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好家伙,这技术真的是大礼包啊!(2 / 2)

……

华老的介绍详尽而充满激情,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击在时代的鼓点上。

白杨耐心地听完,目光中赞赏之色更浓。

他沉吟片刻,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围绕着“启明星一号”缓步走了一圈,细致地观察着那些指示灯的闪烁频率、线缆的布局,甚至机柜散热孔的分布。

“华老,”白杨停下脚步,看向这位老前辈,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启明星一号’的硬件基础,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非常了不起。接下来,软件系统和应用生态的建设,将是重中之重。我们不能让这匹‘千里马’,没有合适的‘跑道’。”

他没有直接评价具体的技术参数,反而点出了更深远的问题——应用。

这正是当前科研团队尚未完全铺开思考的领域,或者说,是受限于当前技术认知而不敢深入想象的领域。

华老闻言,眼神一亮,随即又露出一丝凝重:“白所长所言极是!硬件是骨架,软件才是灵魂。我们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攻克硬件难关上,软件方面,还停留在基础的操作系统和汇编语言层面。至于应用生态……说实话,我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长远规划。”

白杨微微颔首,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平静地说道:“不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启明星一号’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是第一步,辛苦大家了。这样,我们去会议室,详细讨论一下后续的工作安排和资源调配问题。”

“好!好!”华老连声应道,心中对白杨的远见更是钦佩。

一行人离开了这间充满未来气息的实验室,沿着走廊,来到了研究所的会议室。

会议室不大,陈设简单,一张长条木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几幅科研标语。

白杨在主位坐下,华老和其他几位核心研究员也依次落座。

刚才还略显喧闹的气氛,随着众人的坐定,逐渐变得肃穆起来。

白杨端起桌上的搪瓷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目光却微微垂下,心思已然沉入了另一个维度。

就在他坐下的那一刻,脑海中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系统提示音,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清晰而宏大:

【叮!】

【检测到宿主成功推动关键科技节点——‘启明星一号’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其性能达到时代前列,极大提升了国家在该领域的潜力,对未来科技发展、国防建设及社会形态产生深远影响,已初步干涉并提升国运轨迹。】

【综合评定:重大贡献。】

【触发国运联动奖励机制,现发放奖励——《移动通讯大礼包》!】

白杨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但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好家伙!

移动通讯大礼包!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而且送的还是镶金嵌玉的顶级豪华枕头!

他心中默念一声“查看”,意识瞬间如同潜入一片信息的海洋。

《移动通讯大礼包》的内容,庞大得超乎想象。

从最基础的模拟信号移动通信(1G),到数字蜂窝网络(2G,GSM、CDMA技术详解),再到宽带移动接入(3G,WCDMA、CDMA2000、TD-SCDMA全套方案)。

甚至包括了下一代的LTE技术(准4G)和部分5G的核心理念……

所有的技术标准、协议规范、核心算法、硬件设计图纸、基站建设方案、网络架构规划、频谱管理策略、终端设备(手机)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浩瀚如烟的技术资料,如同醍醐灌顶般涌入他的意识。

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点,而是一个完整、庞大、贯穿未来几十年的移动通讯技术体系!

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从宏观战略到微观细节,无所不包!

白杨强行压抑住内心的狂喜和震撼,快速浏览着这海量的信息。

他明白,这份大礼包的价值,绝不亚于“启明星一号”本身。

甚至在未来的某个阶段,其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形态的塑造力,将更为惊人!

就在他沉浸在这份天降大礼的震撼中时,耳边传来了华老的声音。

“白所长?”华老见白杨端着茶杯,目光似乎有些游离,不由得轻声唤道,“您看……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继续优化‘启明星一号’的性能,还是着手开发基础软件?”

华老的声音将白杨从系统空间拉回现实。

他放下茶杯,脸上恢复了惯常的沉稳,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心神激荡从未发生过。

“华老,”白杨的眼神清澈而锐利,扫过在座的每一位研究员,“‘启明星一号’的优化要继续,基础软件的开发,更是刻不容缓。”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刚刚获得的《移动通讯大礼包》,虽然暂时还不能直接应用,但其中蕴含的关于网络、数据传输、信息处理的先进理念。

已经让他对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更宏伟的蓝图。

白杨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陡然一凝。

优化“启明星一号”是应有之义,但同时铺开基础软件的研发,这摊子铺得可就太大了!

要知道,目前国内计算机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人才更是匮乏到了极点。

华老眉头微蹙,沉吟道:“白所长,您的想法很有远见。硬件是骨架,软件是灵魂,两者缺一不可。”

“只是……软件开发,尤其是操作系统、编译程序这些基础软件,其难度和工作量,恐怕不亚于再造一台‘启明星一号’啊。我们的人手……”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且合格的人才,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

白杨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华老的顾虑。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沫。

“华老,困难我们都清楚。但正因为困难,我们才更要迎难而上,抢占先机。”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未来的笃定,“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的想法是,分三步走。”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看向白杨,等待他的下文。连华老也露出了专注的神色。

“第一,”白杨伸出一根手指:“‘启明星一号’的硬件优化,不能停。不仅要提升运算速度、扩大存储容量,更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微型化!”

“微型化?”有人疑惑出声。

“对,微型化。”白杨语气肯定,“未来的计算机,绝不会永远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强大,最终能够进入工厂、办公室,甚至……家庭。”

“硬件的小型化、集成化是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提前布局,相关的材料科学、集成电路工艺,要同步跟上,持续投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