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旱麦抽穗,边境十三村的百姓们像守护眼珠子一样守着这片金黄的麦田。
天刚蒙蒙亮,李家村的王老汉就扛着锄头来到田边,眯着昏花的老眼仔细检查每一株麦穗。
“爹,您回去歇着吧,这儿有我们呢!”儿子王大柱无奈地劝道。
“歇什么歇!”王老汉瞪眼,“这可是将军夫人用命换来的麦种!老头子就是死,也得看着它们安安稳稳收到粮仓里!”
不远处的田埂上,五六岁的娃娃们排成一排,每人手里举着绑了破布条的木棍,像模像样地巡逻。
领头的虎子才七岁,却一本正经地训话:“都打起精神!昨儿个东头田里飞来了三只麻雀,被我用弹弓打跑了!”
姬小颂和司帝骑马路过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夫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田里顿时沸腾起来。
村民们呼啦啦围上来,把姬小颂团团围住。
“夫人您看!”李家媳妇捧着一把沉甸甸的麦穗,激动得直抹眼泪,“这麦粒多饱满!我家男人说,一亩地能收三石还多!”
“夫人尝尝这个!”张婶子从篮子里掏出个还带着露水的甜瓜,“自家种的,可甜了!”
“还有这个!”刘家小姑娘怯生生地递上一双绣着并蒂莲的鞋垫,“我娘绣的,说夫人怀着身子,垫着走路不累”
姬小颂眼眶发热,刚要推辞,司帝已经代她接过:“夫人的心意,我们收下了。”
他转头对姬小颂低声道:“边境百姓最重情义,不收反而伤了他们。”
正说着,虎子带着一群娃娃挤到最前面,仰着小脸大声说:“夫人!我长大了要当大将军,保护您和麦田!”
姬小颂蹲下身,轻轻擦去虎子脸上的泥点子:“好孩子,那你现在就要好好吃饭,快点长高。”
“嗯!”虎子重重点头,“我每天都吃两碗饭!”
村民们哄笑起来,笑声在麦浪间回荡。
夜色渐深,麦田里却依然亮着星星点点的火把。
各村轮值的青壮年三人一组,提着灯笼在田埂上巡逻。
“都警醒着点!”李家村的巡逻队长低声叮嘱,“柳相那帮狗贼指不定什么时候又来使坏!”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窸窣声。
“谁?!”队长厉喝一声,十几支火把立刻朝声源处聚拢。
草丛里钻出个瘦小的身影。
原来是虎子。
“臭小子!大半夜不睡觉跑这儿来干啥?”队长气得直瞪眼。
虎子抱着个小包袱,理直气壮:“我给叔叔们送吃的!我娘烙的饼,还热乎着呢!”
队长鼻子一酸,蹲下身揉揉虎子的脑袋:“好小子”
就在这时,田边传来一阵马蹄声。
“将军?!”
司帝勒住马,看着眼前这一幕,冷峻的眉眼柔和了几分:“辛苦了。”
他身后,姬小颂披着斗篷从马背上下来,手里还提着个食盒:“我带了些肉干和热汤,大家趁热吃。”
巡逻的汉子们手足无措地站着,眼圈都红了。
队长扑通跪下:“夫人,您怀着身子,这大半夜的”
“我没事。”姬小颂笑着扶起他,“倒是你们,为了守护这些麦子,连觉都睡不好。”
司帝站在一旁,看着他的小妻子被一群糙汉子围着嘘寒问暖,心里又酸又暖。
他知道,这些百姓是真心爱戴她。
就像他一样。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柳相找了许多办法也没有得手。
直到收获旱麦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