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团聚了(2 / 2)

“住得近就行,等过年的时候,我多准备点年礼给他家送去,这人留着往后有用。”

信鸽只能归巢,无法往返,孟昭能用信鸽给爹娘传信,但孟大山许韵蓉给孟昭的信件还是要人工捎带,回头要让他在曲阳也驯养一批鸽子,这样才能双向传递消息。

许韵蓉一边帮着收拾孟昭带回来的东西,一边也说着最近的情况。

她提到今年卤煮铺子新增了不少加盟商,尤其是周管事,在沁阳把生意做起来后,尝到了甜头,又打起了别的算盘,将周边两个县的加盟权一起都收入囊中,此时单他自己,就开设了四家铺面。

因为开设的铺面越来越多,孟记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寻求加盟的人增加不少,许韵蓉对前来寻求合作的人审核的也就更加严格起来。

同时,加盟商越多,卤料作坊的供货压力也就越大,外加还有跟春风楼的合作,一年间,春风楼的订单差不多翻了个翻,许韵蓉不得不对卤料作坊进行扩招。

宋玉娘在淀粉作坊做工,沈家村学堂开学的时候,她想着让自家大妞也去上学,当时公公婆婆小叔妯娌都说她自私自利,好好的闺女不让在家里干活做饭,偏要送去上什么破学,又不能考秀才,简直是浪费时间。

村子里的人也纷纷议论,笑话宋玉娘异想天开,他们说,大妞都那么大了,再过两年都能说亲,送去上学,学成之后出来嫁人,她什么也捞不着,白忙活一场。

宋玉娘却不为所动,力排众议把大妞送了进去,现在卤料作坊逐渐扩大,许韵蓉有些顾不过来,身边急需一个能写会算的帮手,从外头招有些不太放心,便去学堂瞧了瞧。

刚好大妞年纪最大,学业也出色,便被许韵蓉相中,带在身边,平日里负责统计各家加盟商的需求,给他们安排供货,每月领的工钱,比宋玉娘还要多些呢。

许韵蓉貌似对大妞很满意,笑着说道:“那孩子瞧着是个踏实人,来到我这之后说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就自己取了个,叫琼华。”

孟昭点了点头,如美玉般珍贵,是个好名字。

自打琼华跟着许韵蓉,村子里的婶子婆婆见天的想把她说给自家的子侄,纷纷上门说和,结果人家琼华说了,“我娘就我一个闺女,我不会离开她,你们想给我说亲,先看看自家子侄愿不愿意当上门女婿再开口吧。”

此话一出,上门的人顿时少了一大半,至于剩下那些人,琼华也没拒绝,先瞧着,若是有合适的,招个上门女婿也没什么不好的。

说到这里,许韵蓉眼神里带着几分促狭,瞧着孟昭,孟昭瞬间秒懂,把被子蒙到了脑袋上,嘴里嘟囔着:“哎呀~娘!”

许韵蓉知道催婚这事不能逼,于是点到为止,不再多说,二人又断断续续说了好些话,等孟大山端着饭菜进屋的时候,孟昭已经闭上眼睛睡着了,许韵蓉让他动静小点,“赶着这么久的路,闺女早就累了,让她先好好睡一觉,你把饭菜放锅里热着,等她什么时候睡醒了,什么时候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