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7(2 / 2)

国策 闪烁 5883 字 2019-04-10

在a31f的基础上,共和国研制出了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太行10”发动机。

结合了电动涡轮加速器的“太行”发动机总共有2款型号,即“太行101”与“太行102”。其中,“太行101”是j10b、j11与j13的标准配备,“太行102”是j11b与j13b的标准配备。

共和国空军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地出色表现、在东海战争中力克强敌,配备“太行”系列发动机的三种战斗机当居首功。

真正“享受”到物理实验中心研究成果地还是共和国地第四代战斗机。

j14原形机能在东海战争中斩落日本空中自卫队地大型预警机。扭转被动局面。与“主动电磁干扰装置”不无关系。可以说。j14研制过程就是一部共和国空军“补短”地教案。

研制项目启动时。因为空军地要求非常高。技术储备又非常薄弱。所以导致研制工作数次暂停。甚至差点被迫下马。直到2014年。“太行14”地研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j14地研制工作才步入正轨。

随后。物理实验中心第二阶段研究工作展开。高分子复合材料列入主要研究课题。j14地研制工作才开始加速。

2016年初首飞地时候,j14原形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按照空军提交的计划,j14服役时间从2017年6月推迟到2017年12月,主要就是大量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导致定型阶段的设计修改量太大。

由此可见,空军要的是足以与f22匹敌的先进战斗机,而不是“半吊子货”。

与j14一样,作为低端搭配的j15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也非常艰难。

因为只配备1台发动机,所以为j15研制地“太行15”推力必须比“太行14”提高25,才能使j15具有不输于三代半制空战斗机地机动性能。因为机体更小,所以为j15开发的电子设备地集成度更高,研制难度更大。因为要作为航母载机使用,所以j15的基础型号是2个,而不是一个;舰载机型号对防腐蚀、机身强度、起落架强度、作战半径、作战用途有更高地要求,研制难度也更大。

与j14比,j15采用的新技术更多。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新材料带来的影响。在最新的设计书中,j15的主承力部件由高强度合金制成,机翼主结构由复合材料制造,机翼与机身蒙皮由高分子复合材料一次性塑造成型;火控雷达采用了2016年底才定型的“hy16”型主动相控阵多功能雷达,集成度比j14的“hy14”高出50,在体积减少13的情况下,各项性能均超过了“hy14”。

从2010年项目启动,到2016年底,空军为j15投入了376亿元研究经费,仅基础研究费用就超过210亿虽然比起f35,j15的研制经费算不了什么,但是对并不富裕的共和国空军来说,这不是一笔小钱。

万幸的是,j14很多研究成果都能用在j15上。

除了共和国空军投入巨额研究经费外,参与研制工作的巴基斯坦也投入了数十亿元经费。

按照空军的“远期规划”,j15服役之后,将在10年之内陆续取代j7、j8、j10与q5系列战斗机,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主力中型战斗机。海航也准备用j15取代j7、j8、j10与q5,并且将j15定为标准航母载机。算上巴基斯坦承诺采购的150架,j15的产量肯定在2200架以上。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收获,j15的产量不会低于2500架,或许能超过3000架,成为产量仅次于f35的第四代战斗机。

只是,最先服役的不是空军型j15,而是海军舰载型j15。

“共和国”号航母下水时,让j10b与j13b通场飞行,只是给那些受邀参加仪式的外国武官做做样子。只要j15在2017年年底首飞,就能在2018年中期上舰。此时,“共和国”号刚好完成服役前的海试工作。

除了战斗机,其他机型的换代工作也已展开。

下一代预警机与加油机地载机都是正在研制地“y14”全电动大型运输机,而y14又与上飞的大型干线客机有直接关系。

全电动大型运输机的关键技术是“复合蓄电池整形技术”。

与海军、陆军装备不同,飞机上的空间更加宝贵,对重量的限制更加严格。研制j14的时候,为了鼓励设计人员尽量减轻重量,空军抛出了“每减轻1千克奖励1个月薪水”的诱饵,结果让j14的空重减轻了足足144千克

显然,“龙翔电池”不能像装在战舰上那样,随意装在飞机上。

按照上飞提出的设计方案,必须将复合蓄电池整合到飞机的机翼与尾翼中,尽量利用飞机上的“无效空间”,避免侵占机舱内地“有效空间”。为了减轻重量,必须将复合蓄电池与承力结构整合。

因为y14属于军用运输机,可以使用“龙翔电池”,所以研制难度稍微低一点。

2016年底,第一架y14的原形机也是唯一地原形机首飞,在随后的试飞中创出了最大飞行高度12740米,最大飞行速度970千米小时、最小飞行速度210千米小时,最大载重65吨,最大载重航程4500千米、载重20吨时航程7500千米、空载航程10500千米的飞行成绩。

各项数据均达到了空军提出的要求。

与海军面临的问题一样,y14要想量产,必须解决成本问题。

原形机只制造了一架,就是因为配备的34吨“龙翔电池”使其造价高达75亿元。别说共和国空军,恐怕连美国空军都无力购买比金子还贵地运输机。

复合蓄电池的产量与价格还对民航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为“龙翔电池”地产量一直上不去,所以纪佑国一直没有批准将复合蓄电池从1级开始,每提高一级储能率提高3600千焦千克。出能率为28800千焦千克的“龙翔电池”为8级复合蓄电池投放民用市场,用在电动汽车上地为2级复合蓄电池,用在高端民用产品上的为3级复合蓄电池,只有部分外贸军品采用了4级复合蓄电池。

虽然物理实验中心已经开发出了12级复合蓄电池,但是产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按照上飞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