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研发一种全新的、精准可控的开采技术。这不仅要考虑到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还要确保在开采过程中不对能量晶体造成破坏,同时避免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月球能量晶体开采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说道。
科研人员开始从微观层面研究能量晶体与周围岩石的相互作用机制,试图找到一种能够精确分离能量晶体的方法。他们借鉴了分子操控技术和激光蚀刻技术的原理,设想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激光束,在不破坏能量晶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其从岩石中剥离出来。同时,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采集装置,能够在低重力环境下快速、稳定地收集分离出来的能量晶体。
在火星基地,随着大气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扩建工程全面展开。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资源运输和协调的难题。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遥远,运输成本高昂,而且每次运输任务都面临着太空辐射、陨石撞击等风险。同时,不同国家和组织参与基地建设,在资源分配和项目优先级上存在分歧。
“我们需要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和项目推进机制。”火星基地建设协调负责人说道。
联盟组织了运输专家和外交团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运输专家研究利用太空轨道站作为中转站,优化运输路线,采用更先进的推进技术缩短运输时间。外交团队则在各国之间进行斡旋,通过多轮协商,制定了详细的资源分配方案和项目推进计划,确保火星基地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在联盟艰难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暗处的威胁势力也在不断调整策略,试图突破联盟的防线。他们加大了对联盟行动的监视和破坏力度,企图阻碍联盟在神秘能量网络研究、月球能量晶体开发以及火星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进展。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这些势力不会轻易放弃。我们要加快工作进度,同时加强防御,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刘阳说道。
联盟在这个关键时期,既要应对内部科研和建设中的重重困难,又要防范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在这艰难的处境下,联盟能否成功克服困难,突破威胁势力的阻碍,实现人类在宇宙探索和发展上的重大跨越?未来充满了挑战与未知,等待着联盟去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