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考虑得也太长久了。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龙生九子,更不相同。
皇帝家都有败家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
受到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城里还是乡下,生儿育女这种事几乎没什么尽头。
少的两三个,多的五六个。
七八个孩子的家庭也有不少。
目前,陆远只有一儿一女。
可是再过几年,孩子数量也一定会跟着多起来。
爹娘忙活一辈子,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夏荷说道:“当家的,你是不是还打算在省里继续买房?”
陆远摇摇头,说道:“省城这地方买一栋房子就够了,当然,如果有条件好的房子,再买一套也可以。”
通过这个话题,陆远再一次帮二女开阔眼界。
刚才已经说了。
用不了多久,高考就将恢复。
随着高考,城乡流动限制会一点点被打破,城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人口数量增加,对于房子的需求也将变得与日俱增。
这种情况下,房子很快就会变成硬通货。
省城虽是一省省会,有着大量国有单位和部门,但是论起影响力和房子的价值,远远比不上沪城,京城这些大型城市。
两地的房子私下买卖价格,总体来说比省里房子贵不到哪去。
可如果再过几年,价格肯定要翻上几番。
纵然两世为人,陆远依旧摆脱不了祖辈传下来的观念和习惯。
为人父母,可以不为自己考虑,但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一线大城市大量买房,等于给孩子买了能够受用一生的保险。
除此之外,陆远还有一个打算。
城市户口。
夏荷迟疑道:“当家的,给咱们孩子在京城,沪城这些大城市买房,他们的户口就能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吗?”
“绝对可以。”
陆远笑呵呵道:“媳妇,城市户口有多少好处,不用我再细说了吧?”
夏荷点点头。
家里的日子变好了,夏荷的眼界和思维,也因为逐渐扩宽。
城市户口所能带来的各项好处,夏荷自己也能说个七七八八。
要是城里户口不好,为啥知青点的那些男女知青,寻死觅活的非要回城。
陆月逐渐明白了陆远的一番良苦用心。
未来,大城市的房子会越来越值钱。
用陆远的话说,相当于给陆月的子孙,留下了数不尽的金山和银山。
哪怕未来的几个都是无能之辈,继承不了陆远的产业。
吃瓦片,收房租,也够让他们富贵一生。
至于陆月这位亲妹妹,陆远同样有安排。
陆月半开玩笑地说道:“哥,我发现你越来越像旧社会的地主老财了,咱爹以前活着的时候总说,那帮地主手里但凡有点钱,别的事不干,专门用来买地。”
陆远说道:“这话也没毛病,其他都是虚的,唯有土地和房子才是实打实的金山银山。”
“媳妇儿,等以后有机会,咱们一家要多出门溜达遛达,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个啥样。”
从拜托赵大爷帮忙在省城寻摸房子开始,陆远心里就已经将账算得清清楚楚。
大闺女妞妞即将三岁,二小子二胖也快一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