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以往,洛布林夫人会重视这个信号,但是在这个时候,她不会给出任何答复。
杜奇威也知道,洛布林夫人不会表态,所以他接着说道:“首先得承认,我们的胜算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就算投入了一切力量,我也无法保证取得全部胜利。不管怎么说,我们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敌人,而且我们还要面对一位才华卓著的将军。按照我对中国军队、以及裴承毅的了解,我们最多能够在一个方向上取得胜利,很难保证在两个方向上取胜。”
“即便全力以赴也无法在两个方向上取胜”
“国务卿女士,中国国家元首已经获得了战争授权,与我们的处境一样,中国当局能够接受一个没有任何胜利果实的结果吗”
洛布林夫人迟疑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事实上,她早就看透了这个问题,只是不好直接提出来,需要借助杜奇威的嘴巴,把这个问题说透,从而说服美国联邦政府中的官员、美国军队的将领、国会的议员,在必要的时候接受一个并不完全的胜利战果。
“说得直接一点,我们必须学会取舍。”
“我明白。”洛布林夫人长出了口气,说道,“杜奇威将军,你应该知道,如果在没有做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我们就放弃一个存在了数十年的盟国,不管是我、还是总统,都无法让国会的议员满意。你也知道,按照我们国家的制度,只要国会认为有必要,那么战争就不会结束。”
杜奇威的眉头跳了几下,明白了洛布林夫人的意思。
“具体该怎么做,作为前线司令官,你比我清楚。我只是希望,你能尽到全力。”洛布林夫人没办法把话说得太直接,因为她与杜奇威的通信肯定有备份,今后闹翻脸,这就是证据。“正如你所说,我们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敌人,而且我们已经在战场上两次输给这个对手。卷入中东战争,是我们最不情愿的结果。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国家利益的基础就是确保中东局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这也是你的基本任务。在此前提下,你有权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杜奇威点了点头,说道:“也就是说,我可以决定是否停战”
“不,停战的权力在国会与总统手上。”洛布林夫人没有疏忽大意,说道,“杜奇威将军,作为军人,你的权力就是指挥军队作战。当然,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你可以利用你手里的权力,创造对我们有利的停战环境。”
杜奇威笑了笑,表示明白洛布林夫人的意思,也没再多问。
虽然在美国的历史上,并不缺乏由将军来签订停战协议的先例,但是在这个时候,洛布林夫人肯定不会开这个金口。按照美国的法律,只有在总统授权下,将军才有权签订合法的停战协议。不管怎么说,洛布林夫人还是共和党成员,她的利益与共和党邦在一起,因此她没有理由跟杜奇威站在一条船上。问题是,洛布林夫人非常清楚杜奇威的重要性,所以给了杜奇威一个希望。
通过战争发展来影响国内政府,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手段了。
早在半岛战争期间,还不是很懂政治的杜奇威就这么做过,最终迫使美国当局决定放弃朝鲜半岛。对于已经精通政治的杜奇威来说,制造一个能够让美国当局坐下来与对手签署停战协议的局面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站在杜奇威的立场上,他要的也就是洛布林夫人的这个态度。
是否签署停战协议,得由美国联邦政府说了算,提前与国务卿通气,从而让国务卿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绝对不是什么坏事,特别是这个国务卿拥有影响总统,甚至代替总统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更需要提前打好预防针。
两人又商讨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才结束了视频会议。
也就在这个时候,兰德斯在众议院的演讲结束了。因为共和国国家元首已经取得了战争授权,所以在众议院议长的动议下,不再进行全体辩论,仅由两党各派一名代表做陈述性辩解,然后就进行投票表决。
当天傍晚,美国众议院正式授予美国总统有限战争权。
因为参议院没有权力否决众议院授予总统的战争权,最多只能进行象征性的辩论,所以兰德斯已经取得了有限的国家大权。
到此,中东战争的另外一方终于登上了舞台。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66章 多种可能
受时差影响,美国国会授予总统战争权的时候,裴承毅所在瓜达尔港已经是27日的凌晨了。因为知道美国当局不会耽搁太久,所以裴承毅一直守在电视机旁,看完相关的新闻报道后才去了战术指挥中心。
“这是上海计算机中心发来的数据。”
“推演结果”
东方闻点了点头,替裴承毅推开了办公室的房门。”军情局的刘局长派人守着做完了整个推演,结论在最后一页,前面是详细的推演过程。”
“去把杨少勇他们叫来。”裴承毅把阅读器放在了办公桌上,“顺带让军官餐厅的师傅替我们准备点宵夜。”
“那我十五分钟后过来。”
裴承毅点了点头,在东方闻出去的时候,拿起了阅读器。
虽然作为一个比较传统守旧的军人,裴承毅更加相信直觉判断,但是与项铤辉等老一代将军比起来,他不但不排斥高科技,还懂得利用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调整了战争计划后,裴承毅就给东方闻安排了一个特别的任务,找到军情局,利用国家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按照联合司令部提出的几套方案,对中东战争的进程做了一次全面推演。准确的说,因为有好几套方案,所以是好几次推演。
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制订更加详细的作战计划,所以裴承毅没有别的选择。
如同预测天气一样,预测战争进程一直是项“庞大”的工程。
严格说来,最多只能从总体上预测战争进程,不可能详细到基本层面,比如在什么时候伤亡多少官兵等等。因为战争本身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才要求指挥官制订足够详细的作战计划,准确的说,是针对各种可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