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6(2 / 2)

国策 闪烁 6100 字 2019-04-10

赵润东心里有数,纪佑国心里也有数。实际上,纪佑国压根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插嘴。如果想掌握国家大权,纪佑国在5年前就会谋求连任。

气氛有点尴尬。连李存勋与刘晓宾都感觉到了。

“老赵”纪佑国暗暗叹了口气。有种上当受骗地感觉。“不管怎么样。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说不干就不干。”

赵润东苦笑了一下。说道:“大家都走了。我这个光杆司令能做什么”

“老赵。这话就严重了。”潘云生干咳了一声。说道。“我已经安排好了。李存勋虽然年轻了一点。但是能力不比我差。刘晓宾与李存勋搭档了十多年。能力有目共睹。你不但没有赔。还赚了一个。”

赵润东苦笑了一下。没有跟油嘴滑舌地潘云生罗嗦。

“我也一样。项铤辉是近年来最出色地将军。论打仗地能力。他比当年我们这些从猫耳洞里爬出来地士兵强多了。论实战经验。我们更加不能跟他比。论指挥能力。第四次印巴战争、东海战争、老挝战争、越南战争、南海战争。全是他在前线指挥或者在后方担任总指挥。不管怎么看。他都是能够找到地最优秀、最理想地军人。不说别地。他比我这个老家伙年轻几十岁。就算熬更守夜也比我厉害得多。”

说完,彭茂邦还呵呵一笑,朝潘云生点了点头。

赵润东叹了口气,露出一副无话可说的样子。

“老赵,看来这几年你没有少吃苦头。”纪佑国也笑了起来,“老彭跟小潘一唱一合,别说你,谁都有得受。”

“老纪,你可不知道,他俩唱双簧,我是有苦难言啊。”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既然如此,军情局与总参谋部的问题还不大。”

“老赵,我可不会干第三届。”庞兴龙立即开口说道,“不管是惯例,还是我个人意愿,明年国务院都要换人。”

赵润东没有开口,纪佑国也没有开口。

庞兴龙迟疑了一下,说道:“说能力,黄国巍外交部长与顾卫民国防部长都有能力担任国务院总理。未来几年,国际形势肯定会进一步恶化,一个懂外交或者懂国防的总理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产业结构调整大体工程已经确定了下来,趁此机会调整国务院领导班子也很有必要。”

赵润东沉思了一阵,朝纪佑国看了过去。

“我是听众。”纪佑国笑了笑,说道,“我已经离任,早就不过问国家大事了。谁要我发表意见,我现在就离开。”

“老纪,大家都尊重你。”潘云生暗暗叹了口气,说道,“老赵,你说说吧。”

“小庞的话没错,可是”赵润东叹了口气,说道,“黄国巍地态度太软,很难在国家大事上起到擎天柱的作用。顾卫民的资历太浅,国防部那点事都能让他累得半死,哪还有能力管理国务院。”

彭茂邦愣了一下,干咳了两声。

见到这场景,李存勋与刘晓宾很想起身离开。

国防部地问题,多半不是顾卫民造成的,而是彭茂邦造成的。不说别的,军队换装工作,起主导作用地应该是掌握国防预算的国防部,在彭茂邦的“压力”下,国防部几乎将所有工作都“推”给了总参谋部,让总参谋部起了决定性作用。

“黄国巍的问题确实很大。”见到纪佑国打定主意不开口,潘云生说道,“干了这么多年外交工作,性格早就定型了,要想让他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确实很难。除了提拔地方官员之外,顾卫民是合适的人选。”

“提拔地方官员也是个办法。”彭茂邦嘀咕了一句。

赵润东没有说什么,朝庞兴龙看了过去。

“从地方提拔官员,只能选择省级干部,其他太年轻了。”庞兴龙迟疑了一下,说道,“目前看来,广西、上海与山东几个地方的官员都不错。”

听到这,纪佑国仍然不露声色。

别说纪佑国,就连李存勋都看出了主要领导人地态度。

潘云生与彭茂邦一唱一合,目的只有一个:让王元庆返回中央。原本这件事应该由纪佑国出面,毕竟王元庆是纪佑国地“门生”,在广西干得非常不错,5年试点工作的成绩非常惊人,连外界都认为王元庆将在2022年返回中央。问题是纪佑国不但不表态,还不提任何意见,潘云生与彭茂邦只能硬着头皮上。

赵润东地态度很含糊,庞兴龙则左右为难。庞兴龙必须依靠赵润东,不然会被彭茂邦与潘云生吃得死死的。在赵润东态度不明地情况下,庞兴龙不但不能摆明了反对王元庆返回中央,还不能明确支持王元庆反对中央。在不得不表态的情况下,庞兴龙只能左右逢源,提出了三个候选人。

赵润东不表态,不是不想表态,而是碍于纪佑国的面子不好表态。

庞兴龙首先提出黄国巍与顾卫民,摆明支持顾卫民,因为谁都知道黄国巍只能干外交,不是当总理地料。庞兴龙支持顾卫民的原因很简单,顾卫民是赵润东的“部下”。赵润东提出顾卫民的缺点,主要是试探纪佑国的态度。结果纪佑国没表态,潘云生与彭茂邦却“打蛇随棍上”,间接“否决”了顾卫民,摆明不支持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

在此情况下,赵润东不考虑纪佑国的感受,也得考虑潘云生与彭茂邦地感受。

最终,除了纪佑国,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赵润东的身上。

“从地方提拔官员也是个办法。”赵润东呵呵一笑,说道,“其实,最大地问题不是国务院总理人选,而是下一届领导班子中太多新面孔了,即便年轻人的能力不错,在经验方面也有所欠缺。老的走了,问题难办啊。”

虽然赵润东回避了直接问题,但是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彭茂邦抽了两口烟,朝潘云生看了过去。在“总参军情二人组”中,彭茂邦主要贡献影响力,潘云生才是“狗头军师”。

“老赵这话确实没错。”潘云生灭掉了烟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年轻人缺乏经验,我们可以扩大领导班子地规模,大家群策群力,总比几个人开闭门会议好得多。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起到老人带新人的作用,还能把握好方向,保证不在大方向上出问题,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听到这话,刘晓宾偷偷踩了李存勋一脚。

潘云生的话非常有水平,不但化解了矛盾,还为王元庆争取到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小潘说得没错,我们都年轻过,经验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如果不给年轻人锻炼地机会,怎么让他们长经验”彭茂邦有点后知后觉,“只要老赵在,大方向与政策的连贯性都不是问题。扩大领导人班子地规模,还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锻炼机会。不说明年地事情,从长远考虑,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