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剑锋非常清楚“蝠鲼号将在两天内进入南大西洋”的含义。
虽然有理由相信,早在战争爆发前,总参谋部就把“蝠鲼”号派往印度洋因为还在进行战斗性能测试,所以“蝠鲼”号还没有交付海军,暂时隶属于后勤装备处,并且在阿拉伯海或者孟加拉湾执行巡逻任务,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总参谋部不可能让“蝠鲼”号提前南下,而且总参谋部也没有先见之明,肯定是在收到裴承毅的请求之后,再命令“蝠鲼”号南下。由此可以算出,如果“蝠鲼”号之前在阿拉伯海活动,那么在4月22日就得以最快速度南下,如果在孟加拉湾活动,更得在4月21日全速南下。也就是说,在战争爆发后不久,阿根廷船队完蛋之前,裴承毅就对战局做出了准确判断,并且断定首批援阿的3艘全电动潜艇发挥不了关键作用。
想到这,华剑锋的心情也很矛盾。
果真如此的话,只能说明裴承毅根本不把潜艇官兵的死活放在心里。换句话说,如果裴承毅断定“旗鱼”级不是英国潜艇的对手,就应该警告华剑锋,取消伏击英国潜艇的作战行动。当然,这也能说明,在预判战局方面,裴承毅比任何人都要厉害,总能对局势发展做出准确判断。
问题是,裴承毅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
这个想法让华剑锋轻松了许多。虽然裴承毅能够对战局做出准确判断,但是在事件发生之前,连他也无法肯定判断是否准确无误。
裴承毅不是不在乎海军官兵的性命,只是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也无能为力。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55章 心照不宣
等东方闻介绍完情况,裴承毅把早就准备好的香烟拿了出来。
虽然他从不反对别人抽烟,但是因为他戒烟,所以一帮手下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没有明确允许,绝不在裴承毅面前抽烟。问题是,裴承毅总不能说,“请大家抽烟”或者“大家随便抽”吧,为此他每次开会都会准备一包香烟,拿出香烟就是让大家随意的意思,久而久之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情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裴承毅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在讨论具体战术前,我还要强调一点,开会之前,我联系了军情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天之内,军情局将把共和国向南大西洋派遣潜艇的消息散布出去。也就是说,这次作战行动存在很大的变数,除了英国潜艇会更加小心谨慎之外,很有可能引来美国的秘密介入。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得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美国直接介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听到华剑锋突然开口,裴承毅把目光转了过去。
“关键是,军情局会不会透露与蝠鲼号相关的消息”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问道:“这很重要吗。
“显然,非常重要。”华剑锋长出口气,说道,“可以说,与蝠鲼号有关的都是绝密资料,甚至可以说,我们知道的都是经过处理的信息。”
“老华,你不会也是局外人吧”
华剑锋朝东方闻看了一眼,笑着说道:“你说呢”
东方闻没说什么,华剑锋的这个回答已经够了。
“这么说吧,以我的了解,总参谋部肯把蝠鲼号派过来,除了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外,与军情局也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意思”
“事实上,蝠鲼号与当年的剑鱼号非常类似,是一艘具有强烈试验性质的攻击潜艇。”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认真听了起来。
因为“剑鱼”号的存在不再是秘密,随着相关资料逐步解密,所以作为“剑鱼”号首任艇长的华剑锋也名噪一时。准确的说,是因为华剑锋在海军中的异军突起,让“剑鱼”号备受关注。虽然共和国从未承认“剑鱼”号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击沉了印度海军的核潜艇与航母,但是在已经公开的资料中,共和国政府已经变相承认了“剑鱼”号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与东海战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其他军官也知道这些事情,所以在华剑锋提到“剑鱼”号的时候,都集中了精力。
“早在十年前,我们就与美国耗上了。”华剑锋点上香烟,抽了两口,说道,“虽然常温超导技术将潜艇的性能提高了很大一截,特别是复合蓄电池、超导电动机等先进动力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潜艇的性能达到了一个以往想都没办法想的高度,但是与潜艇性能息息相关的推进技术并没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或者说常温超导技术的应用并不彻底,在墨鱼号问世之前,潜艇的进步还算不上脱胎换骨。”
“墨鱼号只是一艘单纯的试验潜艇吧”
“对,正是如此,所以墨鱼号的地位才非常重要。要知道,现代潜艇史上最有名的潜艇几乎都是单纯的试验潜艇,比如美国海军的“大青花鱼号。”华剑锋看了眼提问的杨少勇,接着开始的话题说道,“事实上,在墨鱼号之前,我们已经在虎鲸级攻击潜艇上使用了磁流体推进装置,不然也不会采用比目鱼艇型。只不过,用在虎鲸级上的磁流体推进装置还处于试验阶段,只能在低速巡航时使用,而且无故障持续工作时间不会超过一百个小时。毫无疑问,这样的推进系统根本不具备实用价值。为了尽快获得成熟的磁流体推进装置,海军建造了墨鱼号。”
“肯定不会只有我们对新式推进技术感兴趣。”
“正是如此,美国比我们更感兴趣。”华剑锋呵呵一笑,说道,“众所周知,进入电动时代之后,我军潜艇的性能就超过了美国潜艇,我国在众多相关技术,比如复合蓄电池、超导电动机、高强度合金等方面大大领先。美国只在电子技术、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