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3(2 / 2)

国策 闪烁 5797 字 2019-04-10

听到裴承毅的吩咐,情报参谋没有耽搁,立即转身离去。

这时,裴承毅的目光已经落到了那份附带有数字图片的美军动向情报上。

与杜奇威遇到的问题一样,裴承毅必须在情报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并且调整军事部署。

在军情局发来情桔报中,只提到驻扎在伊斯肯德伦的美国陆军部队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出现了战斗准备的迹象,比如装甲旅的重型主战装备正在进行试车,后勤部队将合库里的物资装上运输车辆。总而言之,这些迹象表明,美军刚刚收到了命令,正在为离开驻地做准备。

问题就在这里,美军将去哪里

杜奇威需要猜测裴承毅的战术安排,裴承毅也要猜测杜奇威的战术部署。

2个美国陆军旅到达伊斯肯德伦的时候,裴承毅就意识到,杜奇威打算用这2个旅实现三两拨千斤的战役企图,在战前会议上点明了这个问题,即用2个旅牵制住进入叙利亚的第二战斗部队,然后用2个陆战师协助以军攻打由第九战斗单位与叙军驻守的南部防线,或者用1个陆战师从侧翼包抄,争取在土军被第一战斗单位打垮之前干掉叙利亚,迫使对手把重点放在南面,以围魏救赵的方式帮助土耳其度过难关。

这是非常简单,也非常直接的战术。

事实上,越简单直接的战术,越难对付。

如果杜奇威耍掉小手段,裴承毅还会轻松一点。在杜奇威决定凭实力说话的时候,裴承毅也只能凭实力说话,没有别的选择。

正是如此,在重新规划作战行动的时候,裴承毅不得不回到原来的思路上来,即采用北攻南守的策略,暂时不在南面发起进攻,把重兵放在北面,争取在战争开始后就迫使美军把主力送入土耳其东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出于这一部署,裴承毅首先认为杜奇威做出了最直接的反应。

也就是说,2个美国陆军旅将被派往土耳其东南地区。

与杜奇威不一样的是,裴承毅非常相信直觉。准确的说,在没有其他选择时,他会相信直觉。

针对这个第一判断,裴承毅大致分析了一下情况。

在5点30分收到的情报中,美军并没异常举动,也就是说,美军是在5点30分之后才开始做出发准备的。按照军情局的说法,干扰系统不会对美国的军事侦察卫星造成永久性损伤,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因此nsa能在数个小时内确定侦察卫星受到干扰,然后大致推算出干扰源的位置。

虽然军情局没有提到nsa能以多快的速度确定干扰源的准确位置,但是裴承毅有理由相信,杜奇威已经知道了这一情况。也就是说,杜奇威很有可能在得知侦察卫星系统受到干扰之后不久就做出了让2个旅动身的准备。因为干扰源在伊朗东南地区,所以杜奇威有理由相信,部署在巴伊交界地带的第一战斗单位已经出发,正在开赴战场。

只要杜奇威对第一战斗单位与凌云霄有点了解,就不会对土军抱太大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战斗单位已经到达巴士拉,就差离船登岸了,所以让2个陆军旅攻入叙利亚的意义并不大,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杜奇威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让2个陆军旅迅速向东转移,争取赶在第一战斗单位到达前组织好防线。

做出这一判断后,裴承毅把杨少勇叫了过来,询问了第一战斗单位的情况。

此时,凌云霄中将指挥的第一战斗单位已经进入伊朗境内,正在开往伊朗西北地区的途中。

干扰开始后,第一战斗单位就按照计划陆续越过巴伊边境。

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在伊朗边境重镇库哈克集结完毕之后,凌云霄就亲自率领这支仅有1200人的部队出发了。在沿途伊军的配合下,仅仅2个小时,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就到达了250千米外的帕斯库赫。因为支援旅的电能供应部队率先进入伊朗,并且在沿途部署好了电力供应站,所以不用为补充电能而停止前进,只是每6个小时停下来休息半个小时。

部队能够持续前进,不但与后勤官兵有关,还与先进的技术装备有关。

早在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就试验了第一种“指向式能量传输设备”,即利用高能微波来传送电能。在此之后,该项目中断了好几年,主要原因就是高能微波的指向性不是很好,而且对电子设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能量传输效率也不是很高。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实用前景。直到2030年之后,在海军与空军的积极推动下,相关项目再次启动。最初的研究仍然确定为“指向式”,即能量传输有明确的方向性,只能做直线传输。印度战争后,陆军率先提出,应该不再对传输方向做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得到了空军的积极支持,因此在“指向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答式”,整个研究项目也在这个时候分成了两个部分,即由陆军与空军主导的“应答式能量传输系统”、以及由海军主导的“指向式能量传输系统”。虽然两套系统各有千秋,但是其基本目的是一样的,即切断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电线,让迅速普及的电力装备不再受到限制。

因为要求不受障碍物的影响,所以“应答式”再次回到了老路上,即利用高能微波来传输能量。与海军主导的“指向式”,也就是以高能激光为载体的电能传输系统相比,除了可以非直线传播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系统集成质量最低,特别是接收端的系统集成质量能够控制在陆军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暂时还无法达到空军的要求,而最大的缺点就是,能量传输效率低下,以及作用距离短。

所谓的“应答式”,指的就是在高能微波中有一个应答信号,接受端必须对这个应答信号做出回答,才能获得发射端提供的另外一个接收信号,从而正常启动。如果接收端没有做出回答,强行接收高能微波承载的能量,发射端的场感应器就会发出警报,并且迅速调高微波的能量级别,烧毁接收端的电子设备。

由此可见,“应答式”是一种排他的能量系统,从而解决了“安全”问题。

因为这种“应答”的安全模式无法做到绝对安全,所以“应答式”的高能微波发射系统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