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8(2 / 2)

国策 闪烁 5728 字 2019-04-10

数日前,美国国务卿到达柏林,在与德国总理会晤时就明确表示,美国绝不容许任何导致英国政局动荡的事情发生。随后,在法国巴黎,美国国务卿与法国总统会晤后,更是在数百名记者面前宣称,不管是谁,只要威胁到了英国的政治稳定,美国都会采取积极果断的行动。

虽然看上去,美国国务卿在柏林与巴黎表态是要与“欧洲盟国”维护英国利益,矛头指向共和国,但是事实上,美国是在警告欧洲大陆国家,别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千万不要在英国的政治局势上做文章。不管共和国有没有承认,因为阿根廷已经成为马岛冲突的实际赢家,共和国在南大西洋的利益得到了保证,所以在短期之内,共和国没有任何理由在英国身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的政治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只要美欧不找共和国的麻烦,共和再就没有理由制造冲突。

美国强势打压欧洲大陆国家,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评论机构都认为,英国的政治动荡很快就会结束,乔治不会解散下议院,而会以辞职的方式单独承担战败的责任,从而保住工党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让保守党继续呆在在野党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执政联盟的利益,也就是维护美国的利益。

事实上,判断英国的政治走向并不难。

半岛电视台在报道英国的新闻时还明确提到,自民党党魁上台后会先做三件事。一是宣布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为英国的国土,绝不接受既成事实,让关注该事的民众相信,自民党不是工党,既有决心、又有能力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二是加强与欧洲大陆国家的联系,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与欧洲大陆国家展开全面合作,而不是继续奉行亲美政策。三是与美国进行秘密接触,通过美国出面,与阿根廷当局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冲突的善后问题进行磋商,主要就是交还战俘,以及妥善处理岛上居民的政治要求。

最初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半岛电视台的猜测。

在很多人看来,美国已经站出来为英国说话了,表明美国有绝对的把握抓住英国,自民党再狂妄自大,也不可能在上台之初就倒向欧州大陆国家。再说了,自民党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不会轻易偏向欧洲大陆国家。

6月1日夜间,英国国王批准萨利弗出任首相后,半岛电视台的猜测都得到了证实。

萨利弗在住进唐宁街10号后签署的第一道首相令准确的说,是在前往唐宁街10号的路上就是让驻联合国特使在联大与安理会上发起制裁阿根廷的提议,并且宣称英国绝不放弃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因为英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马岛冲突可以看成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实质影响的国家间冲突,所以英国可以否决一切对其不利的提议,让阿根廷永远别想得到联合国的支持。

当然,这一招共和国早就玩腻了。

藏南争端、钓鱼岛争端、南沙争端能够数十年悬而未决,正是因为共和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能够在联合国让任何领土与领海争端变成实质冲突,从而使联合国无法在相关问题上发挥任何作用。

萨利弗此举与半岛电视台的猜测几乎一模一样。

至少在绝大部分英国人看来,萨利弗没有让英国丢掉福克兰群岛,至于能在什么时候收复福克兰群岛,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当天晚上,萨利弗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与法国总统通热线电话。

随着法国当局捅破窗户纸,公布了相关消息,很多新闻媒体才回过神来,不但相信了半岛电视台的猜测,还搞清楚了个中缘由。

萨利弗没有向美国求援,而是向欧洲大陆国家求援,无非有三个原因与目的。

一是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导致美国在英阿冲突中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萨利弗直接向美国求援的意义不是很大,准确的说,是公开向美国求援的意义不是很大。就算没人否认美国在英阿冲突中的巨大影响力,英国也应该与美国秘密合作,而且要让外界认为,英国没有与美国合作。如此一来,萨利弗必须设法转移人们的视线,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自民党执政这一点,让外界相信,英国倒向了欧洲大陆国家。同样重要的是,萨利弗必须让那些认为是美国让英国输掉了冲突的民众相信,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而且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萨利弗首先向法国求援,也能争取到这部分民众的支持。因为3年后就会举行大选,所以萨利弗很有必要利用执政的机会拉拢部分保守党的支持者,壮大自民党阵营,为大选做准备。

二是借美国国务卿欧洲之行产生的影响,打外交牌。说简单一点,就是让包括共和国与阿根廷在内的其他国家相信,在针对英阿冲突的问题上,美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且会采取一致行动。虽然没人相信美国会为了英国出兵攻打阿根廷,也没人相信欧洲大陆国家会冒着与共和国翻脸的风险对付阿根廷,但是萨利弗此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英国的士气,至少让大部分英国民众相信,新上台的首相在正为收复福克兰群岛而积极努力。

三是借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讨价还价。明白人都知道,英国要想收复福克兰群岛,只能依靠美国。可是一直奉行亲美政策的不是自民党,而是工党。也就是说,如果萨利弗要想从美国那里获得足够多的好处,就得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为此,萨利弗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像工党那样倒向美国,二是让美国没有别的选择。毫无疑问,前者没有多少价值,就算乔治倒台了,工党的死忠都超过了自民党,美国当局没有理由选择一个没有任何新意、影响力却弱得多的政党。后者就是要让美国知道,如果不开出更多的好处,自民党就将倒向欧洲大陆国家,从而使英国投入欧盟的怀抱。

由此可见,萨利弗为的是个人与政党利益。

事实上,只要看穿英国的民主政治本质就能明白,不管是萨利弗,还是已经辞职的乔治,都在为个人与政党利盖服务。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为个人与政党利益服务,而民主政治能否推动国家发展,关键不是有没有足够胸怀天下的政治家,而是执政的政党能否代表大部分民众。

半岛电视台的评论员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做出了准确预测。

那些后知后觉的欧洲电视台不是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而是不愿意承认,毕竟英国的民主政治在欧洲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

看得最透彻的实际上不是半岛电视台,而是一家巴基斯坦的民营电视台。

按照该电视台在6月2日做的报道,6月1日发生在伦敦的事情,宣告英国政坛进入“三国时代”,获得近半数选民支持的保守党相当于“魏”,江河日下的工党相当于“蜀”,而蒸蒸日上的自民党相当于“吴”。虽然“魏”与“蜀”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但是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吴”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三足鼎立可以维持稳定,也会制造不必要的混乱,在保证民主体制的基础上,效率更高的是两党执政,而不是三党相争。也就是说,未来3年之内,萨利弗在唐宁街10号的所作所为将决定英国政坛的未来格局。不管怎么说,三个主要政党中,肯定有一个会在3年后消失。因为英国的特殊处境,所以最有可能保留下来的是保守党,工党与自民党的斗争将日趋激烈。更重要的是,英国已经不是一个拥有独立自主权的大国,必须在向左走与向右走的问题上做出选择,那么最受考验的就是自民党。如果不是皇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