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6(2 / 2)

国策 闪烁 5759 字 2019-04-10

虽然大打“民主人权”牌的是美国,而不是欧洲国家,但是欧洲国家更加重视“民主人权”,特别是部分西欧发达国家的公民,几乎将共和国是否重视人权、是否推行民主制度当成衡量共和国“友好程度”的唯一标准。

日本战争后,世界格局必然重新洗牌。共和国与美国平起平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已成必然。

按照欧洲某些国际战略研究机构的分析,就算共和国在战争结束后“休养生息”,受大萧条之后经济快速复苏的影响,共和国将在2030年之前恢复元气,最迟在2035年之间建立起一支足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海军,从而与美国一道成为具有“全球军事投送能力”的超级大国,从根本上打破美国的军事垄断霸权。

美国几家国际战略机构的评估更加“激进”,认为共和国受战争的影响并不大,将在全面打垮日本之后,立即大规模扩军,重点建设足以与美园抗衡的海军、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空军与具备全球投送能力的陆军。最快2030年,共和国就将拥有6支以上的航母战斗群与10个以上的快速反应旅,获得全球兵力投送能力。

不管怎么说,共和国成为超级大国已成必然。

在此情况下,欧盟的地位非常尴尬。与美国联手围剿共和国,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符合欧盟的根本利益。法德意正在全力推进欧盟政治一体化,如果与共和国敌对,一些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欧盟成员国必然会在政治一体化上与法德意唱反调。更重要的是,欧盟要想实现政治一体化,不再依赖美国,就得借助共和国的影响,削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如此一来,法德意等国必须与共和国改善关系,甚至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与共和国进行深入合作。

与共和国合作,问题同样严重,甚至连法德意等国的民众都不会支持。原因无二,在由n等美国媒体主导的西方新闻媒体的全力宣传下,在绝大部分分欧洲人的意识中,共和国不但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还是一个由独裁者统治的国家,共和国的民众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标榜民主自由的欧洲国家政府来说,与一个“独裁国家”合作,无疑是政治自杀。

这么多年来,共和国已经在军事科技上超越了欧盟,甚至掌握了欧洲国家至今都没有的先进技术,欧盟仍然不肯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与欧洲园家民众对待中国的政治态度有着密切关系。

王元庆在这个时候搞政治改革,无疑为中欧关系解冻提供了最强大的“热源”。

实际上在搞政治改革之前,王元庆就在设法与欧州国家改善关系,想方设法的为“日本战争”寻找理由,在人道主义救援问题上做出让步,在全面核裁军问题上表现积极都是王元庆拉拢欧洲的策略。

王元庆有没有在决定推行政治改革的时候考虑到由此对共和国的国际处境产生的重大影响,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只有一点必须承认,政治改革确实产生了很大的作甩,至少让更多的欧洲人认识到,共和国不是“独裁国家”,共和国的人民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共和国更不是“蛮夷之邦”。

欧洲民众对共和国的新认识,必然对欧洲国家政府的政策产生影响。

日本战争结束后不久,在英国弃权的情况下,欧盟其他成员国一致通过“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法案”,全面恢复与共和国的军事交往。虽然这件事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欧洲国家拿不出足以让共和国心动,舍得掏钱购买的新式武器装备,为了保密,共和国也不打算向欧洲国家提供先进武器装备,但是其带来的震撼效果绝对不容低估,至少在外交上让美国吃了大亏,默认了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与欧州拉近关系,利用欧洲牵制美国,肯定是王元庆的初衷。美国想方设法的“封杀”共和国,共和国也想方设法的给美国制造麻烦。欧盟闹“独立”,美国的日子不会好过。别的不说,随着政治一体化进程日益推进,法德意等国逐步承担起欧盟的安全防务重任,由美国主导的“北约集团”黯然失色,最终必然沦为历史尘埃。

从现实角度看,欧盟“苏醒”,美国必须转移重点。围剿共和国不是十拿十稳的事,风险太大。如果围剿共和国失败,又让欧洲实现政治统一、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地位必然再次降低,甚至有可能成为共和国与欧盟的绞杀对象。

共和国与欧盟走近,俄罗斯的日子也不好过。作为复苏最慢的大国,俄罗斯的问题比共和国更严峻。在共和国与西方国家对抗的时候,俄罗斯还能以“缓冲国”的身份左右逢源,从中牟利。只要共和国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跳起“交谊舞”,俄罗斯的地位必然受到影响。

可以说,王元庆在这个时候打出了一张非常高明的牌。

美国利用印度对付共和国,共和国则利用欧盟对付美国。论实力,欧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印度,其对美国产生的牵制作用明显超过了印度对共和国产生的牵制作用。

由此可见,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产生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卷八 百年积怨

第143章 五加九会议

受n等美国新闻媒体的“挑唆”,天皇被炸身亡似乎比天塌下来还要恐怖。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宣传,天皇被炸死后,日本肯定不会返回停战谈判,中日战争将无限期的延续下去。结束战争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中国大举出兵攻占日本本土、推翻日本政府、建立亲华政府,二是中国在战争中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根本上消灭日本。前者会造成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中国军人伤亡,战争支出在百万亿元以上,几近中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风险太大、成本太高,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者将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虽然成本俱廉,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一时之间,几乎所有西方人都认为共和国即将对日本实施全面核打击。

舆论转变,局势变得对共和国极为不利。退让肯定不现实,美国制造舆论压力就是想让共和国退让,保护日本的根本利益,使共和国通过战争获得的利益付诸东流。奉行强硬单边政策也不现实,除非共和国打算得罪所有西方国家、与整个西方世界敌对,不然共和国必须改变政策。

27日夜间,阎尚隆紧急会见法国外长。提出共和国的基本策略,会尽最大努力与日本进行停战谈判之外,阎尚隆代表共和国元首向法国提出请求,希望通过法国组织一次多边会谈,让更多的国家参与解决日本战后问题,也让更多的国家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