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4战斗机。
20点15分,第一批越南战斗机从位于越南中部广平省的空军基地起飞。越南战斗机刚刚升空,就被在北部湾上空巡逻的kj2000发现锁定,12架j14即前往拦截。空战毫无悬念,越南战斗机还没发现对手,就被导弹击落了一大半。5分钟后,仅有一架su27v越南空军的su27b俯冲避开了第二批导弹,贴着海面逃回了广平空军基地。
到20点20分,越南北部地区的制空权已经落入共和国空军的手中。
35分钟,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不但夺取了制空权,还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的防空系统。
此时,梁国翔率领的j13b机群已经到达攻击地点。
“目标信息明确,目标情况清楚,梁哥,时间到了”
“再等等”梁国翔扫了一眼坐标信息。
狄泊清没多说什么,他知道梁国翔在想什么。24架j13b各携带了4枚c804反舰导弹,如果能够缩短距离,导弹击中目标时还有一些燃料,能够增加导弹地攻击威力。
5分钟后,梁国翔拉起了战斗机。
“各机注意,按小队攻击目标,长机率先发射导弹”
随着大队长下达作战命令,密集编队的24架j13b立即以小队的方式分散,6架领队长机各自用火控雷达锁定200千米外海防港内的越南战舰,随后将目标信息传递给3架僚机,按照事先分配好地打击任务为导弹输入火控数据。
20点28分,编号011001的大队长座机首先发射了反舰导弹。2分钟之内,另外23架j13b均发射了导弹。
调转航向后,梁国翔将飞行高度提升到了5500米。部署在金兰湾地远程防空系统的最大射程只有100千米,根本威胁不到200千米外的j13b战斗机。东北面,1架从“共和国”号航母上起飞的hj200正在监视周围空域,梁国翔完全不用担心遭到越南战斗机偷袭。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攻击行动
离开危险空域后,梁国翔开启了自动驾驶仪。1个半小时后就能回到海南岛的海军航空兵基地,如果第一轮打击顺利,第011大队会在夜间执行第二次作战任务。目标甄别与打击毁伤情况要到天亮后才有结果,明天才有新的作战任务了。
梁国翔率领机群返航时,朱荣辉与杨晋杰率领的舰载战斗机中队正在“等待”目标。
越南南部胡志明市东北,边和空军基地。
4架e2c正在做起飞准备,4架担任护航任务的f16c提前升空,正在机场上空徘徊。
从美国获得4架e2c之后,越南如同宝贝般地将其“藏”到了最南端的空军基地。东海战争中,共和国空军兵不刃血的干掉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数架预警机,越南可不想拿个“宝贝疙瘩”冒险。为了保护4架e2c,越南还将一半f16战斗机部署在了同一基地。
战争爆发快个小时后,越南空军才做出决定,让f16掩护e2c北上,为其他作战飞机提供支持。
显然,越南军队太谨小慎微了。武器不用来作战,还拿来做什么呢
第一架e2c升空后,第二架e2c随即升空。另外两架e2c仍然留在机场上,没有急着起飞。
夜空中,突然出现了“闪电”。不是闪电,是导弹
还在爬升的2架e2c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导弹就献上了最热情的拥抱。
地面上的越军官兵慌了神,2架e2c的飞行员要强行起飞,地勤人员则要把飞机拖入机库。
短短2分钟,2枚更加粗壮的“闪电”划破了夜空。
“闪电”没有落到地面上,而是在机场上空炸开,洒出了成百上千的炙热“电花”。顷刻间,机场被密集地反炮弹掩体弹药覆盖。
2架e2c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就连同飞行员一同粉身碎骨。
数十千米外,一群j15b战斗机“心满意足”地离开攻击空域,转向飞回“共和国”号航。
卷五 中南风暴
第12章 地面战斗
战报陆续传来,战役总指挥项铤辉少将的心情逐渐平静。
东海战争结束后,项铤辉前往国防大学进修,主要学习战略学。美伊战争爆发前,项铤辉返回总参谋部,晋升少将后出任总参谋部作战处主任。到此,没人怀疑他将是下一任总参谋长的头号人选,因为彭茂邦成为总参谋长之前也是作战处主任。
受彭茂邦的委托,项铤辉再次力担重任。
与东海战争相比,“对越反击战”不但规模更大,各兵种协同作战的难度也大得多。除了参加第一阶段打击行动的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之外,舰队、潜艇、海军陆战队、陆军空降兵、陆军装甲部队、特种部队都将参加作战行动。
规划作战任务时,项铤辉就感到了非常巨大的压力。陆海空三军都想担当主力,各兵种都想成为“尖刀”,如果不是彭茂邦给予全部指挥权力,仅协调各兵种就能让项铤辉累趴下。除了“人为”原因,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作战力量是最大的考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共和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兵种合成作战。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项铤辉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彭茂邦只给了他12个小时,必须在12个小时内完成调动部署、确定打击目标、分配打击任务。12个小时,仅仅睡一觉的时间而已
虽然作战计划的主体部分是现成的,但是要在如此段地时间内完成战争准备,不但在考验项铤辉的指挥能力,也在考验共和国军事改革取得的成果。
22日白天,项铤辉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好同时处理几件事情。万幸的是,项铤辉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助手:裴承毅。
拿到硕士学位之后,裴承毅获得了少校军衔,出任作战处作战规划科长,成为项铤辉最主要的助手之一。项铤辉协调各兵种的时候,裴承毅负责给各参战部队分配打击任务。
这是一项非常繁琐,又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军事改革还没彻底完成,所以能在12小时内到达的参战力量非常有限。要让有限地作战力量发挥最大的打击效能,分配打击任务显得至关重要。
裴承毅没让项铤辉失望,17点30分,他拿出了详细的打击清单。
非常详细,详细到让项铤辉都有点惊讶。裴承毅不但明确了陆海空的作战任务,还为每一支参战力量安排了明确地打击目标,甚至为参加第一轮轰炸任务的每架作战飞机都安排了打击目标。
18点不到,打击任务分发到各作战部队。此时,项铤辉才抽时间吃了22日地第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