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2 / 2)

国策 闪烁 5817 字 2019-04-10

李存勋没再反对,历史完全能够证明王元庆的观点。

直到“电力革命”,人类现代化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主要技术几乎都来自美国。技术所带来的知识产权还是小事,由此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根本无法用价值衡量。别的不说,美国在半导体技术上取得的成果,就让美国在计算机芯片产业方面独霸数十年,直到神经网络计算机逐步成熟,美国的霸权地位才受到挑战。美国能够通过技术独霸世界,不是因为美国将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美国将技术输往了世界各地。实际上,在推动“电力革命”的时候,共和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复合蓄电池诞生之后,共和国没有独占,而是将复合蓄电池推广到了各个领域,销售到世界各地,才让共和国在“电力革命”中占据了领跑者的位置,不但成功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还大大提高了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共和国的国际影响力。

受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只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才是有价值的技术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都做好准备。”受王元庆的启发,顾卫民的思维也灵活了许多,“聚变核电站只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大其他技术的推广力度,巩固我们在高端领域的市场地位。”

“老顾,你这就是舍本逐末了。”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推广技术非常重要,但是除了保密工作需要政府操心之外,我认为其他方面还是得让市场去做,政府少插手,最好别插手。我们关注的不是如何推广技术,而是如何利用我们手里的技术挑战美国,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除了核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考虑,比如太空非军事化,我们就得提前做好准备。这次战争,我们以雷霆手段摧毁了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如果再次爆发战争,恐怕结果不会例外。如果确保航天活动不受影响,不但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其他国家关心的问题。还有战后问题,也需要有所准备。随着文明进步,战争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为所欲为的打击其他国家,更不可能违背人道主义原则,使战争无限化。只有抓住这些主要问题,我们才能压住美国的势头,成功超越美国,成为新世界的规定制定者。”

“老王,看来是我太狭隘了。”顾卫民也笑了起来。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任何政策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王元庆笑了笑,转移了话题,“小李,军情局要抓紧处理相关事务,尽快拿出一份详细报告,确定哪些技术可以转让,哪些技术必须控制。之前,军情局负责复合蓄电池的出口审批工作,这方面应该是轻车熟路。只要美国主动发起挑战,我们就要迅速做出反应。国家斗争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不能再错过眼前的机会了。”

“没问题,我亲自负责这件事。”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说到这吧。有新的情况,我们再开会讨论。”

元首发出送客令,顾卫民与李存勋立即起身告辞。

送走两人,王元庆在书房里坐了一会,抽了两根烟,才把焦魃山叫了进来。

虽然不是每个国家领导人都能做到高瞻远瞩,但是作为共和国最高统帅,王元庆必须看得更远。几轮拼斗下来,美国主动转移重点,大打“无核化”牌,表明美国已经默认了共和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

战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要想实现目的,不但需要战争手段,还需要战争以外的手段

卷八 百年积怨

第125章 艰难的开端

11月14日,24小时停火期限过后,共和国恢复了对日战略轰炸。

虽然日本的态度仍然“死硬”,但是在美国与欧盟均做出不向日本提供战略援助的承诺之后,所有人都相信,日本坚持不了多久。大规模战略轰炸足以摧毁日本的战争意志,日本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11月17日,美国在联合国发出号召,在以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大“全面销毁核武器”协商会议规模,由所有有核国家参与谈判。随后共和国与俄罗斯共同提出,应该将有能力单独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囊括在协商会议之内,在全球范围内讨论“全面销毁核武器”。这一提议得到了大部分国家支持,法国表示愿意为召开“全球全面销毁核武器谈判”提供会议场所与一切便利条件。

当然,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先取得一致意见尤其关键。

这一事件,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全面销毁核武”不是什么新话题,早在20纪80年代,西方就出现了旨在推动全球无核化的民间组织。21世纪初,美国总统贾培尔还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主动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前,“全面销毁核武器”一直是国际裁军谈判中的主要话题。受各个国家利益的影响,“全面销毁核武器”一直是镜中花、水中月,在国际斗争日益复杂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意图迈过核门槛、加入核俱乐部,核大国则积极谋求攻防兼备的战略打击与战略防御能力,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在“核裁军”问题是上做出实质让步,就连美俄的“第三阶段销毁弹道导弹协议”都因为美国国会与俄罗斯国家杜马的否决而成为一纸空文。

销毁核武器是好是,还是坏事

站在不同的度,有不同的看法。

“日本战争”爆发之前,几所有军事家与政治家都认为核武器不但具有毁灭人类世界的能力,也有维持和平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恐怖的核和平”。在“相互摧毁”的原则下,任何核大国都不敢贸然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甚至会尽量避免直接冲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美两国在半岛战争期间的对峙,如果没有核武器,中美两国肯定会大打出手,拼个你死我活。历史也证明,核武器在某些时候确实拥有遏制大规模战争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如果不是美苏都有足以毁灭人类100遍的核武器,冷战就不会持续半个世纪,随着美苏矛盾加剧,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

从长远看,核武器绝对是人类的梦魇。虽然有核国家都有完备的战略预警与战略反击机制,共和国甚至承诺不在任何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保存在各个国家核武库内的数以万计的核弹头永远都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莫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可能在毁灭敌人的时候毁灭整个人类世界。美苏冷战期间,美国的“北美防空网”就生了数万次虚警,平均每天发生两到三次。哪怕只有一次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要想避免遭到彻底毁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销毁核武器

站在各个国家地角度来看,对核武器也是爱恨有加。

美苏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将近半地军费用在核武器与投送工具上。按照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公布地数据,冷战期间美国用于生产与维护核武器地费用高达数万亿美元。相当于199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地5倍。占美国在冷战期间国防开支地40。

虽然共和国在2015年之前一直维持适当地反击能力。没有大规模扩充核武库。但是到2027年。共和国用于核武库地费用超过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