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9(2 / 2)

国策 闪烁 5702 字 2019-04-10

两军交锋前,袁晨皓集中中巴空军的战术航空兵,以及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对正在向西推进的印军进行了两次火力打击,让巴军作战参谋颇感意外的是,火力打击的对象不是印军装甲力量,而是跟随在装甲部队后面的步兵。在进行火力打击的同时,袁晨皓专门安排3个中队的j17a战斗机,寻歼印军的机动式防空系统。

裴承毅摆明了态度,让袁晨皓放手去干,没有干预上校的战术指挥。

前两轮火力打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中巴双方的战术航空兵,特别是巴基斯坦空军的200多架战斗机。用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在战后的话来说,在中巴空军的联合打击下,印军装甲集群与步兵集群之间出现了一道纵深超过3千米的“无人地带”,彻底隔绝了印军装甲部队与步兵部队的联系。

这就是袁晨皓重点轰炸印军步兵的目的。

装甲部队诞生之后,“步坦协作”就是装甲部队的基本战术。失去步兵掩护的装甲部队很容易成为对方步兵的打击对象,而没有装甲部队支持的步兵就没有进攻能力。不管在什么时代,装甲部队都无法脱离步兵单独作战。

只不过,在空中打击决定战争胜败的时代,轰炸步兵还有更多的意义。

轰炸结束的时候,跟在印军装甲郡队后面的步兵集群放慢了脚步。在没有防空掩护的情况下,步兵很容易成为对方空中力量的消灭对象,也是最容易被轰炸消灭的部队。别的不说,一次覆盖式轰炸,就能消灭所有暴露在外的有生力量。除非印军步兵全都不怕死,不然没有任何步兵会在没有指望的情况下,顶着轰炸继续前进。

为了安排第二次打击行动,袁晨皓让巴基斯坦陆航的武装直升机提前撤出了战斗。

随着双方装甲部队交锋,战局顿时锁定。

没有步兵的支持,印军装甲部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味进攻,很容易遭到伴随巴军装甲部队作战的巴军步兵的围歼。要知道,在依托阵地的防御作战中,只要拥有合适的反坦克武器,步兵就能成为装甲部队的克星。如果减缓进攻速度,就无法顶住巴军装甲集群的冲击,甚至会被巴军装甲集群切割包围。

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印军已经失败了。

当然,印军也不是无所作为,至少在面对面的坦克决战中,1a5的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表现出了足够的威力。不是dz21的装甲防护不够强大,而是巴军一直舍不得为其采购增强型装甲组件。

dz31a量产之前,中国北方重型装备集团公司被中重集团并购,是共和国两大地面装备生产商之一就针对dz21a的防护问题进行了改进,研制了增强型装甲组件。因为共和国陆军已经决定采购dz31a,所以增强型装甲组件完全针对采购了dz21系列主战坦克的海外用户。按照北方重装开出的售价,1套增强型装甲组件的售价为750万元,相当于dz21单价的40,能够使dz21的防护能力达到dz31a的水准,将其服役时间延长20年以上。因为巴基斯坦是dz21系列主战坦克的最大海外客户,所以北方重装还专门派人去巴基斯坦推销。问题是,巴基斯坦陆军一直想购买dz31a,希望获得生产许可证,对改进dz21没有多大兴趣。

正面冲击中,至少有30多辆dz21被1a5的贫铀穿甲弹击穿了正面装甲。

不得不说,印度陆军的“非对称发展”收到了效果。如果1a5采用的仍然是1a3的140毫米坦克炮,而不是电热化学炮,根本不可能打穿dz21的正面装甲。半岛战争期间,美军的1a3就是因为火力过弱,才败在了共和国陆军的dz21a手中。印度陆军不惜重金,从德国购买了140毫米电热化学炮,虽然没有全面提高1a5的防护能力,却有效的提高了1a5的火力,使其具备与dz21对抗的基础实力。

当然,仅有火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半个小时之内,印军3个坦克营全军覆没,近140辆1a5被dz21摧毁。

更重要的是,印军损失的坦克是“硬损失”,在印军全面溃退的情况下,装甲抢救部队没有时间把受损的坦克拖回去,甚至不得不抛弃一些原本可以修复的坦克。巴军第7装甲师要幸运得多,虽然有30多辆dz21被打穿了正面装甲,但是只有11辆彻底报废,另外20多辆均被装甲抢修车拖了回去,返厂修复之后,又能投入战斗。

半个小时的装甲战,完全体现出了双方的“质量”差距。

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才让巴军陆航的武装直升机群上场。

趁着印军装甲集群全面溃退的机会,上百架巴基斯坦陆军的wz15z型武装直升机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作为wz15系列武装直升机的终极改进型号,wz15z不但拥有更强的武备,而且战斗重量比wz15a增加了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用来增强战场生存能力,比如增强座舱与发动机舱的装甲厚度,加强机身结构等等。为了不降低飞行性能,wz15z的两台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在wz15a的基础上增加了75,同时采用了五叶浆翼。作为最后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最终型号,wz15z的绝大部分作战性能都超过了印军的ah72i,在某些方面甚至不比qw26b差。

即便只是普通型号,武装直升机也是坦克的最大克星。

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冷战期间诞生的新机种,武装直升机自诞生的那天开始,首要任务就是反坦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各国都在探索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方法,比如为坦克配备可以打击超低空目标的炮射导弹,但是在与武装直升机对抗的时候,受到自身性能的限制,坦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不是垂直起降低空攻击机的出现,武装直升机至今都是超低空霸主。

所谓兵败如山倒,溃退开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5日凌晨0点25分,第7装甲师在武装直升机群的掩护下,开始向东攻击。

为了达到最大突击效果,袁晨皓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第75炮兵旅。

炮击从0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