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0(2 / 2)

国策 闪烁 6163 字 2019-04-10

这些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都能让美国成为“受害者”。

正是如此,弗雷德里克与莱斯利才认为应该严格限制日本发展核武器。

问题是,谈何容易。

大萧条让贸易制裁与经济制裁变得毫无作用;对于没有得到“大国地位”的日本来说,外交制裁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日本掌握了足够多的军事技术,军事制裁的效果也不理想;世界各国都在倾销商品,很难从物资原料上对日本做出限制;日本决心发展核武器,美国威胁解除同盟关系只能使日本加快发展核武器的速度。

几乎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对日本都没有作用。

私下里,弗雷德里克把责任“归咎”到了中国的身上,认为如果不是中国在东海战争中做得“太绝”,把日本逼上了绝路,导致日本国内动乱,军政府趁机上台,日本不会走上现在的道路。

反过来看,责任完全在美国身上。如果不是美国处处想限制中国,阻止中国崛起,中国不会在东海战争中用出全力,甚至不会爆发东海战争,日本最多还是美国的附庸,不会成为对中美两国构成严重威胁的“祸害”。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事已至此,谁都无法挽回。

摆在弗雷德里克面前的问题非常严峻。日本政府在21日公布了5月份的用电量,环比增长12,扣出工业增加值之后的实际增长很有可能超过7。这么大的电力“缺口”,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日本加快了浓缩铀与浓缩钚的生产速度。

按照cia提供的情报,日本完全有可能在年内制造出第一批核弹头。

除了电力方面的证据,日本从去年年底开始,以“研究海洋鸟类”为由,在南鸟岛上大搞扩建工程,修建了很多用途不明的建筑物。按照cia的估计,日本很有可能在南鸟岛上进行地下核试验。

虽然美国有能力阻止日本将原子弹运往南鸟岛,但是以日本的科技实力,即便不进行核试验,也能依据计算机模拟核试验得出的数据制造出2万到5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运载工具更不是问题,日本能在半个月内制造出第一批弹道导弹。

问题非常严峻,美国内阁却没能达成一致意见。讨论了一上午,除了争执还是争执。搞到最后,弗雷德里克不得不宣布另外找时间商讨对策。

伯克利等人离开后,弗雷德里克让秘书把莱斯利留了下来。

如果需要做出果断决策,弗雷德里克更加信任莱斯利。

卷六 战争风云

第18章 渔翁之利

单独面对莱斯利,弗雷德里克轻松了许多。

“没想到,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争论了几个月。”

“也不能怪伯克利。”莱斯利勉强笑了下,“伯克利为军队与军火商服务,如果我们以限制发展核武器为由制裁日本,军售合同得重新审议,出口给日本的武器装备中,包括进攻性武器装备在内的,可以成为核武器运载工具的武器装备都将受到限制,军火商的利益受到损害。”

“与军队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让军火商从外贸中获得利润,哪有钱开发新式武器装备”

弗雷德里克叹了口气。“看样子,我们是没有办法说服伯克利了。”

“其实,关键得看中国的态度。”

“什么意思”弗雷德里克皱起了眉头。

“我们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政策,还得考虑中国的政策。”莱斯利推了下眼镜,“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行动。日本发展核武器,首先感到威胁就是中国。日本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中国不可能不知情。直到现在,中国没有做出任何表态。”

“这说明什么”

“中国在跟我们比耐心。”

“什么意思”弗雷德里克端起了咖啡杯。

“抛开其他因素。我们把问题看现实一点。不管是制裁。还是军事禁运。乃至出动军队全面封锁。我们都无法阻止日本研制核武器。解决问题地办法只有一个。由我们、或者中国出兵推翻日本政权。”

弗雷德里克迟疑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不管谁出兵。代价都非常高昂。甚至无法承受。暂且不说日本能否在完蛋之前研制出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即便办不到。且迅速战败。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一亿多日本人地生存问题。”莱斯利苦笑了一下。说道。“这还不包括高达数十万亿地战争费用。解决日本在战后地生存问题能拖垮我们。或者中国。”

“因此。中国希望我们出手”

“正是如此。”莱斯利点了点头,说道,“现在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不可能像当年那样,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把军队开进日本。如果我们主动出兵,日本军政府将以民族情绪鼓动所有日本人与我们作战。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我们将为此付出数十万军人阵亡的代价。当然,我们可以使用核武器。问题是,如果我们使用核武器,中国会袖手旁观吗肯定不会,中国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我们制造麻烦,甚至在我们击败了日本地时候,积极出兵占领日本,坐享战果。”

“反过来也一样。”

莱斯利微微一笑,说道:“这就是问题,我们希望中国出兵,中国希望我们出兵。”

“最后看着日本坐大。”

听到弗雷德里克地话,莱斯利只能苦笑。

眼前的这一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欧洲何其相似。当时,西方集团与红色苏联都知道纳粹德国将对外扩张,给世界带来灾难,可是都希望纳粹德国将枪口朝向对方,不愿意“惹火烧身”,结果都成了受害者。

“或许,我们应该与中国接触。”

“作用不会太明显。”莱斯利叹了口气,“关键问题是战争带来的损失。即便我们与中国联手制裁日本,也无法阻止日本研制与生产核武器。只要中国不愿意承担战争损失,我们又不能承担战争损失,再怎么沟通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