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频繁出差,对接项目(一)(2 / 2)

又一天晚上,张峰加班到很晚,还在办公室里忙碌着。

这段时间以来,张峰所有时间几乎全扑在项目上。

他深知宝图小学项目的成功让他有了些许的名气,后面的这些项目陆续找上门,一方面是他们建造的质量和设计确实上乘,另一方面则是冲着自己的名气来的,项目完成后,也可以借着自己的名气宣传一波。

但张峰有底气让项目在预算内达到效果最大化,同时,完工后项目也收获一波热度,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开工的项目几乎全为教育行业的,能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分享出去,也不枉费这一趟的穿越之行。

张峰正想着,这边,王雪芬和老赵也先后走了进来,他们看到张峰还在工作,便自觉地加入到他的行列中。

三人围坐在会议桌前,开始讨论项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张老板,关于这个施工设计方案,我觉得有几个关键地方还需要再优化一下。”老赵手持一份施工设计方案草案,指出其中的几个细节。

张峰闻言,立刻从繁忙的工作中抬起头,目光温和而专注地望向老赵和王雪芬。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深知每一个细节在施工设计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中,任何一点细微的改进都可能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

“这里。”老赵在一旁用手指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对技术细节的敏锐洞察,“我注意到这些地方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这个施工段落的排水设计,如果采用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种新型排水材料,可能会更有效地解决积水问题,同时也能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

张峰认真地听着老赵的意见,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张峰自己知道的是一些超前沿的技术,现在能实现施工的还得靠老赵。

张峰拿起笔,在方案上做了一些初步的修改和标注,然后说道:“你的建议都非常有价值。我们确实需要仔细考虑这些潜在的问题,并对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工程质量的达标。”

说着,张峰再次拿起笔,开始在方案上进行更加详细的修改。

他一边修改,一边解释道:“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比如使用施工机械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还能提高施工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王雪芬和老赵听着张峰的讲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张峰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基于对项目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对施工技术的准确把握。

“不过,在实施这些优化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张峰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起来,“比如,新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技术论证和风险评估工作。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施工队伍进行充分的沟通。”

张峰和王雪芬继续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不断地沟通和交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项目方案。他们的团队也变得越来越团结和有力,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团队在急速扩大,张峰和项目总负责人争取了前期资金,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