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拥有领袖才能,不见得是好事。
严格说来,裴承毅在王元庆与顾卫民期间都遭到压制,也与他的这一才能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元庆压制裴承毅,不是害怕裴承毅的威胁,毕竟在用人方面,王元庆的能力比裴承毅强多了。主要是裴承毅在当时太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吃点苦头不见得是坏事。也就是说,王元庆希望裴承毅能够在下面多混几年,并且在此期间积累起足够的政治斗争经验。事实也确实如此,当裴承毅在中东战争前返回中央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战将,而是拥有统帅才能的领袖。
正是如此,在顾卫民执政期间,裴承毅成了重点照顾对象。可以说,裴承毅能在2042年出任国防部长,几乎就是李存勋用“提前退休”与顾卫民做的政治交易。虽然李存勋早就有退休的想法,但是以他的性格,确实有可能借此机会,让顾卫民在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上做出让步。站在顾卫民的立场上,裴承毅再厉害,也不可能在2042年对他构成威胁,反而会成为他取得连任的政治筹码。更重要的是,李存勋的存在,使国家元首的重要性降低了许多,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淡化军情局长,甚至借此机会控制军情局,让裴承毅出任国防部长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这种才能,给裴承毅带来的好处也很多。
不管怎么说,与刘晓宾结盟、以及重点提拔袁晨皓,都可以看成是裴承毅用人能力的直接体现。即便刘晓宾主要依靠李存勋,与裴承毅的关系并不大,可是几乎所有共和国公民都认为,袁晨皓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得到了裴承毅的重点栽培,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换了别的人,照样能够取得成功。
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搭上裴承毅,肯定是劳苦命。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43章 战争问题
9月1日,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裴承毅与刘晓宾、袁晨昭一同去了元首府。
因为这次汇报关系到共和国在未来几年,甚至未来数十年的基本战略,所以在仅为非正式工作汇报的情况下,裴承毅等人仍然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颜靖宇的高度重视。没有人怀疑颜靖宇的野心,却没人能够肯定颜靖宇具有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不管怎么说,他对这起事件的高度重已经证明了他的战略眼光。
与以往汇报工作的方式一样,首先由情报主管介绍情况。
刘晓宾没有保留什么,重点介绍了伊拉克当局在对外扩张问题上的态度。作为情报机构负责热门,刘晓宾严格遵守了潘云生订下来的规矩,即只为国家领导人提供做出战略决策的情报依据,而不提供任何参考意见。因为情报本身就是具有左右决策的能力,情报机构负责人有很大的权力,如果再在决策中提供参考意见,不但能够左右国家基本战略,甚至会架空国家领导人,而情报机构负责人实质上只是行政人员,连军人都算不上,如果不能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很容易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排挤,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与地位,对国家局势产生不利影响。
情况很简单,基本上不需要详细介绍。
因为得到了共和国的全力援助,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速车道,所以在2045年左右,伊拉克就超过了沙特,成为阿拉伯世界中仅次于埃及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经济实力膨胀的直接结果就是对外扩张的野心再度升起,加上共和国有意无意的宣传,几乎所有伊拉克人都认为有义务统一整个阿拉伯世界,而首先要做的就是收复曾经的“科威特省”。在此情况下,以色列的摩萨得与美国的cia等情报机构趁机而动,妄图用20世纪90年代初的办法,再度使伊拉克边缘化,借此粉碎共和国的中东战略。
“如果我们不干预,会有什么结果”
大概是颜靖宇问得过于直接,所以刘晓宾思考了好一阵才开口说道:“二十多年前,我们从获得了一些cia的绝密资料,其中有一份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有关。美国情报机构设法诱使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世界油库,或者说这只是主要目的之一。”
颜靖宇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刘晓宾继续说下去。
虽然作为国家元首,颜靖宇能够接触所有绝密资料,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元首能够接触共和国的全部绝密资料,因为元首不是情报机构负责人,没有义务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上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时间来阅读太多的资料。
“众所周知,伊拉克与伊朗的两伊战争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非常大。”刘晓宾清楚元首需要知道什么,也就只介绍了一些重点问题,“虽然两伊战争打得非常丑陋,伊拉克与伊朗都没有能够合理使用手里的先进武器,但是这场战争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阿拉伯世界走出了前几次阿以战争的阴影,让众多阿拉伯国家再次找到了同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伊拉克的积极表现,具有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作用。事实上,萨达姆也有这样的想法与野心。”
颜靖宇笑了笑,表示明白这番话的意思。
海湾战争前的萨达姆绝对可以用“雄才大略”来形容,在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了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后遇刺身亡,阿拉伯世界就失去了最具影响力的领袖。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阿拉伯最需要的就是一个领袖,一个能够让数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的领袖。
问题是,萨达姆走错了一步。
“显然,萨达姆严重低估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设想一下,一个拥有美国国会参议院20席位、30的律师、50的亿万富豪与65社会财富的民族,会置数百万同胞于不顾吗”刘晓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前美国国务卿杜斯勒就说过,对美国的犹太人来说,以色列的问题不是国际问题,而是国内问题。自从以色列建国之后,美国的战略支援就没有松懈过。要知道,2041年的中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与我们在战场上拼尽全力,在20年前的半岛战争中,美国甚至没有与我们拼命。可以说,以色列就美国的第五十一州,保护以色列既是美国籍犹太人的义务,也是美国政治家的责任。为了确保以色列的安全,美国当局不但为以色列提供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暗中为以色列提供核武器技术,还会不遗余力的打击阿拉伯国家,瓦解阿拉伯的团结统一势力。当然,这与控制世界油库没有差别,因为美国的能源企业与犹太人关系密切,只有打垮阿拉伯国家,让阿拉伯世界变成一盘散沙,那些拥有美国国籍的犹太商人与金融资本家才有能力控制中东国家,再通过这些国家的王室或者独裁政府来控制中东的油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结果会与六十年前一样”
对于颜靖宇的这个问题,刘晓宾没有做出回答,因为这不属于他能够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60年前,共和国当局就犹豫过。虽然当时还没有证据证明萨达姆出兵科威特与美国的情报机构有关,也没有办法否认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实,但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中,共和国仍然投了弃权票,而不是赞成票。也就是说,当时共和国的领导人就知道美国是冲着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再度联合起来的阿拉伯国家去的,甚至可以说,海湾战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阿拉伯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起,导致西方世界遭遇战后第一场经济危机的“石油战争”的间接报复行动,不然美国大旗一挥之后,也不会有那么多西方国家响应。要知道,短短10多年后,当美国再次发动被成为“第二次海湾战争”的伊拉克战争时,响应“号召”的西方国家就少得多了,而法国这种一直在试图摆脱美国影响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