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后,盘踞在台北的叛军出动大约3个营的兵力攻打机场。当冲在最前面的叛军遭到装甲营反击、数十辆坦克被摧毁之后,叛军丧失了继续进攻的勇气,仅在机场外围部署防御阵地,阻止共和国军队扩大占领范围。
第一批空降行动中,前往宜兰的空降部队最后到达。
占领宜兰,算得上是“额外任务”。如果不是宜兰守军指挥官忠于郭铭,不但没有参与军事政变,还公然宣称李向志是“卖国贼”,空降兵也不会急着进军宜兰。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岛内爱国官兵,项铤辉在最后关头调整了作战计划,命令空降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向宜兰部署一支作战力量,稳住宜兰守军。
因为叛军没有重点攻打宜兰,所以仅派了2个空降营过去。
整个空运工作在天亮前完成,宜兰守军主动配合到达的共和国空降部队,并且为空降兵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真正的空降作战行动在轰炸结束之后开始。
阻止日军大举登陆台湾是一个目的,迅速击败叛军是另外一个目的。
选择空降目的地的时候,项铤辉决定首先攻打基隆。原因很简单,基隆不但是台北外港,还是台湾海军的主要基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占基隆,除了让参与军事政变的台湾海军缴械投降,还能打开前往台北的门户。毕竟空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大量重型装备需要用船只运送。只有占领基隆,才能让运输船队顺利到达台湾。
6点过,第一批空降部队在基隆机场外围顺利着陆。
叛军只进行了有限抵抗,随后主动收缩防线。天亮前后,第二批空降部队到达。调整好部署后,空降部队开始向机场推进。
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受到空中压制的叛军没对空降部队构成多少威胁。
因为空军出动12架dy14c电子战机,对台湾全岛进行了压制性电子干扰,与军情局合作的台湾社团在战争开始后切断了岛内通信线路,所以空降部队冲进基隆机场时,指挥叛军作战的李向志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战争是无情的,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能被动挨打。
在战争开始后的前3个小时内,共和国天兵、空军与陆军均展示出了强大的打击能力与综合作战能力。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卷八 百年积怨
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
第一轮作战行动贵在速度,似乎与行动迟缓的陆战队没有多少关系。
在共和国的四大常规作战力量中,陆战队最晚成立,最晚参加作战行动。如果不是在半岛战争期间的济州岛登陆作战行动中崭露头角,恐怕共和国的海军陆战队至今仍然是一支默默无闻的作战力量。
当初,共和国组建海军陆战队的目的正是针对台湾。
成为独立兵种之前,共和国海军陆战队不但规模小,而且编制非常混乱,名声更是远不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归根结底,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存在的问题,均与海陆两军的利益纷争有关。直到半岛战争时,共和国都有两支两栖作战部队,一是规模较小、但是作战能力强大的海军陆战队,二是规模庞大、但是作战能力稍弱的陆军两栖作战部队。与陆军一直要求获得空降兵的指挥权一样,在组建两栖作战部队的时候,陆军也坚持认为两栖部队主要在陆地上作战,应该属于陆军。
纪佑国推行军事改革时,两栖作战部队的归属问题差点让彭茂邦与英常徽翻脸。
为了避免海陆军矛盾激化,顺利推行军事改革,纪佑国采取了“迂回”策略。将空降兵划给陆军之后,纪佑国明确了陆战队与陆军两栖部队的任务范围,即陆战队负责抢滩登陆作战,两栖部队则负责登陆之后的进攻行动。
这一改革方案暂时缓解了陆海两军的矛盾,也让陆战队与两栖作战部队各具特色。
编制规模小的陆战队成为了一支类似于特种部队的精锐作战部队,在只有2个陆战师后改编为3个陆战旅的情况下,陆战队非常重视两栖登陆作战能力,所有建设工作都以其为核心展开。编制规模较大的陆军两栖作战部队则以正规地面作战为主,更加重视部队的装甲作战能力,配备了大量重装备,几乎就是能够在海滩上上岸的装甲部队。
半岛战争中,陆战队的表现超过了陆军两栖部队。
准确的说,陆军两栖部队没有获得场表演的机会,而是“短小精悍”的陆战队紧随空降兵登陆济州岛,顺利完成作战任务。陆战队的出色表现,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润东推行第二轮军事改革时。不但让陆战队成为独立兵种。还让陆战队合并了陆军两栖部队。因为彭茂邦已经退役。项铤辉非常重视部队地联合作战能力。所以陆军两栖部队地反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得到加强后。陆战队顺应潮流。加快了改革步伐。
到2027年6月,共和国海军陆战队不但在规模上扩大了3倍。拥有9个陆战旅。而且由两栖作战部队演变为“三栖作战部队”。拥有强大地低空突击能力。为此。陆战队不但单独组建了航空兵。还耗费巨资采购“两栖攻击舰”。战争爆发前陆战队拥有240架运输直升机与上百架武装直升机。按照总参谋部地规划。到2030年。陆战队将组建第一支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地固定翼舰载航空兵。拥有独立空中打击能力。比较遗憾地是。陆战队在2025年订购地3艘两栖攻击舰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能正式服役。战争爆发时只能在原先地登陆舰与两栖支援舰上部署直升机。低空突击能力非常有限。
很多人并不知道。第一支进入战备状态地就是海军陆战队。
因为南亚战场远离大海。共和国还不具备向印度洋地区投送作战部队地能力。所以在空军与陆军摆出进军南亚架势时,陆战队肩负起了巩固东南防线地重任。进行战略部署地时候。王元庆就明确提出必须让陆战队做出攻打台湾地样子。才能让外界认为共和国将在南亚地区发动战争。这一决策非常英明,如果陆战队任何准备都没有。共和国地战略欺骗行动就将露出马脚。
按照元首地命令,陆战队在9月下旬就进入了战备状态。
10月初,2个陆战旅还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演习,检验部队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