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尚勋打量了每一个战士。似乎很满意。
臧嘉裕则有点恼火。部队正在打仗。不是在接受检阅。
“不错。你们班表现的很好。”管尚勋在臧嘉裕面前停下了脚步。说道。“现在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营部没有与侦察排联系上。大概是投错了地方。需要一支部队顶替侦察连。前往机场执行侦察工作。臧嘉裕上士。你们有能力完成任吗”
“是。首长”
“很好。立即整队。马上出发”
“上车。上车”臧嘉裕根本没有多想。全班战士也没有多想。以最快的速度冲上了空降战车。
履带式战车在旷野高速前进。剧烈的颠簸让臧嘉裕清醒了过来。
真是麻烦事。侦察排竟然没落到空降场
“是。明白”臧嘉裕不但是全班士的老大。还是指挥体系的最后一环。与营部通信的时候。他翻出了单兵计算机。“正在接收信息已经收到。目标区域074138。息明确确认无误是。明白”结束通话。臧嘉裕长出了口气。朝坐在战车内的战士扫了一眼。
“拿出单兵计算机接收战场信息。”臧嘉裕将计算机的外部数据插头接在了战车内部通信网络上。等到其他士兵连接好数据线。他将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战场信息转发给了每一个战士。“我们执行的是侦察引导任务。除了摸清敌军在机场的部署情况之外,还要为战机指引目标。在我们进入机场之前。航空兵将行最后一轮重点轰炸。如果没能摧毁目标。舰队还会提供炮火支援。别逼的太近。明白吗”
战士们都点了点头,表示白班长的意思。
“老规矩。两人一组。下车后散兵线推进。尽快找到掩蔽所。如果遇到袭击立即呼叫,由战车提供火力支援。”战车停下来的时候。坐在门边的战士率先冲了出去。臧嘉裕最一个离开战车。
虽然臧嘉裕所在的班只是纯粹的步兵班,但是空降兵不会明确界定步兵与侦察兵,只要有需要。任何一名战士都能完成其他部队只有侦察兵能够执行的战术任务。爬上一个小土丘之前,臧嘉裕让随行的战士拿出了从战车上带来的微型无人侦察机。根本不需要冒头。利用无人侦察机上的传感器就能准确掌握战场上的情况。
韩军的防御不算严密。连高射炮都没有多少。由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与热传感器拍下的图像经过单兵计算机处理之后。自动标出了可疑目标。为了避免现误伤等情况。最后的确定工作需要由侦察兵手动完成。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调整无人侦察机的飞行线路。从另外一个角度拍摄。就能确认目标性质。如果无法调整无人机的飞行线路。则可与其他侦察兵拍下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侦察工作并不危险。只是有点复杂。
确定目标后。臧嘉向正在赶的机群发出了攻击信号。最后时刻4组侦察小全都用上了激指示器。
虽然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炸弹提供很高的攻击精度。但是卫星导航系统极易受到干扰。大规模战争中。连美军都不再完全倚重卫星导航系统。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制导方式的精度抗干扰能力超过了激光制导系统
在侦察兵的引导下。舰载战斗机投下的炸弹非常准确的摧毁了挡在空降兵前面的障碍。
因为不是所有目标都使用昂贵的制导炸弹。大部分舰载战斗机都在执行重点轰炸任务。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战机并不多。所以还有很多对空降兵构成了威胁的防御目标需要用其他手段摧毁。
除了轰炸。最有效的打击手段就是炮击。
与引导轰炸不同。除非使用比制导炸弹还要昂贵的制导炮弹。不然炮击的精度不会超过轰炸。执行引导作时。侦察兵不能像引导轰炸那样。在战术地图上标出一个点。应该标出一个面。执行打击任务的炮兵或者战舰将向这个面反复开火。直到侦察兵确认目标已经摧毁。不再需要浪费炮弹。
因为炮击往往针对密集防御阵地。所以炮击面往往连成一大片。
臧嘉裕不是侦察兵。却能够非常出色的完成任务。没花多少时间。他就在单兵计算机的电子战区的上标出了炮击域。通过单兵战术通信系统。信息首先发给营部。再自动转发给附近海面上的战舰。整个过程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侦察兵以及营部的通信兵只需要按几个按钮。
实际上。担任炮火支援任务的战舰远在100多千米之外
收到侦察兵发来的战场信息后。在济州岛难免海域游弋的“支援舰队”里的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进入战斗状态。
将创造一个历史的新一代“战争之神”。即将发出第一声怒吼
卷七 半岛硝烟
第125章 电磁先锋
虽然参与炮击的只有3艘战舰。但是火力强度等同于3个炮兵营
2017年。“秦岭”级巡洋舰与“太湖”级驱逐舰立项前。共和国的3家军事科研单位在电磁的几项关键术上取的重大突破。电磁炮装舰成为了时间上的问题
当时。共和国海军对电磁炮上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阻碍电磁炮推广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材料。二是能源。
轨道电磁炮需要两种极为特殊的材料。一是作为导体的高温超导材料,二是制造“炮管”高强度耐磨材料。两者缺一不可。高温超导材料易解决。难的是高强度耐磨材料。
作为“炎黄计划”二期研究工作的重点项目。高强度耐磨合金不但是制造电磁炮的关键材料。也是制造电磁弹射器的必要材料。为了低研制风险。共和国不得不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重点研轨道电磁炮的同时。海军与陆军联合成立“电磁武器装备研究办公室”。共同出资上亿元。委托5家科研机构与科研单位进行线圈电磁炮的前期研制工作。集中力量攻克数项技术难关。
从工作理论上。线圈电磁炮比轨道电磁炮更加先进。当然。线圈电磁炮研制难度更大。除了不需要高强度耐磨材料之外。线圈电磁炮在其他方面的要求均超过了轨道电磁炮。特别是“高密度感应线圈”的设计与制造方式。没有任何国家有充足技术储备。
只要攻克材料技术,轨道电磁炮的研制难度并不大。
对共和国来说。能源问题很容易决。在国家集中力量解决“空基激光拦截系统”的前提条件下,电磁炮的能源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对海军来说。因为战舰有足够的空间。所以能源问题并不突出。
按照理论计算。虽然电磁炮需要12级复合蓄电池驱动。但是可以用8级甚至6级复合蓄电池作为储能载体。不需要全部采用12级复合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