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4(2 / 2)

国策 闪烁 5694 字 2019-04-10

显然,不是任何战争都会如此得心应手。

在需要顶着敌人的防空火力执行打击任务,而且必须用飞行员的眼睛去寻找与瞄准目标的时候,多用途战斗机的致命缺陷就暴露无遗了。

实际上,这也正是“多用途”惹的祸。

虽然在共和国空军中,j17e的任务就是对地打击,在美国空军中,f54c的任务也是对地打击,但是在其他国家,j17与f54都得担当起包括防空在内的多种任务。因为战斗机是最昂贵的军火之一,没有任何国家会购买连生产国的空军都不肯装备的战斗机,所以共和国空军与美国空军不得不充当本国军火商推销员。如此一来,共和国空军与美国空军就无法按照实际的作战需要来采购轻型战斗机。

事实上,在美国空军宣布让a10c退役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当时就有美军将领宣称,随着a10c退役,美国空军将不再拥有货真价实的攻击机。

因为参加过多场战争,所以共和国空军更加重视多用途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初与陆航争夺dw26c的控制权,空军就是想借此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机,而不是让不够坚固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去执行低空攻击任务。事实上,在印度战争中,正是因为dw26c承担起了几乎所有的近距离低空支援任务,才掩盖住了空军缺乏低空攻击机的问题,也让空军高层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非常遗憾的是,在第三次军事改革的冲击下,空军不但没能获得dw26c的主导权,还失去了在j17a的基础上开发一种专一攻击机的机会,未能弥补自身的缺陷。

打到这个时候,裴承毅与杜奇威都认识到了空中支援存在的问题。

非常可惜的是,杜奇威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在20年前退役的数百架a10c,除了由博物馆收藏的几架之外,其他的全都当成废铜烂铁给卖掉了。更可惜的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在vc22基础上改进的低空攻击机没能通过五角大楼的审批,而全新开发的低空攻击机还没有试飞呢。按照美国陆军的装备发展规划,代号vax的低空攻击机最快只能在2045年完成首飞,在2050年之前完成所有测试,在2051年投产。要保持这个发展进度,首先就得确保每年都获得足够的拨款。

与杜奇威相比,裴承毅的处境就要好得多了。

虽然在战争初期,受前线基地、人员转移、设备运送等等影响,没能让陆军航空兵的低空攻击机群及时抵达战场,但是经过这些天的努力,第一批低空攻击机部队已经抵达伊拉克,并且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支部队的规模并不大,只有5个大队的120架攻击机,其中还有10多架在转场飞行的时候出了故障,必须接受维修,无法在11日之前投入战斗。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打击力量,特别是在双方都急需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时候,谁也不能小看100多架低空攻击机的打击能力。

用指挥这支部队的骆良骥准将的话来说,如果100多架攻击机同时出动,能在一个攻击波次中干掉上千辆坦克战车,打残2个装甲旅或者歼灭1个装甲旅的全部主战力量。骆良骥绝对没有吹牛,因为在印度战争中,陆航的低空攻击机群就有过类似的战绩。

对原先还处于平衡状态的南方战线来说,这个局面维持不了多久了。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19章 声东击西

9日傍晚,平静了1天的南方战场上再次热闹了起来。

随着以军第7装甲师绕过舍赫巴,向东北方向挺进,在大马士革省西南上空盘旋的1架大型无人侦察机立即通过激光通信系统将拍摄下来的图像发给了东面数百千米外的1架战略侦察机,随后这架侦察机常通过位于背部的定向通信系统,将信息发给了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1颗通信卫星,最终由这颗卫星把信息发送到瓜达尔港的联合司令部。虽然信息的传递距离超过5000千米,但是所用时间不到1秒钟。利用性能强大的计算机,联合司令部的战术指挥中心能够将战场情况同步显示在虚拟的三维电子沙盘上,让包括裴承毅在内的指挥官准确及时的了解战场情况。

与以往一样,大致询问了情况之后,裴承毅就把具体工作交给了手下的参谋。

作为参谋出身的司令官,裴承毅非常清楚参谋在指挥作战时的心态。说得简单点,只有得到指挥官的绝对信任,参谋才会为指挥官卖命。当年指挥半岛战争的时候,裴承毅就很讨厌那些军阶比他高的将军对他指手画脚。

因为晚上的战斗将关系到整个南方战线,甚至整场战争的走向,所以裴承毅没有离开战术指挥中心。

战场时间21点过仍然以巴格达时间为准,相当于瓜达尔港这边23点过,无人侦察机发来了一段非常清晰的录象,以军第7装甲旅已经到达了苏韦达省与大马士革省交界处的一处绿洲。不得不承认,以军的行动速度非常快,大约150千米的距离,第7装甲旅只花了不到3个小时。要知道,这是野外行军,而不是在公路上行军,就算沙漠地势平坦,让装甲部队可以像在低等级公路上那样行军,能在3个小时内跑出150千米,也算得上是能力出众了。让裴承毅略感惊讶的是,另外2个以军旅也以同样的速度到达了进攻集结地点,行军速度不比第7装甲旅慢多少。

这2支部队就是第118装甲旅与第5步兵旅。

第118装甲旅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该旅在之前的多次战争中的表现并不突出,特别是在2008年的那次打击黎巴嫩真主党的战争中,第118装甲旅的一名士兵竟然落入了敌人手中,搞得以色列当局很没面子。受此影响,在20年代末的那次改编中,第118旅被取消了主力番号,成为了预备役部队。直到2038年底,也就是叙以战争后,以色列国防军开始扩编,第118旅才获得主力番号,成为了第118装甲旅。虽然获得了主力番号,但是第118装甲旅仍然比不上第7装甲旅。拿主战装备来说,第7装甲旅的主战坦克是与克莱斯勒联合研制的“梅卡瓦7”型主战坦克,实际上就是以色列版本的32a1,而且是战斗全重超过了50吨,更加重视防护能力的主战坦克。第118旅的主战坦克则是以色列自行研制的“梅卡瓦6”型主战坦克,性能最多与24的后期改进型号相当,除了观瞄系统之外,其他性能都远远比不上“梅卡瓦7”型主战坦克。

与第118装甲旅相比,第5步兵旅更有来头。

事实上,第5步兵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