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武媚娘和贺兰敏月的暗中交锋(第二(1 / 2)

第691章 武媚娘和贺兰敏月的暗中交锋(第二更)

黄篷马车从延喜门而出,两侧禁卫护送,前后宫中内侍相随,一群人缓缓的朝着长乐坊而去。

武媚娘斜靠在马车之内,目光透过晃动的车帘看向外面。

长街两侧来往行人并不很多,而且行走之间面对武媚娘一行人,也不过是稍微后退,然后福身行礼。

武媚娘心中知晓,这些人,其实都是附近各王府下人和奴婢。

皇宫东是永昌坊,永昌坊中,全都是皇族的地界。

雍王府就在这里。

皇帝的子嗣当中,只有太子和雍王成年,太子居住在东宫,而雍王在大婚之后,便住在了永昌坊的王府之中。

至于其他皇帝的兄弟,早年间虽然多在此处,但随着皇帝的登基,大多数搬到了皇宫西侧的辅兴,安定四坊。

毕竟这里,将来是皇帝儿子们的地方。

武媚娘不由得轻叹一声,自从皇帝回到长安之后,武媚娘就再也没有见到徐慧。

也没有见到皇帝。

当然,这是因为皇帝才回长安没几日,朝中官位更迭,也没有时间来处理后宫诸事。

不过皇帝对她还是不错的。

长乐坊的宅子,是当年皇帝登基之后,赐给武媚娘的一座外宅。

但武媚娘基本居住在宫里,宫外进出不易,所以那里基本上是武媚娘的姐姐武顺一家人在住。

后来太原郭孝慎被流放至死,武媚娘的妹妹武仪也就搬了过来。

在长安城中女儿俱在,杨氏也就搬了过来,多与女儿相处,少与杨家人来往。

尤其是贺兰敏月入宫为妃之后。

武媚娘侧身看向一旁流连街道景色的贺兰敏月,一身梨白点蕊襦裙,身材丰腴,眼神带着一丝清真,脸上更是没有心思的笑容。

武媚娘心中轻叹一声,敏月虽然入宫,但宫中的残酷,她还没有体会到。

……

大堂之中,武媚娘和贺兰敏月,同时给杨氏行礼祝寿。

武媚娘虽然是宫中婕妤,但她是先帝的婕妤,所以对于一些规矩,也不需要严守。

贺兰敏月虽然入宫,不过是宫中采女罢了。

杨氏是一品应山公夫人,哪里是贺兰敏月这种还没有被皇帝宠幸的妃子能比的。

“久闻陛下宫中规矩森严,没想到竟然到如此地步。”杨氏拉着贺兰敏月的手,眼中满是疼惜。

武媚娘目光扫过整个院中,今日虽然是杨氏八十大寿,但来往的客人并不多,多年杨氏在杨家的一些亲戚,还有武媚娘一家人。

武元庆没有来,他是陈州长史,如今地方春种繁忙,陛下又严加察查,所以武元庆也没有赶回来。

不过武元爽来了,他很识趣的站在一旁的角落里,安静不语。

贺兰敏之也很安静的站在母亲武顺的旁边,虽然年少,不过也已经有几分俊朗英姿之象。

武媚娘回头看向杨氏,低声说道:“后宫向来是皇后做主,皇后若是不喜欢那个妃子,立刻就会被赶出宫去,陛下也不会答应半句,至于敏月,她的年纪还小,在皇后身边多待一阵,也不是坏事。”

杨氏微微点头,然后问道:“去年的时候,有一阵风声说陛下要封贤妃和德妃,后面怎么没消息了”

“那是因为皇后突然有孕,然后又要封禅泰山,陛下就搁置了下来,不过想来不久之后,陛下应该就会重启的。”武媚娘沉吟着点头。

“那媚娘,你觉得敏月有机会没有”杨氏轻轻抓住了武媚娘的手腕,认真关切。

一句话,整个堂中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贤妃德妃,贺兰敏月

武媚娘看向母亲杨氏,道:“阿母,若是大小杨妃,或许还有几分机会,但敏月……阿母,陛下初封贤妃和德妃,家世的考量是很重要的,贺兰家恐怕不够,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先帝时,郑妃就是一步步从才人而进贤妃的。”

皇帝后宫诸妃没有那么稳定,或因病离世,或因事而贬。

就像李佑的母亲阴淑妃,还有徐慧。

武媚娘眼神微冷,不过很快,她就微微抬头,看向了一侧的贺兰敏月,贺兰敏月的脸上满是失落。

“这种事情,皇后若是说话,应该是管用的吧。”杨氏同样看了贺兰敏月一眼,说道:“敏月如今正好在皇后身边,若是皇后坚持让敏月做四妃……”

“阿母。”武媚娘轻叹一声,说道:“后宫之事,向来和前朝有关,若是贺兰家能与前朝有所助力,陛下或许会松口。”

杨氏懂了,这种事情,真正做决定的还是皇帝。

皇后在四妃之事上,没有多少决定作用的。

“不过皇后若是疼爱敏月,或许敏月起点能高些,越过才人,直接从美人开始。”武媚娘看着贺兰敏月,神色温和起来。

“是!”贺兰敏月低头福身,脸上满是期待,但她的眼底却闪过一丝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