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私心作祟(2 / 2)

“老李,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如果你农场里的机器设备都放在我们内地,同样的面积只要这么点人劳动,我们的农民那么多,剩余的劳动力怎么办?”小唐想了想,问到了实现机械化之后最具体的问题。

“工、农、兵、学、商,除了退了休的老人之外,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你们看看别的国家,人口发展有好的一面,也有麻烦的一面。引进的设备能解决一小部分人当工人的问题,然后似乎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是吧?其实农民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农林牧副渔,我们真的做得好么?农产品深加工,我们做到了么?沙漠治理,我们开始了么?牛羊猪我们现在还是凭票供应,云梦泽、八百里洞庭湖,我们深挖了么?远洋捕捞我们国家有么?你再看看一下我们的士兵们,他们现在一天训练时间有多长时间,一天一个小时,其余的时间从事劳动生产,这样的兵你们敢用么?别告诉我保家卫国需要勇于牺牲,那是因为牺牲的那条人命不是你!当刀枪架在你脖子上的时候,你怕不怕?然后你再看看别的国家的商业,你问问咱们内地的普通老百姓,谁敢每个月下一次馆子,全聚德的烤鸭店,还有四九城最有名的老莫餐厅,那些普通老百姓敢去么?”

李旭东顿了顿,继续说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时候这些老话并没有说错。生活在政治家庭的孩子,他们对于政治的敏感度就要超过常人,生活在商人家庭的孩子,做生意的头脑就要比常人要强一些。你可以当成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只要稍加锻炼,你们就能从中脱颖而出。让优秀的人带领普通的人群走下去,让那些优秀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真正的有教无类,这才是这个世界的道理。”

“老李,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们这些干部?觉得我们就是吃干饭的?”小王有些不满意李旭东的回答。

“这么给你说吧,在干校劳动的时候,如果不发工资的话,咱们外交部别的干校我不知道,但茶陵的干校,至少要饿死一半以上的劳动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采个茶叶还贼慢,更关键的是吃啥啥不剩,你们自己摸着良心说一说自己,要是在大山里,你们能养活自己吗?”李旭东回忆着在干校的点点滴滴。

“那我们当个工人总够格了吧?”小唐知道自己做不来农民做的事情。

“工人真的那么好当?小唐,就以你家从海外归来的事情来说事,如果你老爹不是那么有名,你能进外交部?”甭管是不是强词夺理,李旭东的话还是怼得小唐一阵气苦。

“我的工作是我自己努力争取才得到的,我凭什么让出去啊?再说了,我们家都是革命烈士,给我们安排工作,不是组织上应该的么?”小王觉得不公平的是李旭东。

“呵呵,你们的父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全天下的老百姓能够翻身得解放,解放了之后做什么?翻身农奴把歌唱。但是你要知道事情依旧是那么个事情,该种地还是要种地,该工作还是要去工作,我们解放了人民的什么?解放的是思想和心灵。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会开心,才会快乐,现在你欠我五百块,还不起怎么办?我每天催你还钱,你会快乐吗?你快乐不起来。只要当你无债一身轻的时候,你才会觉得心情大好。就像一个病人突然得到了神药,所有的病痛都没了,这个人才会开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