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组建昭武军(1 / 2)

第419章 组建昭武军

李治早听王及善汇报过,知道王及善已经策反了康那,便出声制止了歌舞声。

“康副使有何事要奏告”他问。

康那伸手指着伊本,大声道:“回陛下,此人并非我康国人,而是一名大食人,他已经暗中蛊惑本国国王,信仰了大食教!”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哗然。

不少大唐官员听到此话,都露出恍然之色,终于明白康国为何出尔反尔了。

伊本脸色惨白,想要辩解两句,话到嘴边,却又吞了回去。

王及善当即出列,问:“康副使,你说伊本正使是大食人,可有证据”

“要证明很容易。”康那从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朝王及善道:“将军,可否借刀一用”

大殿内是不允许佩刀的,王及善向李治请示后,才从殿外拿进来一柄刀,递给了康那。

康那将那本小册子用刀刺穿,随即一脸挑衅的望着伊本,道:“伊本,你敢学我一样,在这本经书上刺一刀吗”

伊本额头大汗涔涔,他当然不敢,那本小册子是大食教圣典,可兰经。

就连军队打仗时,对方若是拿出一本可兰经挡在胸前,另一方也不敢再攻击了,比盔甲还好用!

穆巴霍然起身,怒道:“好啊,我说你怎么突然反对纳税,原来你们康国已经投靠大食国了!”

其他几国使节也纷纷跳起来,厉声指责伊本。

他们不仅是站在国家的角度,痛骂伊本,更因他们都是祆教徒,对大食教深恶痛绝!

李治出声道:“康副使,你说贵国国王也信了大食教,这是真的吗”

康那大声道:“千真万确,陛下请想,若非如此,国王怎会任命伊本为国相,又怎会派他担任正使”

张柬之道:“陛下,康国得本朝之助复国,如今却叛唐降食,臣以为应该出兵讨伐,不可让大食教徒担任康国国王!”

李治目光看向八国使节,道:“你们以为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齐声道:“我等无异议。”

穆巴上前一步,道:“陛下,我穆国愿向大唐纳税,尽到属国之本分。”

其他几国见此,纷纷出列,道:“我等也愿纳税。”

李治欣然道:“难得诸位有心,此事以后再说。今日是喜庆之日,宴会继续。”

伊本被金吾卫带了下去,大殿中很快恢复了欢快的氛围。

次日,户部侍郎李义府亲自找上八国,详细商议了八国向大唐上供赋税之事。

李义府跟他们谈妥之后,上奏李治,并且提议李治给各国予以册封。

李治从其言,给九国重要官员册封官职,封的都是勋官,并无实职,只是一种身份象征。

那些跟着康国反复的国家,得到的官职要低一些。

康国之中,康那也受到册封,而且得到的勋官级别最高,为正四品上轻车都尉。

康那此时却顾不得欢喜。

他被王及善策反,属于无奈之举,因为大唐都知道了,他再瞒着也无用。

如今他虽得了官职,但他在康国的家人却处于危险之中。

他得到册封的第三天,便离开了长安城,朝着康国匆忙返回,希望能尽快救出家人。

他却并不知道,裴行俭早已收到李治攻打康国的命令,已经率领军队,悄无声息的来到康国。

为了出其不意,裴行俭只带了三千骑兵,走的路线也经过仔细挑选,途经穆国、石国,抵达安国,再从安国进入康国。

此时夜色已深,裴行俭率领军队,来到一条河边。

裴行俭命军士们在河边休息一个时辰,等到夜半过后,再长途奔袭,直抵康国都城。

夜色清冷,明月皎洁,裴行俭迈步来到河边。

一月天,河水冷的像冰,只见崔知辩站在水边,用水在脸上搓着,脸搓的通红,才感受到一丝温暖。

裴行俭来到他身边,笑道:“崔兄不听我劝,非要跟来,如今总算吃到苦头了吧”

崔知辩扫了他一眼,道:“裴兄,你不会把我当成一介文人了吧”

裴行俭道:“怎么会呢,只是这里气候恶劣,就算是一般的武将,只怕也受不住。”

崔知辩知他依然在小看自己,也不去辩解,道:“你为何选择在此处歇息”

裴行俭望着河面,缓缓道:“你知这条河叫什么名字吗”

崔知辩摇了摇头。

裴行俭道:“此河名为善河,正是康国当年叛军驻扎的所在,我当初击败叛军后,便是从善河出发,直奔康国都城。

崔知辩心中恍然。

裴行俭选择此处,正是因为对此地攻打都城的路线最为熟悉,才敢趁夜行军,不怕迷路。

不得不说,裴行俭各方面都考虑的很稳妥。

但崔知辩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有任何不安定因素,都必须设法排除。

“裴兄,我听说康国都城有两万守军,你我只有三千骑兵,你可有取胜把握”

裴行俭道:“兵不在多,你我这三千精骑,运用得当,足可灭康居一国!”

崔知辩又道:“野战对敌,我亦不惧,只是此次我等要攻城灭国,若敌人据城而守,仅凭骑兵,如何破城”

裴行俭道:“你放心,我自有入城之法。”

一个多时辰后,大军歇息完毕,也不再遮遮掩掩,朝着康国都城狂飙猛进。

卯时三刻,黎明初升,借着初升的一缕亮光,裴行俭已能隐隐看到前方不远处的康国都城。

康国都城名叫萨末建,是西域昭武九国中的第一大城。

这是一座商业之都,也是西域商道必经之路,城中人口繁密,店铺林立。

清晨,城门还未开时,门外便驻扎了很多帐篷,这些都是没能赶上入城的商队。

只听一阵金鼓声响起,城门终于开了,商队们赶紧收了帐篷,排好队伍,准备入城。

不料,城门刚开一半,便见远处奔过来一个小黑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狂奔的鸵鸟!

西域鸵鸟很多,有时被当做和骆驼一样的运载工具,有时则当做牲畜养着吃。

另外,鸵鸟因其健步如飞,比马跑的更快,也被康国当做一种传讯工具。

城墙上的康国士兵瞧见鸵鸟奔来后,知道出了紧急情况,赶忙又将城门关了回去。

城墙上很快响起刺耳的鸣笛声,金鼓声响,狼烟滚滚,还在沉睡中的萨末建百姓们,一下就惊醒过来了。

城墙下的商人们也都看呆了,正不知所措时,有人喊道:“快看!好大的烟尘!”

众人朝着东边看去,此时红日已经冒出大半个头,借着日光,可以清楚的看到,一股烟尘冲天而起。

这些商人走南闯北,见识高超,一眼就瞧出是大批骑兵朝着这边奔了过来。

有人惊呼道:“哪里来的骑兵”

“会不会是大食人”

“放屁!大食人会从东边过来吗”

“还多问什么,马上要打仗了,快逃啊!”

霎时间,城外一片混乱。

一群走的慢的商人甚至把不值钱的货物都扔了,赶忙朝着南北两个方向逃命。

一刻钟后,一支银甲骑兵出现了,打着黄色的唐字旗。

城墙上的康国士兵都懵了,怎么会是唐军,难道是大食人要打过来了,他们过来支援的吗

在康国士兵心中,都没有把唐军预想为敌人,毕竟这座城池,当初就是唐军帮忙夺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