百万斤”

说实话,对于杨振业来说,他们公社什么时候存过百万斤以上的粮食

就是新粮刚下来的时候,整个公社也没有这个产量啊!

苏文宸看了对方一眼。

“杨书记觉得我是在跟你开玩笑”

杨振业赶紧摇头解释道。

“不是,不是,我这不是想着确认一下。”

“因为以前救济粮最多的一年,拨给我们大队也就才五十万斤而已。”

不过这时候杨振业也确实,直接就体会到加入农场的好处了。

上面直接就拨付了三百万斤,最起码这两年内就是地里颗粒无收,社员们也饿不着肚子了。

果然自己想的是对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啊,这还没有怎么滴,就比以前强上百倍了。

苏文宸听到杨振业这话,直接摆了摆手。

“以前就不用多说了,以后都按照农场的规矩来。”

“不过,这两天你要把人口,土地,物资的清册,全部都准备好。”

“估计这两天,县里和地区就会派人过来,别到时候移交的时候有什么差错。”

“我这边跟县里和地区办理完移交手续,马上要去一趟京市,要去参加部里的一个重要会议。”

“所以尽量早点办完,我还想着先回岚市一趟呢!”

苏文宸想着这次去京市既然不能回来过年了,那就干脆带着媳妇去老丈人家过年吧!

毕竟都结婚了,总是得上一次门探探老丈人虚实。

杨振业听到这话,直接说道。

“主任,公社这边早就准备好了,我前面收到消息就让人整理好清册了,就算是每把锄头都登记好了。”

“随时都可以移交!”

苏文宸有些意外的看着杨振业。

“居然提前就整理好了你这么笃定你们公社一定会划给我们公社吗”

说实话,苏文宸自己在谈好之前都不知道,对方是哪里来的自信

杨振业直接摇头道。

“主任,我怎么可能笃定,不过这东西反正也就是浪费点时间而已。”

“就算最后不成,最多就是费点功夫,要是成了,这不就节省很多时间了嘛!”

而且他没说的是,这样也能给苏文宸留下一个干事积极的好印象嘛!

毕竟划给农场系统管理,虽然级别没有变,可是具体职务就得看农场这边安排了。

所以他肯定要尽量表现啊。

苏文宸听到这话,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心里对于杨振业办事能力确实很满意的。

因为只要公社这边东西都入册登记好,最后跟县里那边对完账就行了。

这样会节省好几天时间。

他也能尽快安排好这边的事情,然后回岚市一趟。

所以苏文宸直接说道。

“既然你们公社这边都登记完了,那明天我打个电话给地区,让他们可以安排人过来了。”

“老侯,到时候你这边代表我们农场,到时候跟杨书记,还有县里的干部一起核对清册,确认移交程序。”

由于大方面他都跟地区的领导谈好了,所以这种办理手续和清查物资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去了。

基本都是双方的干部对接就能够完成的。

听到苏文宸的安排,侯国忠立刻点头答应下来,不过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

“主任,地区就是只支援了三百万斤口粮是吧!”

苏文宸拍了一下脑门,顿时回道。

“我差点忘了,还有十台手扶拖拉机,到时候移交的时候,你确认一下有没有,可别让他们糊弄过去了。”

“十台”

侯国忠有些吃惊,并且直接下意识的说道。

“这地区还挺大方的嘛!这下咱们开垦可就方便很多了。”

“今天我跟着社员们去挖了一条排碱渠,那泥土都是人一背篓一背篓往外背,太浪费人力了。”

苏文宸听到这话,直接说道。

“这东西虽然能提供干活效率,但是也是得喝油的。”

“一般的公社就算能搞到十台拖拉机,也完全养不起的!”

“我这次去京市,也是得看看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多搞点柴油配额。”

“不然就现在咱们农场每年五十吨柴油的配额,估计最多也就能让这台十台拖拉机,中等负荷工作六七个月。”

“甚至还用不上这么长时间,因为岚市那边场里每年还有很多运输要跑,最少也得要个十吨八吨的!”

“这边分场一开,感觉是什么都缺啊!就连时间也感觉缺的很。”

说话间,苏文宸又走到灶台边上,去舀了一碗红薯粥,端到八仙桌前。

“都坐,正好你们都在,咱们商量一下,年前这段时间,分场这边的安排!”

“杨书记,你们公社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你还记得吗”

杨振业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很显然苏文宸虽然话里是简单商量,对他来说,这代表已经认可他进入分场的决策层了,所以他立刻表现道。

“记得,我们公社,不对,我们分场现在一共下辖十一个生产大队。”

“总计8741人,土地总面积78261亩。”

苏文宸意外的看了杨振业一眼,对于对方话里的改变,他也没多说什么。

因为他这边公社虽然划给他们农场管理,短时间内还是需要由本地领导充当粘合剂。

当然也是因为杨振业在苏文宸看来,办事还是可以的。

不然公社又不是只有他一个领导。

而且对方居然能记得公社详细的人口和土地数字,别说是不是提前准备的。

最起码在苏文宸看来,这首先这态度就是想要进步的样子。

不然真要那种仗着自己年龄和资历,对于苏文宸这种年轻领导,完全一副我经验足资历深,你得听我的。

他肯定也不会惯着对方,虽然这时候不能开除,但是让你去角落里待着守文件,还是可以的。

甚至由于移交文件还没有签署,直接让地区把人调走也是可以的。

不过杨振业,在苏文宸现在看来还是那种非常想要进步的人。

所以直接说道。

“没想到杨书记记得这么清楚,不过这七万八千多亩地,都是治理过的”

杨振业赶紧摇了摇头。

“那不是,这只是当时成立公社时候划进来的,其中四五万亩这些主要都是没有挖引水渠和拍碱渠的重度盐碱地。”

“要说真正这么多年治理过好的,能长出粮食的我们公社总共就两万六千亩的样子。”

“其中两万亩是各个大队这些年一点点挖渠改造出来的。”

“还有六千多亩,是我们公社每年就组织点劳动力,趁农闲时候一点点开出来的。”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我们公社也才开始治理了这么一点。”

“主要是我们公社这边也穷,就算每年农闲,也调动不了多少人过来一起挖渠。”

“倒不是人不够,而是养不起啊!”

“因为就算治理好的这些每年还是会反盐,还必须得我们出人手维护压制反盐。”

“所以就算是这些治理好的田,基本亩产也就只有百斤左右,如果想要跟正常亩产差不多,就得跟县里周围那边一样,抬高土地的高度,这样盐碱反不上来,收成就不会受到影响。”

苏文宸喝了口粥,沉思了片刻。

他没想到这边治理出来的居然真不少,两万多亩,基本每年按照亩产一百斤,也有两百万斤粮食了,还真不少。

不过苏文宸按照公社人口接近九千人算了一下,发现好像也不多,平均下来每人每年也是才两百斤的口粮。

平均一天五六两的样子。

呃!

还是在没有油水摄入的情况下,这也确实不多。

而且在耕种和收获阶段,也不可能一天只吃这么点的,在算上还要预留来年的种粮。

想到这里,苏文宸也理解为啥到了冬天,这边给他一种荒无人烟的感觉了。

因为都搁家里躺着省粮呢!

这样冬天不活动,就可以少吃点,省下来的口粮就能在干活的时候多吃点,不至于累垮了。

在加上偶尔上面还给的救济粮,所以这边倒也能艰难的撑下去。

想到现大部分社员们,都在靠减少活动量,减少口粮的摄入。

苏文宸直接对杨振业说道。

“杨书记,你这边跟老侯一起和完成移交程序之后,地区的第一批粮应该就会送过来。”

“到时候你准备就组织各大队过来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