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空城计(1 / 2)

大唐枭贼 曲墨封 1692 字 13天前

第112章 空城计

城池高耸,城门洞开。

黄巢肃立城头,作一袭乐师打扮,前方有一三层木架,高达丈余,悬挂着大大小小的青铜古钟,却是古代乐器编钟。

他身边有身边两个侍童捧着银盘,黄巢便揭开银盘,取下上边绸布,左右双手各取一支钟椎擎在手中。

他原来的满头乌发,已彻底变成霜白的颜色。面对城下旌旗招展,却神色镇定无比,有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气。

“焰帅远道而来,无他相敬,巢唯有击钟一曲,以娱三军。”

黄巢豪迈大笑,将钟椎在编钟上敲击起来,动作起伏,如同雨点,瞳仁闪烁,犹如流星,脚下步伐,犹如飓风,激荡的钟声,更是雄浑如海浪,如怒潮,又好似“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焰帅部下战士纷纷呆怔,不知道这个草贼头子,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但黄巢身边不带一兵一卒,城门大开,如此胆色,确实令人感到豪气干云。

“编钟之法,汉代已经失传,且据说商周之时,也要六人合作才能演奏。”

“黄巨天却能以一人之力,击钟作乐,其才属实难测!”

军阵当中,有几名文士幕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他们当然知道真正的冲天大将军黄巢,绝非民间传言中那样丑陋不堪,而是一位豪壮美丈夫。

却没想到黄巢身为武人,却有如此才气。

文人不能武,武者不擅文。文武俱备者稀,如黄巨天这般艺业,简直堪与武宗朝的大唐战神,号称“医卜星象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的石雄比肩。

甄燃玉却只是平静掀开车帘:“乱箭射之。”

阵前士卒听令,纷纷弯弓如满月,向城头箭下如雨。

两名侍童同声大笑,如同落雁般向城内翻去,顷刻不见影迹。

黄巢则将一对钟椎激荡开来,残影萧萧,攒射而去的箭矢纷纷被打落在地,竟没有一根能够贴身。

“此曲已毕,只待焰帅入城一晤。”黄巢说完此语,也纵身一跃,消失在高墙之上。

甄燃玉转向一边满面不解的薄黜龙:“传奇故事中有诸葛孔明空城计吓退司马仲达的段子,但史上并无此事。”

“今日黄巨天所做,只是逆用空城计罢了。但又有何意义呢无论他玩不玩这一出,咱们都要进城的。”

“前锋入城,小心伏兵。”甄燃玉一字一顿道,说话间自有凤倾天下的威仪。

大军入城,只见城内寂静无声,黄巢与那两个侍童,早不知去了哪里。

穆陵关城内,被十字街划分成四片,民居鳞次栉比,排列周遭,许多房屋门口还堆着柴薪等物,显示出不久前还有人居住。

但百姓无疑已全部撤走,躲避兵灾去了。

官军以规整的阵列在城内前行,在宽阔的十字街上摆开队伍。

持盾的甲士罗于两侧,做出严密的防备姿态。

骑兵在步兵阵内押阵。

不出所料,沿街的民房中,突然射出一根根的箭矢,其中颇有粗壮的弩箭。

有官军躲闪不及,顷刻被弩矢透甲,钉死在地面上。

但纪律如铁的焰帅军战士,马上用弓弩与敌军对射,窗口迸出一道道血线,很快有许多躯体坠落下来。

“直接放弃守城,想要与我军打巷战么。”甄燃玉自语道:“黄巢,你可是对你麾下的草莽之士依托民居作战的能力太自信了!”

官军排出鱼鳞一般的阵势,盔甲在日色下仿佛焕发着霞光,器甲精良,令人不可逼视。

须臾之间,从坊市中杀出的伏兵便被枪弓乱杀,留下许多尸首,喋血长街,颓然败退回去。

“搜。”甄燃玉下令道:“做事一定要谨慎,步步为营,不要与后继脱节,以防乱了队形。”

传令下去,官军战士如散开的蚁群向一座座民居中扩散而去,不时传出义军战士被杀的惨叫。

薄黜龙大喜道:“黄贼所谓的伏兵,原来就是这等小儿伎俩……”

但当热烫的夏风混着烟尘,将血腥味卷到甄燃玉脸上时,她终于想到了之前未曾想过的一个问题。

如果要打巷战,为什么宽阔的大街上,没有布置任何障碍物,也没有在城内点火生烟。

她本做好了一切应对打算,军中有灭火用的水车,也让战士随时准备清除鹿角、蒺藜之类的路障。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有黄金啊!”

“快抢,谁捡到是谁的!”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呼喊出来。

无数的黄金、白银、铜钱、丝帛等贵重之物,像雨点一样从民居中抛掷而出,落在城内的地面上。

严整如铁的军阵顷刻陷入混乱。

这种事情一旦开始就很难抑止。

甄燃玉终于微微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