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5(2 / 2)

国策 闪烁 5806 字 2019-04-10

2036年6月,巴基斯坦率先宣布将在国际组织的监督下销毁所有核武器。

虽然在公布这一消息的时候,巴基斯坦重点强调作为其主要对手的印度已经不具备战略威胁能力,而且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已经大为改观,巴基斯坦不再需要用核武器来确保国家安全,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巴基斯坦在做出这一承诺之前,已经得到了共和国提供的战略安全保障承诺。

巴基斯坦率先放弃核武器,为推动国际核裁军起到了积极贡献。

7月,国际核裁军就达成了前面提到的集体共识。

经过近半年的会商与谈判,2036年12月,40多个国家在巴黎达成协议,同意分阶段销毁所有核武器。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王元庆率先承诺共和国将销毁50的核弹头。

当然,所谓的分阶段销毁所有核武器,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基本协议,整个销毁过程将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在2045年之前销毁所有战术核武器因为共和国与美国坚决反对将催化金属氢爆炸装置纳入核武器范畴,所以不包括第五代战术核武器,这其中包括了除五个核大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所有核武器与用来生产核武器原料的反应堆,共和国与美国则承诺为销毁核武器与核反应堆的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建立可控聚变核电站;二是在2055年之前,五个核大国销毁75的现有战略核弹头与80的战略运载工具;最后在2065年之前销毁所有核弹头与战略运载工具。

因为这只是基本协议,所以需要由各国元首或者政府首脑签署正式协议。

为此,王元庆才去了伦敦。

事实上,即便各国元首或者政府首脑签署了正式协议,也不等于核裁军正式开始,因为按照大部分国家的法律,只有得到议会批准之后,该协议才正式生效。因此,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还得在伦敦达成另外一项协议,既销毁核武器协议的生效期。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按照部分西方新闻媒体的估计,协议能在2040年前生效就非常不错了。部分新闻媒体甚至认为,在国际大趋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该协议肯定无法在美国国会、英国议会、法国议会、乃至共和国的全体代表大会上得到批准。

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谁也不能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二章 分水岭

马拉松式的会议开了好几天。王元庆也有点精疲力竭的感觉。

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落实到细节问题上,谁都不肯让步。

全面销毁核武器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涉及到监督、核查、抽查、技术封锁等等细节问题。以监督来说,如何确保销毁后的核弹头不能再次组装、核原料无法得到利用就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按照普遍观点,销毁工作必须在监督下进行。可是由谁来监督,以何种方式监督谈了好几天,最终才决定由所有参与谈判的国家派遣技术人员,组成“全面核裁军销毁工作监督委员会”,全权监督核武器的销毁工作。与监督相比,核查的麻烦更大。毕竟核武器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最重要的武器,核查等于公开所有秘密。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肯定不相信美国会销毁所有核武器,反之也一样。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在怀疑别的国家,是否会切实履行全面销毁核武器的承诺。由此引来了抽查,也就是说,在某个国家签署了全面销毁核武器的条约之后,其他国家有权随时进行抽查。谈到最后就是技术封锁问题,对有点实力的国家来说,制造核弹头都不是件麻烦事。如果确保不再制造核武器比全面销毁核武器更加重要。技术封锁有必要,但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谈到这,又引出了新的问题,即要不要对生产制造核武器的原料进行管制,以及应该由谁来管制。

真要让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解决这些问题,恐怕谈上几年都没有成效。

在这几天内,王元庆与布兰迪诺谈了好几次。虽然布兰迪诺在2036年的大选中击败了共和党的竞争对手,获得了连任,但是在王元庆看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布兰迪诺会不会在全面销毁核武器的条约上签字,而是美国国会会不会批准该条约。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该条约被国会否决,总统签的字就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会谈的时候,王元庆提到了这一点,也暗示美国总统,如果条约被美国国会否决,就算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批准了该条约,共和国也会撕毁条约,绝对不会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削减核武器。

对于王元庆的担忧,布兰迪诺表达出了足够的诚意。

按照他的说法,党在大选中获胜,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半数以上的议席,已经有近三分之一的议员表示支持销毁核武器,条约不会在国会受到阻挠。

与王元庆不同,布兰迪诺更关心如何落实条约。

从这点上看得出来,在销毁核武器的问题上,共和国与美国的立场最接近。毕竟共和国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库,也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战略防御体系,销毁核武器对两国的战略安全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共和国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所以全面销毁核武器反而对两国有利。

既然布兰迪诺保证能够让条约在国会得到批准,王元庆也把重点转到了落实上。

根据两方私下达成的协议,全面销毁核武器条约生效之后,应该成立三个由签约国组成的国际组织,一是销毁工作监督委员会,二是核查与抽查小组,三是核技术与核原料国际管理组织。在这三个国际组织的基础上,必须明确三个要点,一是监督销毁工作必须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与认可,二是核查与抽查必须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三是管理核技术与核原料的国际组织不受任何国家的干扰与影响。

当然,落实到细节问题上,两人的观点仍然存在分歧。

比如监督销毁工作在得到承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