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局势已经明朗了。
裴承毅的部署并不高明,杜奇威一眼就看了出来。第一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南下攻打巴什卡莱,除了堵住布吕歇尔北上的大门之外,还有建立前沿补给中心的意图,因为在攻占凡城之前,巴什卡莱是最理想的物资集结地点。第一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会继续西进,争取在美军增援部队到达前攻占凡城,甚至是更西面的盖瓦什。攻打哈卡里省的重任将交给斗志昂扬的伊朗陆军,即便打不下来,在远程炮兵的支援下,也能达到消耗美军兵力、阻止美军突围的目的。到这个时候,布吕歇尔的唯一选择就是放弃哈卡里省,迅速向西突围,避免被彻底包围。
可是,能让布吕歇尔突围吗
就在杜奇威犹豫不决的时候,另外一条坏消息送到了他的手上。
之前进入叙利亚东北哈塞克省的第二战斗单位放慢了行军速度,而且正在向叙土边境上的卡米什利前进。卡米什利的北面就是舍尔纳克省西面的马尔丁省。更要命的是、贯穿中东地区,东起伊拉克巴士拉、西至叙利亚拉塔基亚的中东大铁路在卡米什利北面的努赛宾进入了土耳其境内,一直到吉利斯省的埃尔贝伊利才再次进入叙利亚境内。也就是说,只要共和国陆军控制了努赛宾,等于打开了土耳其的南大门,可以利用中东铁路,沿叙土边境线向西挺进,来一次战略大奔袭。虽然这会导致战线延长好几倍,使后勤补给变得更加艰难,但是这也等于让美土联军的防线延长了好几倍,使美军兵力紧缺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从而使杜奇威无法及时扭转局面。
换个角度,如界是杜奇威在指挥共和国陆军作战,他也会让第二战斗单位攻入土耳其。
关键是,到这个时候,真正的坏消息还没有到来。
下午,nsa发来最新的卫星侦察情报,第十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伊拉克北部的代胡克省,主力部队预计在夜间到达。虽然按照一般情况,这支部队到达前线后,应该适当休整,花上24小时为进攻做准备,但是第十战斗单位是共和国陆军10个战斗单位中最晚成立,也最为神秘的一个,而且之前一直在共和国的西南地区进行训练,部队的状态应该是最为理想的。按照史塔克的分析,第十战斗单位不会长时间休整,很有可能在7月2日凌晨发动进攻。
对于史塔克的评论,杜奇威没有急着下定论,而是让他结合所有侦察情报,评估共和国陆军航空兵的调动部署情况,特别是垂直起降运输机群的使用情况。
不管怎么说,第十战斗单位要想发起进攻,都需要足够的作战物资。
如果不想在进攻准备上花太多的时间,意得充分利用战术空运,特别是垂直起降运输机群的战术空运能力。
杜奇威让史塔克去搞清基这件事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可以由此判断裴承毅能在几个方向上同时发起进攻。
虽然共和国陆军进行改编之后,各战斗单位的独力作战能力大大加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够将支援旅的规模扩大好几倍,让4到5名官兵保障1名战斗人员,为进攻部队提供足够的战术保障。问题是,这只是战术保障,而在后勤保障体系中,战略保障能力也至关重要。毋庸置疑,战斗单位的支援旅在战役保障与战略保障上很有问题,还得依靠其他的保障力量。因为战场上有足够的军事基地,所以裴承毅首先考虑的不是战略运输机,而是陆军的战术运输机。
当然,不管第十战斗单位能否在7月2日凌晨发起进攻,局势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在第十战斗单位杀入土耳其之前,伊朗陆军就会发动进攻。
到时候,部署在苏菲安的炮兵旅,以及已经到达伊拉克北部地区的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旅都会参加战斗,为进攻的伊朗军队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伊朗陆军能够打下哈卡里省,裴承毅就不会在布吕歇尔身上浪费宝贵的作战力量,会让第十战斗单位迅速北上,攻入舍尔纳克省,与第一战斗单位联合围剿分散在土耳其东南地区的大约20万土军。即便伊朗陆军打不下哈卡里省,裴承毅也可以让第十战斗单位从南面发起进攻,协助伊朗陆军作战。以第十战斗单位的突击进攻能力,布吕歇尔能够坚持24小时就是奇迹了。
总而言之,裴承毅已经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针对各种情况做好了准备。
如果对手的进攻到此结束的话,杜奇威还没有必要慌张,毕竟他早就考虑到了这些情况,并且做好了相关准备。
问题是,这才是个开始。
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史塔克再次发来消息。
调查共和国陆军航空兵垂直起降运输机群的工作还没结束,史塔克向杜奇威提供了另外一条惊人消息,即叙利亚陆军正在向其北部的阿勒颇省运送作战物资,而且开始在阿勒颇省北面集结作战部队。
杜奇威的第一反应就是叙利亚要效仿伊朗。
果真如此的话,杜奇威点应该感到高兴。
事实是,叙利亚没有进攻土耳其的意思,至少没有单独攻打土耳其的意思。按照nsa提供的情报,叙利亚很有可能是在为即将到达的共和国陆军部队做进攻准备。也就是说,裴承毅即将在叙利亚投入新的战斗单位。
会是第二战斗单位吗
不但杜奇威否认了这种情况,就连史塔克都认为不可能。第二战斗单位已经赶往卡米什利,不大可能向西转移到阿勒颇省。
也就是说,裴承毅即将投入第5支战斗单位。
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从叙利亚当局送往阿勒颇省的物资来看,足以支持2支战斗单位作战10日以上。考虑到战斗单位自行携带作战物资的能力,裴承毅肯定会投入2支、甚至更多的战斗单位。更重要的是,叙利亚当局运送物资的工作非常迅速,预计在48小时之内就将能全部物资送到阿勒颇阿勒颇省首府,因此裴承毅很有可能在48小时之内向前线投送第5与第6支战斗单位。
得出这个结论时,杜奇威倒吸了一口冷气。
毋庸置疑,裴承毅的魄力远超过了杜奇威的预料。
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后,杜奇威重新分析了局势。
这下,他得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结论,即裴承毅很有可能把攻占安卡拉作为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攻占安卡拉,裴承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