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明新拓:暹罗缅甸的发展与军事新篇(2 / 2)

在曼谷周边的一次游玩兼视察活动中,王浩与曼谷市政领导班子一路陪同。我们坐在蒸汽汽车上,微风拂面,王浩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周边的发展规划。突然,我不经意间望见远方郊区当地人人工饲养的大象,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大胆构想:鉴于当下坦克装甲车制造技术受限,若专门开展大象人工养殖与训练,为大象配备既轻便又能有效防御炮击和子弹,且散热良好的盔甲,在大象两侧架起改良版的轻型野战炮,将座鞍部位改造成坚固舒适、便于士兵操作武器的战斗平台,前端安装重机枪,再搭配经过专门训练的士兵,这不就相当于打造出一支别具一格的野生版“坦克部队”吗?

我当即把这一想法告知王浩。王浩听后,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兴奋地拍了下大腿,说道:“这主意太妙了!虽然实施起来肯定困难重重,但要是成功了,那可不得了,绝对是战场上的奇兵!”随后,在王浩的协调下,缅甸、暹罗各地政府迅速行动。先是发布收购公告,以合理价格向当地民众征集符合条件的大象,同时组织专业抓捕队伍深入丛林抓捕野生大象。抓捕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野生大象野性十足,难以驯服,加之其栖息的丛林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为此,特意邀请熟悉大象习性与当地环境的经验丰富的当地人协助。当地向导善猜加入抓捕队伍时,信心满满地说:“这些大象我可熟悉了,跟着我,准能抓到!”他们在抓捕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凭借对大象的了解和对环境的熟悉,帮助抓捕队伍成功捕获多批野生大象。

接到中央政府紧急指令,位于云南和广西的振华军工制造厂迅速响应。厂长赵顾顾立即召集技术骨干开会,他神情严肃地说:“这次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关乎国家国防,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作为肩负国防重任的国营军工企业,振华厂集中技术骨干力量,日夜攻关。在火炮研制方面,技术人员张一虎和李亚为了一个数据争论得面红耳赤,张一虎坚持自己的计算结果,李亚则认为还有优化空间。经过反复试验和精密计算,最终成功缩小野战炮的体积和重量,使其能适配大象的承载能力。在盔甲研发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材料,历经无数次失败与改进。技术员王晓丽在一次次的实验失败后,有些沮丧,但很快又振作起来,她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咱们肯定能找到最合适的材料!”最终选用轻质合金与特殊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不仅确保了盔甲具备良好的防御性能,能有效抵御常规武器攻击,还大大减轻了重量,解决了大象负重和散热难题。

在后续的整合与训练进程中,王超文崭露头角。这位来自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的127步兵团副团长,初次接触大象时,便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动物沟通天赋。他轻轻抚摸着大象的鼻子,温柔地和大象说话,仿佛能与大象心意相通,迅速赢得大象的信任,和它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士兵小李看到这一幕,惊讶地对旁边的战友说:“这王副团长可真神了,大象在他面前就跟温顺的小猫似的。”王浩了解到王超文的特殊才能后,果断向我举荐他担任野生装甲兵团负责人。彼时正在缅甸视察的我收到电报,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这一推荐。

首批野生装甲兵团由步兵127团整体改编而成,编制为一个团。王超文全身心投入训练工作,他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从基础做起,深入了解大象习性,逐步引导大象适应身上的装备。训练场上,他耐心地指导士兵:“大家动作轻点,让大象慢慢适应,别着急。”经过长时间的耐心训练,士兵们熟练掌握了在大象背上操作武器的技巧,人象之间配合愈发默契。一次模拟战斗演练中,士兵们骑着大象,灵活地穿梭在障碍物之间,准确地发射炮弹,王超文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笑了。

在缅甸视察期间,我真切感受到当地的繁荣景象。橡胶种植园规模持续扩大,园主丹瑞看着漫山遍野的橡胶树,笑得合不拢嘴:“这橡胶就是我们的财富树啊,多亏了大明的政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新的橡胶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建设,为大明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满足了当地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也吸引众多外来投资者目光。在一个新开盘的楼盘前,一位来自大明本土的投资者对销售人员说:“这里发展潜力很大,我相信投资这里肯定没错。”交通条件的改善,让货物运输更加高效便捷,市场上各类商品丰富多样,民众生活日益富足。街头巷尾,孩子们嬉笑玩耍,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野生装甲兵团组建与训练工作稳步推进,我坚信这股创新军事力量将为大明国防增添独特而强大的助力。缅甸和暹罗在大明宏伟的发展蓝图中,正逐步成长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与大明本土携手并肩,共同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未来,我们还将面临各种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不断创新,大明的繁荣必将延续,光芒必将照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