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当局来说,选择只有一个:尽快通过土耳其与以色列与共和国进行停战谈判。
正是如此,李存勋才会调整了裴承毅的战术部署。
事实上,在“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遭到打击的时候,美国当局就知道,发起袭击的绝时不是叙利亚、伊拉克与伊朗的空中力量。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俄罗斯与共和国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能够对美国舰队构成威胁,别说歼灭一支拥有3艘航母与9艘大型护航战舰的舰队,就算对付1艘航母也很困难。毫无疑问,俄罗斯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来对付美国,也没有能力对付在红海活动的美国舰队,只有共和国才有这个能力与胆量,也只有共和国才有这个需求。
问题是,美国当局拿不出任何可以指向共和国的证据。
为了保住“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美国海军与空军没有办法拦截正在返航的j14s与j17a组成的攻击机群。事实上,当时美军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攻击了“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机群没有飞往苏丹,而是直接北上,沿苏伊士运河进入东地中海,最后在黎巴嫩西面海域上空与完成了攻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的其他战斗机一同返航,并且在到达叙利亚上空之后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j14s全部飞往伊拉克,并且按照空军与伊拉克当局达成的秘密协议,正式交付给了伊拉克空军。j17a机群则直接飞往伊朗,并且按照共和国当局做出的承诺,将这批战斗机全部无偿提供给了伊朗空军。也就是说,就算美国情报机构知道是这两批战斗机在最后关头袭击了“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也只能把矛头对准两伊,最多认为是两伊帮助叙利亚袭击了美国舰队。
当然,袭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从攻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行动来看,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执行第四轮打击行动的战术航空兵,而是前三轮打击,特别是第三轮导弹袭击。也就是说,真正的功臣是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与海军的远程巡逻机部队。虽然裴承毅不是空军将领,但是他身边有不少的空军参谋,作为空军年轻军官中的后起之秀,龙宏恩不可能不知道,在强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化海战中,战术航空兵的地位正在被削弱,除非新的战术得到了验证,不然战术航空兵很快就将退出海战舞台。
因为空军与海航不可能再次出动,共和国当局也不可能让裴承毅明目张胆的去干掉美国舰队,所以没有人对攻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行动抱希望,而且这本来就是掩护北方战线战略总攻的佯攻。
对裴承毅来说,如何将袭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价值发挥到极限,利用好战争结束前的宝贵时间,争取取得最大限度的胜利,才是他必须考虑,而且得好好考虑的关键问题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42章 地面决战
北线决战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为巴赫切与奥斯曼尼耶方向上的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解围,二是针对马拉蒂亚的进攻作战行动。相对而言,因为马拉蒂亚是土耳其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衔接的主要交通枢纽中心,所以攻打马拉蒂亚更为关键,甚至关系到能否在有利的情况下结束战争。
策划的时候,裴承毅想过将最后到达战场的第七战斗单位派往迪亚巴克尔,参加攻打马拉蒂亚的作战行动,并且与苏劲辉商量过,得到了南方战线指挥官的支持。让裴承毅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很简单,即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已经持续作战半个月,部队的状态有所下降,官兵急需一次长时间的休整。因为商雪韵的第七战斗单位也是由空降部队改编而来的,属于攻防兼备的全能型作战单位,所以按照裴承毅的想法,结合第一战斗单位的装甲突击力量,第十战斗单位的低空突击能力,第七战斗单位能够轻易撕开美土联军的防线,加上参战的大约10万两伊军队,肯定能在数日之内打下马拉蒂亚,即赶在美国与土耳其提出停战谈判请求之前占领这座至关重要的城市。
问题是,主导北方战线的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在裴承毅提出把第七战斗单位派过去之后,袁晨皓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并且保证在没有增兵的情况下完成攻占马拉蒂亚的作战任务。虽然袁晨皓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充分保证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作战供应,特别是弹药供应,但是比起向北方战线增派一个战斗单位来说,提高后勤保障级别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与以往一样,深思熟虑之后,裴承毅把决策权交给了袁晨皓,让前线指挥官去决定前线作战行动。按照规矩,袁晨皓在策划作战行动的时候,不但要随时向裴承毅汇报情况,还得递交一份完善的作战计划。
拿到袁晨皓的作战计划之后,裴承毅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让裴承毅没有想到的是,两支前线主力部队的状态都不差,特别是第十战斗单位,因为在攻占了迪亚巴克尔之后得到过短暂休整,所以官兵的请战积极性非常高,士气与斗志都不是问题。受第十战斗单位刺激,第一战斗单位的官兵也很积极,只是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必须考虑官兵的精神状态。
第十敌斗单位能在与敌人激战10多日,连续攻占数座重要城镇,将战线推进了数百千米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首先就得归功于1年多的高强度作战训练。
作为共和国陆军最后一支战斗单位,第十战斗单位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处于“战备”状态。
部队组建完毕之后,立即开赴共和国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区,在方圆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崇山峻岭中进行作战训练。正是如此,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第十战斗单位成为了共和国陆军中最神秘的作战部队。因为李东石是共和国名气最大的空降兵,而且是少数几位从普通士兵提拔起来的空降兵将领,所以很多人认为,第十战斗单位是共和国陆军保留下来的唯一的空降部队,而且是一支能够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执行低空突击、以及机降作战任务的空中突击部队。当然,还有人认为,第十战斗单位很有可能是共和国陆军中唯一的、而且规模极为庞大的特种部队,因为项铤辉是特种兵出身的总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