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从马拉蒂亚到巴赫切,不但有高等级公路与铁路,沿途还没有一座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城市,全是些小城镇。也就是说,只要共和国军队及时打下马拉蒂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巴赫切。
显然,这就是裴承毅的用意。
不管杜奇威救不救马拉蒂亚,他都能替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解围。
从这个角度讲,杜奇威就不能不救马拉蒂亚。原因很简单,放走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最多是让美军少了两个战果而已。因为这两个战斗单位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再次参战。如果丢掉了马拉蒂亚,还放跑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美军损失的就不是战果,而是最后一线希望。
15日上午,确定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开始调整部署后,杜奇威给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让他们集结至少1个装甲旅与2个步兵旅的兵力,在傍晚之前从巴赫切出发,务必在16日天亮之前到达马拉蒂亚,并且协助在该地负责防御工作的第101突击师巩固防御阵地。
随后,杜奇威还联系了土军总参谋部,要求土军高度关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
当然,杜奇威没有忘记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让土耳其国民军立即投入刚刚动员起来的预备部队与民兵,在巴赫切当奥斯曼尼耶方向上顶替美军发起进攻,务必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结束之前,阻止共和国军队突围。
虽然没人认为土耳其围民军、而且是动员部队能够挡住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突围步伐,但是杜奇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量发挥土军的战斗力,为美军争取更多的机会。
杜奇威并不知道,他的对手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虽然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袁晨皓很有可能料到杜奇威会从巴赫切抽调兵力增援马拉蒂亚,不然不会让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摆出攻打马拉蒂亚的架势,但是袁晨皓并不负责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也就不会为第八战斗单位考虑。事实上,裴承毅也没有让袁晨皓替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考虑。由此可见,袁晨皓在安排这轮作战行动时,优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替第八战斗单位解围,而是要利用攻打马拉蒂亚的作战行动,让美军放弃坚固的防御阵地,在运动战中歼灭美军主力。
毫无疑问,攻打马拉蒂亚不是袁晨皓的目的。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袁晨皓的任务就是尽快向西突击,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不然在此之前不会让第十战斗单位南下前往尚勒乌尔法。因为洪水阻挡了第十战斗单位向西挺进的步伐,所以袁晨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
随着美军出动,袁晨皓才发现,他此举竟然帮了王学平与江晚承。
当然,这是好事。
确定美军准备增援马拉蒂亚之后,袁晨皓立即认识到,因为通往马拉蒂亚唯一公路线并没打通,而且地面公路里程超过了200千米,所以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可能赶在美军的增援部队之前到达马拉蒂亚。
无法及时到达马拉蒂亚,那就意味着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也就是说,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的行动不会太顺利。
如果是别的指挥官,肯定会另寻他途,比如绕过马拉蒂亚。但是袁晨皓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而且在阿塔图尔克水库北面进军,要想利用铁路线运送物资,就必须攻占马拉蒂亚。
对袁晨皓来说,决战无法避免。
因为这有2个战斗单位,所以袁晨皓不可能同时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打两场决定性的战斗,必须设法改变这个局面。
正是如此,从15日下午开始,针对锡韦雷克的炮击突然猛烈了许多。
到此,马拉蒂亚方向上的决战态势终于形成了。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33章 最高指示
袁晨皓在调兵遣将,裴承毅也在积极准备。
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向马拉蒂亚方向上集结的时候,裴承毅就猜出了袁晨皓的意图,即逼迫留在锡韦雷克的美军出来阻击北上的共和国主力部队,在野外运动战中歼灭美军主力部队,然后由两伊军队攻占锡韦雷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伊军队占领锡韦雷克的时候,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也攻到了马拉蒂亚城外。
这是一个非常有想像力的进攻计划,但是可行度并不高。
在杜奇威调整部署之前,裴承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