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2(2 / 2)

国策 闪烁 6029 字 2019-04-10

可以说,美国在2028年到2030年间淘汰的武器装备中,有大约60落入印度手中。

虽然美军淘汰的装备性能不怎么样,肯定不如共和国的武器装备,甚至比共和国无偿提供给巴基斯坦、尼泊尔与孟加拉国的武器装备还要差,但是对印度来说,重振军备的第一步是扩充军队规模,而不是提高装备质量。

对美国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笔划算买卖。

一般情况下,任何国家采购本国军火都能获得“最低价格”。比如美国空军采购的f22系列战斗机的价格不到2亿美元,而卖给其他国家的最低价格也要35亿美元,最高价格超过5亿美元。美国政府可以以“自用”为名进行采购,然后以“外销”价格从印度换取日本重建所需的物资,从而节约了大笔费用。

向印度出售军火,还能最大程度的拉拢印度,使印度成为美国的盟国。

当然,向印度免费赠送武器装备,好处也显而易见。不但美国将淘汰的武器装备免费赠送给盟国与友好国家,共和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主要就是处理淘汰装备的花费太大,不管是封存还是消费,都要花费很大一笔资金。如果在销毁的时候会产生污染,费用将更加惊人。与其用钱处理,还不如免费送人。

印度拣了便宜,美国也得到好处。

经济、政治与军事上的联合,从根本上促成了美印同盟。既然是同盟,印度就得在国际问题上回报美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抗共和国。

由此可见,韦斯特伍德的“一箭三雕”之计,确实给共和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卷九 暗流涌动

第12章 艰难抉择

面对威胁,王元庆不是一味的强硬。

2028年底,利用“中国一南亚经济共同体首脑会议”在科伦坡举行的机会,王元庆与鲁拉贾帕尼进行了非正式会晤,向印度总理提出了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共同维护南亚秩序的设想与提议。

事实证明,一个被野心控制的政治家比任何敌人都可怕。

鲁拉贾帕尼不但没有对王元庆的提议做出任何承诺,反而在“首脑会议”结束后不到2个月,也就是2029年初秘密支持泰米尔人,引燃了斯里兰卡内战。

斯里兰卡内战不是没有打过,而是打得非常惨烈。

作为一个由两个主要民族构成的国家,从斯里兰卡独立的那一天开始,占人口主体的僧伽罗人就与占人口10左右的泰米尔人爆发了内战,泰米尔人希望独立或者获穆更多的自治权,僧伽罗人却坚决反对泰米尔人聚居的西北地区独立。内战持续到2009年,斯里兰卡政府才击败了“泰米尔猛虎军”,打赢了内战。这场跨越2个世纪的内战,也是人类近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之一。因为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都以骁勇善战闻名,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就在英国殖民地军队中服役,以不畏牺牲、英勇好战出名。两个民族的内战几乎拖垮了斯里兰卡,也使这座被称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珍珠”的印度洋岛国上的1000多万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斯里兰卡加入“中国一南亚经济共习体”。

受国家利益驱使,纪佑国与赵润东都非常重视与斯里兰卡的关系,不但在经济上给予斯里兰卡极大的帮助,为斯里兰卡建立起了面向共和国广阔市场的工业体系,还在政治与军事上给予斯里兰卡等同于“盟国”的地位,为斯里兰卡建立起了一支种类齐全、战斗力强悍的军事力量。

别的不说,2030年之前共和国总共为斯里兰卡提供了价值400亿元的武器装备。如果按照斯里兰卡的国防预算进行计算,共和国免费赠送给斯里兰卡的武器装备超过了其30年的军购经费总额。

印度在斯里兰卡做文章,王元庆肯定不会手软。

在不希望主动挑起冲突的情况下,共和国对付印度的战略就是“全方位围剿”。斯里兰卡是印度南面最重要的国家,共和国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印度恣意妄为。

2029年底,斯里兰卡正式与共和国签署友好互助条约,成为共和国的盟国。

次年初,第一支共和国陆战队到达斯里兰卡,除了负责修建亭克马里综合军事基地之外,还帮助培训斯里兰卡政府军,甚至有部分陆战队参加了平叛作战行动。

斯里兰卡的战火还未熄灭,南亚次大陆上的矛盾就点燃了。

2029年3月,鲁拉贾帕尼宣布向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增兵5万,加强实际控制能力。

虽然印度以“打击极端主义组织”为名增兵,但是意图明显指向巴基斯坦。

在共和国的支持下,巴基斯坦立即宣布向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增兵3万,让进驻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作战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一时之间,似乎将再次爆发印巴战争。

毫无疑问,在2029车初,印度没有实力战胜巴基斯坦。按照外界预测,就算共和国不会介入,印度也没有把握击败巴基斯坦。爆发战争,对印度没有任何好处。事实证明,印度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试探巴基斯坦与共和国的底线,不是故意挑起战争。随着巴基斯坦宣布增兵,鲁拉贾帕尼不但让印度外长紧急访问伊斯兰堡,还跟王元庆通了热线电话,表示印度无意制造新的冲突,只是为了打击对印度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极端组织,邀请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一同参加军事行动。

主动退让,不等于浇灭了印度的野心。

克什米尔的局势缓和下来之后,印度展开“积极外交”,不但趁此机会提出与巴基斯坦谈判解决克什米尔争端,从根本上结束长达数十年的印巴矛盾,还主动向共和国提出恢复藏南问题谈判,努力以谈判解决争端。

面对印度的“积极外交”,王元庆不可能不做表示。

2029年7月,“中印边境争端谈判”在莫斯科举行。因为双方的分歧太大,所以谈判持续了1年多,仍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只是双方都不希望让谈判变成战争,所以也就没有在谈判桌上表现得咄咄逼人。

2029年12月,在欧盟的撮合下,“印巴克什米尔争端谈判”在巴黎召开。

与“中印边境争端谈判”一样,印巴之间的谈判也没有能够取得多大进展。

到此,印度的战略已经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