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 / 2)

我不是渣男 深水心 5582 字 2019-04-07

江景年“唉”了一声:“本来是要饿死的,但是我梦见有人告诉我躲避这次饥荒的办法,只要你能说服你爸妈一起干,肯定能全部活下来。”

他做了一个全新的决定,那就是跟江磊一家站同条战线。以前带着家人发家致富纯属他想多了,他爸妈压根不是那块料,或许江磊一家就是有老天赏运,一路顺遂。他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把和江磊的仇怨暂时放到一边,在江磊发达前跟他搞好关系,先顺利度过这次饥荒,然后江磊和小叔他们必定会对自己充满感激,而他也能利用他们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最后把江磊一家一脚踢开。

他对自己的设想十分满意。

江磊将信将疑地说:“我警告你,你要是敢骗我,我一定把你揍得满地找牙”

他面上功夫做得好,心里却在想,这个江景年绝对有什么猫腻,很有可能,他拥有跟自己一样的经历。而对方先暴露,就注定他会输给自己。

穿越,也是要脑子的。

江磊窃喜,现在正好利用江景年解决自己眼前的烦恼,看得出来,他可比自己熟悉这边的情况多了,以后遇到啥事儿也能全推到江景年身上,何乐而不为

江景年恳切地说:“我真没骗你,但是你不能跟你爸妈说是我说的,你就说是你自己做了一个梦,这样你爸妈才会信你。要是你们存下粮了,我就跟你们一块儿,不理我爸妈还有大哥小弟了。”

江磊一眯眼,眼角泄露一丝狠意。

对方心机原来这么重,还想把责任都推自己身上,想得美。

“你放心吧,我会跟我爸妈说的,你先回你自己家去。”他有些不耐烦地说,和真正的江磊一模一样的表情和反应让江景年完全放下心,并相信这事成功的几率很大。

江磊当晚就跟他爹妈说了江景年来找他的事。

江小军和刘丽眼里江景年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信他的胡言乱语就怪了。但江磊的脑子可比江景年先进了五十年,从最近的天气、交粮的情况等各个方面分析,最后多了一句:“不管会不会有啥饥荒,咱家能多偷点粮食存起来,也好过粮食烂在地里浪费。以后咱家天天能喝上大米粥,那不是美滋滋。”

江小军和刘丽是爱贪便宜的,不管种水稻还是收割,他们俩都是最少出力的,分粮食的时候也最憋屈。现在大家都忙着炼那些破铜烂铁的,可不会有人注意他们偷了粮食。

对江景年胡言乱语的“饥荒”并未上心,打动他们的只是能白白得到大把粮食的诱惑。

江磊见成了,就说:“再过两天就得下雨了,我去后山找找有没有存粮的地方,爸,你跟妈半夜去稻田偷稻谷去。”

说起收割的事,江小军骨子里的懒病又犯了,“半夜去那不是连个觉都不能睡了。再说这才能偷多少啊要不还是算了”

江磊一下子愤怒地看着江小军:“我要和大米粥你们去不去”

原身在家可是骄纵惯了的,时不时就对江小军和刘丽大呼小叫,直呼其名都是有的,不过这都是私下里罢了。

江小军看着这个难缠的儿子,怎么说磊子也是家里唯一的文化人儿,将来他还指望儿子给他和媳妇儿养老呢,这会儿就满足他一下这个愿望吧。

“对了,你们别告诉奶,我怕奶不同意,那我就喝不上大米粥了。”

江小军和刘丽面面相觑,要说占便宜,在江奶奶面前他俩不还得靠边站。不过儿子说的也没错,这种偷鸡摸狗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就算是亲妈也不能完全放心。

于是,在连江奶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江小军和刘丽开始在稻田偷粮食。他们其实打过粮场的主意,不过那里有村民看守,被抓住那就是薅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要枪毙的。于是两人只能辛苦地拿着镰刀在地里挥洒汗水,因为睡眠少了,早上就起得晚,夫妻俩懒骨头的名声越传越远,就连江奶奶听着都觉得丢脸了。

不管如何,他们的确在后山一个十分隐蔽的山洞里存了两百斤的粮食,无论如何一年肯定够吃了,当然,离敞开肚子吃还是有差距。

而正如他们所料,村民们并没有功夫关心地里的粮食,在接连下了几场大雨之后,粮食来不及抢收,一大半都烂在了地里。

村民们都是庄稼人,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自然心疼不已,可心疼也没啥用,只能赶紧把晚稻种子播上,等待下一次丰收。

但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明明应该是风调雨顺的年头,却奇怪地不再有降水了,直到全国各地开始传来干旱的消息,村民们才开始慌了。

66穿越男的六零年

眼看地里的稻子长势极差,公共食堂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照这么下去是绝对等不到下一次收获的,更何况,下次能收多少稻子还是个问题。

黄秀英在家唉声叹气,包括整个村子,都渐渐笼罩上一层阴霾。

“别叹了,村长不都说了,现在粮食是够的,别听有些人乱说,把大家都弄得坐不住。”江大军心中隐忧,但看着媳妇儿每天为着这事儿觉都睡不好,不得不这么安慰她。

黄秀英说:“上头的话我是真不敢听了,要不是抢收的时候让咱们炼那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么多稻谷至于被泡在雨水里白白浪费了么”

江大军知道是这个道理,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也没别的能干的,只能盼望着天赶紧好起来,不然将来怎么样可就真说不准了。

江晟年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趁一天黄秀英和江大军都不在,去了三爷爷家。

不是他不想提醒村民们及时收粮食,而是没人愿意听他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孩子的话,只会觉得是他危言耸听,胡言乱语。因为这个时代大部分村民们把华国的领导人当神,对他说的话更是奉若圣旨,领导人发话要让他们炼铁完成指标,他们就一定会照着领导人的指令做事。

所以江晟年决定放弃这个吃力但讨不了好的办法,转而在村民们都意识到危机后,采取第二种方案。

江三爷的儿子江胜利并不在家,老人看到他有些意外,但还是慈爱地笑着,问他来有什么事。江晟年也没拐弯抹角,站在江三爷面前道:“三爷爷,咱们生产队的粮食是不是不够吃了”

江三爷微愣,“这是你爸妈告诉你的”

江晟年摇摇头:“不用爸妈告诉我,现在全国干旱的新闻满天飞,咱们这里也出现了征兆,要是再不采取一些措施,以后肯定没粮吃了,三爷爷,你说我说得对吗”

江三爷再次重新审视了江晟年一番,良久之后叹了口气:“你这小子,感觉还挺敏锐的。是啊,现在好多地方都缺粮,不过你放心,以后上头肯定会派下救济粮来的,不会让大家饿肚子的。”

江三爷的儿子是生产队长,自然是清楚村里状况的,但他对自己现在说的话有几分真,连自己都不能确定了。

江晟年深知,当年也是县里的粮食局放话,说一定会保证每个村都有粮,不然也不会让这么多村民抱着对上面的信任没做任何准备,如果能提前预防,顶多每个人少吃点儿,不至于饿到死人。

“三爷爷,上面的领导这么说没事,因为到时候挨饿的是咱们,可不是那些人。我看到公社的报纸上说很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