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看来,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只有一个统一强大上的阿拉伯世界才能成为我们的盟友,并且与我们一同挑战美国,改写世界局势。事实上,也只有一个强大的阿拉伯世界,才能成为我们进军非洲大陆的坚强后盾。更重要的是,目前看来,这是我们能够在中东地区挑战美国的唯一手段。”
苏劲辉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我们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了。”
“我们确实只能前进,但是不代表一定要取得胜利。”裴承毅知道苏劲辉想问什么,也就没有多废话。”不管怎么说,阿拉伯国家的事情是阿拉伯人的事情,归根结底,中东战争也是阿拉伯人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阿拉伯世界统一的基础还没形成,而为了将几十个国家联合起来,一两次教训是肯定有必要的。事实上,总理在这个时候访问中东国家,已经为我们留下了退路。”
苏劲辉看了裴承毅一眼,嘴唇动了几下,最终还是忍住没有说出来。
见到苏劲辉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说直接点,那就是我们很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早知道要输,还要”
“有的时候,失败才是真正的胜利。”
苏劲辉长出了口气,神色显得更加犹豫了。显然,他肯定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只是不知道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54章 交换立场
苏劲辉再次开口的时候,裴承毅已经料到他会问什么问题。
对于已经接受了任命的苏劲辉来说,在他走马上任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裴承毅的立场。虽然在某些方面,苏劲辉对局势的了解程度不如裴承毅,但是以及苏家的背景,他不可能不知道,中央对这场战争存在严重分歧。连高层的意见都没得到统一,共和国还有希望打赢这场战争吗
既然输掉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苏劲辉就得谋定而后动。
正是如此,他才会出现在郊区空军基地,甚至可以说,不是李存勋请他来的,而是他主动要求提前与裴承毅见面。
见到苏劲辉的时候,裴承毅就考虑到了这和可能性。
因为在回国的途中从刘晓宾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所以裴承毅留了个心眼,在苏劲辉表达出对这场战争不抱太大希望的时候,他没有据理力争,鼓励苏劲辉,事实上鼓励这种手段对苏劲辉不会有任何效果。要想说服苏劲辉,或者说拉拢苏劲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事求是的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当裴承毅提到对这场战争不抱多大希望的时候,已经暗示了苏劲辉,即他俩、还有袁晨皓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苏劲辉不是笨蛋,只是以他与裴承毅的关系,肯定有所顾虑。
随着裴承毅明确无误的表示,输掉战争不等于输掉一切,苏劲辉的疑虑被打消了。在此情况下,他肯定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自保”。准确的说,如何在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中获得好处。
当苏劲辉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别的不说,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就足以证明苏劲辉没有把裴承毅当外人看待,或者说等于把一个把柄交到了裴承毅的手上,在表明立场的同时,也表示将通力合作、完全听从裴承毅的指挥。
对裴承毅来说,这没有什么好高兴的。
站在苏劲辉的立场上,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也许有人认为,苏劲辉可以在了解了实情之后知难而退。毋庸置疑,一般的将军肯定会这么做,问题是,苏劲辉绝对不是一般的将军。早年在半岛战场上的表现就证明,他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战将。被雪藏20多年,好不容易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他会轻易放弃吗更重要的是,对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上将来说,机会比什么都宝贵。如果在20年前,也许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而现在,苏劲辉根本不能退,只能硬着头皮上。换个角度看,就算搞砸了,也最多是毁了一世英名。对一个已经20多年没有干过正事的将军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能退,只能进。
在必须接下这个任务的情况下,苏劲辉就得把希望寄托在裴承毅的身上,因为不管怎么说,裴承毅都是他的上级。也就是说,苏劲辉心须搞清楚裴承毅的立场,才能紧跟裴承毅的步伐。毋庸置疑,苏劲辉非常了解裴承毅,知道裴承毅不是个一般的军人,要想搞清楚裴承毅的立场,首先就的亮出自己的底牌。正是如此,两人交谈的时候,苏劲辉才会表达某种担忧,并且在裴承毅分析局势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在争取对方的信任,为接下来的深入探讨打下基础。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赢得裴承毅的绝对信任。
为此,苏劲辉必须首先摆明立场,并且让裴承毅相信,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而且不会对裴承毅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