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91(2 / 2)

国策 闪烁 5665 字 2019-04-10

更重要的是,装甲营只是骨干,要想发挥装甲部队的战斗力,肯定需要投入好几个步兵营。也就是说,需要投送近1个旅的作战部队。虽然大部分部队可以在战役开始后,也就是攻占了斯坦利港阿根廷称其为阿根廷港的机场之后,用民航飞机运送,但是在最初阶段,至少需要投送2个营的作战部队。

对此,杨少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只要阿军舍得花本钱,采购大约70架战术运输机,就能在进攻开始的时候,将1个装甲营与1个机械化步兵营组成的突击部队送上马岛。当然,解决方法不止一种。第二套解决方案是,采购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将一支精锐突击部队送上马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占斯坦利港机场,再用民航飞机运送其他作战部队。

作为军事顾问,只有建议权,所以杨少勇听从裴承毅的吩咐,没有替阿军做出选择。

毫无疑问,阿根廷陆军更加倾向于后者。

采购70架战术运输机显然不大现实,如果全部购买新货,暂且不考虑有没有军火公司能一次性提供这么多运输机,高昂的费用就超出了阿根廷的承受范围。以y14c为例,2035年时的对外销售单价为47亿,就算给阿根廷打个八折,购买70架需要263亿,加上配套设施,阿军至少需要投入400亿。就算阿根廷陆军愿意花400亿元帮助空军建立一支世界级的战术空运力量,阿根廷政府也不会批准这笔军火采购合同。当然,以战争为目的,不一定需要购买新货,完全可以购买二手货。同样以y14c为例,国际二手市场的价格大约为28亿,70架就是196亿、加上运输与营销,总共需要投入210亿左右。显然,这也超出了阿根廷的承受范围。除了购买,还可以租借。印度战争后,受军事改革影响,共和国空军大规模裁减战术运输机,除了将部分运输机买给友好国家之外,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军事资源,空军以委托租赁的方式,通过民营企业将200多架运输机投入国际航空租赁市场,其中就有上百架战术运输机。虽然军用运输机很难改为民航客机,甚至很难进入民用货运市场,但是在某些特殊领域,军用运输机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国际粮农组织、红十字会、新月会等数家国际人道主义机构与组织就从共和国租借了数十架运输机,向缺乏基础设施的偏远落后地区运送粮食、药品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如果阿根廷愿意,完全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战术运输机。问题是,只要阿根廷在国际市场上大肆租赁运输机,其战争意图与战术意图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此举引起的连锁反应,足以抵消70架运输机带来的好处,从而使其不得不设法获取更多的战术运输机。

相对而言,搞到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就简单得多了。

因为除了即将被淘汰的倾斜旋转翼垂直起降运输机之外,采用超导磁推进技术的新式垂直起降运输机的价格都非常高昂,是战术运输机的数倍,所以采购24架垂直起降运输机的可行性并不高,对阿根廷来说,最佳选择还是租赁。当然,能够租到的肯定是相对落后的倾斜旋转翼垂直起降运输机。重要的是,因为共和国的cz25系列与美国的v22系列垂直起降运输机正在全面淘汰,其中绝大部分并未达到寿限,所以国际租赁市场上至少有上千架保有量,只要小心形式,租赁24架不会引起重视。甚至可以说,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阿根廷军方插手,完全可以委托给华安公司这样的安保公司。

显然,阿根廷陆军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华安公司的“全面服务”。

突击马岛只是第一步,甚至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一步。对阿根廷来说,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二步,也就是迎战英国远征舰队才最为关键。

胡荆安介绍相关情况的时候,把英再海军的作战力量分成了两个部分。

按照他的分析,受现实条件的约束,英国肯定会像50多年前那样,在阿根廷军队攻占了马岛、远征舰队无法立即出发的情况下,派潜艇南下,以划定禁航区的方式阻止阿根廷通过海运向马岛增兵。如果能够找到机会,干掉阿根廷海军的几艘大型水面战舰,就能重创阿根廷海军,打击阿根廷海军的士气与斗志,让阿根廷海军丧失出海作战的决心,为远征舰队夺取制海权打下基础。对阿根廷海军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像50多年前那样,在遭到英国潜艇的迎头痛击之后做缩头乌龟,要么设法扭转局势。

显然,阿根廷海军不会选择前者。

要想扭转局势,阿根廷海军就得战胜南下的英国潜艇。对阿根廷海军来说,这也是走向胜利的第一步。万幸的是,现在的阿根廷海军不是50多年前的阿根廷海军,现在的潜艇也不是50多年前的潜艇。虽然英国海军的攻击潜艇非常先进,至少有6艘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但是与50多年前相比,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别的不说,英国海军的混合动力攻击潜艇除了无限续航力之外,在其他潜航性能上、特别是与战术行动息息相关的潜深、最大潜航速度等方面,并不比阿根廷海军最先进的电动攻击潜艇好多少。

更重要的是,在作战半径不太大的情况下,电动潜艇有限的续航能力不会对战术使用产生多大影响。也就是说,在水下对抗中,只要阿根廷海军充分发挥电动潜艇的先进性能,不但有机会击败对手,还有很大的机会取得完胜。

按照胡荆安的分析,如果阿根廷海军能够打好第一仗,接下了就轻松多了。

击败英国潜艇后,阿根廷可以仿照英国海军的做法,在马岛附近划出进行无限制潜艇战的交战海域,迫使英国远征舰队远离马岛。虽然阿根廷海军可以用别的方法,比如主动伏击来打击英国远征舰队,但是按照胡荆安的分析,因为阿根廷海军缺乏联合作战能力,英国远征舰队拥有相对完善的反潜力量,所以包括主动伏击在内的进攻行动都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使阿根廷海军付出没有任何意义的惨痛代价。通过无限制潜艇战,不但能够起到打击敌人士气、阻绝敌人前往马岛的目的,还能为空军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为海军的水面舰队创造出战的机会。

为了证明这一烤点,胡荆安重点分析了英国远征舰队的战斗力。

单论作战能力,英国海军在全球海军中排名第三,比排第四的法国海军、以及排第五的俄罗斯海军强不了多少。当然,英国海军的三支航母战斗群绝对不容小觑。三艘“乔治五世”级大型航母的正常载机量为76架60架战斗机、4架电子战机、4架预警机、6架反潜巡逻机与2架运输机,战时可以根据需要,对舰载机的搭配做出调整,大幅度增加载机数量。极端情况下能够携带90架战斗机,8架电子战机、6架预警机与8架反潜巡逻机,总载机量达到112架。如此一来,3艘航母总共能够携带包括270架战斗机在内的336架作战飞机,论制空作战能力,几乎超过了阿根廷空军如果考虑到航母在海上作战中的优势,不得不承认,英国海军有足够的实力单独挑战阿根廷海军与空军。更重要的是,英国海军的装备体系、特别是最重要的作战飞机都来自美国,后勤保障与战损补充都没有问题。如果不能在战斗中打击远征舰队的核心力量,即大型航母,战斗就会进入消耗阶段,就算阿根廷能够获得来自共和国的支持,也耗不过英美。

也就是说,阿根廷海军与空军必须协同作战,才有战胜英国远征舰队的可能。

当然,特雷塞斯库与阿方索没有否认协同作战的重要性。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胡荆安也提出了建议,即尽量利用马岛,包括岛上的基础设施与政治意义,尽量引诱英国远征舰队靠近马岛,并且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起攻占马岛的登陆作战行动,为集中力量打击英国舰队创造机会。

与杨少勇一样,胡荆安只提了建议,没有替阿军做出决策。

当然,建议很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海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