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郑才人割腕
斜月悄然落下,暮色笼罩着整座长安城。
黎明前的黑暗,并未持续太久,鸡鸣声之中,一缕晨曦缓缓升起。
英国公府的后院中,李勣早已起晨,正在院里习练棍棒。
国公府的人对此都感到很奇怪。
李勣今年快七十岁了,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然而练武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他仿佛在锤炼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正在等待君王的召唤。
就连程知节和尉迟恭来英国公府拜访后,也劝说他不要再折腾身体了。
朝廷年轻的将领这么多,皇帝不可能再用他们这些老将出征。
但李勣每次都只是笑而不语,从不改变。
今天清晨,他又比平常多练了一刻钟,直练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他刚一停歇,李震便拿着一块布巾过来了,一边帮老父擦汗,一边说:
“父亲,儿子明白您的心思,您若是想去边关,儿子可以向陛下请旨。程名振那老货,都被陛下派去营州,您若是想去,料来陛下不会拒绝。”
李勣侧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少管老夫的事,去上衙吧。”
李震无奈,只好换上朝服,去皇宫上衙。
李勣休息一会后,提着他的鱼竿,准备钓一会鱼。
他如今每天就做三件事:吃饭、钓鱼、习武。
朝中政务,他已经完全不管了,不过边关军事,他却依然关切。
尤其是辽东情况,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派人去打听得一清二楚。书房中还挂着一张辽东地图。
鱼饵挂在钩上,正要抛出去时,一名下人飞奔来报,说皇帝来了。
李勣眼中露出一丝精光。
皇帝已经很久没来看他了,眼下突然过来,必定有因。
他将鱼竿一甩,迈着矫健的步伐,朝正门而去。
行至半路,便见家仆头前引路,身后跟着一名儒雅青年,正是皇帝李治。
李勣快步上前,拱手道:“老臣拜见陛下。”
李治打量了他一会,微笑道:“有阵子没见到李公了,见您身体依然安康,朕就放心了。”
李勣性子一向沉静,此时却有些按耐不住了,问:“陛下,可是高句丽传来什么消息”
“不,高句丽并无消息传来。”李治摇头。
李勣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李治接着道:“不过朕已决定,无论高句丽有没有变化,最迟明年,朕都要对高句丽用兵了!”
如今是永徽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65年,李治记载的小本本上,泉盖苏文便是今年翘辫子。
他一死,他的儿子们就会为了争夺权势而内斗,眼下百济已经打下来,局势比原本好得多。
只要让李勣挂帅,按照历史的打法,双面夹击,李治相信一定可以消灭高句丽。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他的到来,历史已发生很多偏离。
李治也不清楚泉盖苏文的死亡时间,是否会发生改变。
如果真的变了,他也不准备再等了。
原先等待,只是为了减少战争损耗,如今大势已成,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无论泉盖苏文死不死,高句丽灭国之战,都将启动。
李勣听到此话,肃然道:“老臣一直都在等候陛下的召唤。”
李治微笑道:“老将军的情况,朕都听说了,请放心,朕既然答应你,就绝不会改变主意!”
李勣道:“多谢陛下。”
李治又道:“朕这次攻打高句丽,准备动用新招募的羽林卫,从明日开始,老将军便可以去熟悉这支军队了。”
李勣心中一凛,露出迟疑之色。
羽林卫一直是薛仁贵训练,皇帝准备用羽林卫,难道准备让薛仁贵挂帅,自己当副手
李治看出他的疑惑,抬手道:“老将军不必担心,这次出征高句丽,您为主帅,薛仁贵为副手。”
李勣深吸一口气,道:“老臣定竭尽全力,为陛下拿下高句丽!”
李治原本还准备陪李勣钓一会鱼,然而刚在湖边坐下,王伏胜便来到他身边,低声道:“陛下,宫中出了点事。”
李治微感诧异,宫中出了事,王伏胜直接说是什么事就行了,为何遮遮掩掩
再看王伏胜表情,一脸严肃,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宫中发生的事情,不便让李勣听到。
李治放下鱼竿,起身道:“李公,朕有些公务要处理,今日就不能陪你钓鱼了。”
李勣道:“国事为重,老臣恭送陛下。”
离开李府之后,李治又问起是什么事,王伏胜低声道:“陛下,郑才人割腕了。”
李治愣了一下,失声道:“她死了”
王伏胜忙道:“陛下莫要担心,因为雨司寝发现及时,总算救了回来。”
李治长松一口气,脸色慢慢沉了下来,问:“她为何忽然寻短见,有人欺凌她不成”
王伏胜低声道:“听消息说,好像与许王有关。”
李治皱眉道:“二郎他怎么了”
王伏胜道:“具体情况,臣也不清楚。”
半个时辰后,李治来到承香殿郑才人的西跨院。
院中站满了人,刘充嫒和吴王李吉都在。
李治正要询问情况,只听“砰”的一声,是茶杯被砸碎的声音,随即屋中传来郑才人的声音:“出去,不用你治,让我死!”
只见一名御医从屋中走了出来,显得有些狼狈。
刘充嫒脸上带着忧虑之色,道:“陛下,郑妹妹自从被救下后,情绪就不太好。”
李治看向李吉,道:“吉儿,你怎么也在这”
李吉道:“回九叔话,前几日,郑才人把侄儿请过去,询问许王的事,侄儿当时就觉得她不对劲,担心她寻短见,就将情况告诉了刘姨娘。”
刘充嫒接口道:“吉儿告诉妾身后,妾身就让雨珠盯着西院。今日清晨,雨珠见院中下人都守在门口,一脸焦急,询问之下,才知屋门被反锁。”
“她们不敢擅闯,只在外面呼喊郑妹妹。雨珠怀疑她出了事,便命人撞开门,进去一看,才发现郑妹妹割了手腕。”
“幸好发现的快,妾身请来御医,总算及时救回郑妹妹一命。”
李治听了后,沉声道:“你们都在外面守着吧,朕进去瞧瞧她。”
李治迈步进入郑才人的屋中,刚一入内,便愣住了。
屋中地板上,尽是羊脂玉棋子,散落一地,还有很多被撕掉的画卷,捡起来一看,都是素描画,应该是郑才人所画。
由此可见,郑才人一直在苦练素描和围棋,借此讨好自己。
内室中,郑才人缩在床榻角落,面色苍白,披头散发,目光迟滞,呆呆望着虚空,手中拿着一块破碎的茶杯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