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年,颜靖宇顺道访问了几个欧洲国家之后的3个月内,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比利时、奥地利、捷克等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就正式回访共和国,搞得颜靖宇不得不让阎尚隆总理去接待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万幸的是,大部分欧洲国家施行的都是“议会总理制”,即国家的实际领导人是政府总理,而不是国家元首,所以让国务院总理去接待他们,也不算过分。
这些欧洲国家领导人在访问共和国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提到了共和国与欧盟的传统友好关系,以及双边贸易往来的重要性,希望共和国能够在相关方面维持原先政策,加强与欧盟的合作。言外之意,就是共和国当局在某些问题上有点过头,不应该降低欧盟在外交与贸易上的地位。
显然,这样的访问,与乞求没有多大区别。
虽然在2049年上半年即2048财年度的下半年,共和国与欧盟的贸易往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预计在2049财年度,欧盟将超过非盟,成为共和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与前面两个的差距将非常微小,但是颜靖宇并没因此改变对欧盟的基本政策,即只要欧盟不肯在对土援助上做出让步,共和国当局就不会积极鼓励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更加不会向欧盟输出关键技术。
就在2个月前,2048财年度最后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上,颜靖宇亲自否决了由马经赫等10多位代表发起的废除涉及到欧盟的技术禁令提案,将技术出口管制法案的有效欺又延长了一年,并且加大了管制范围,将之前一些经过特别审批之后可以出口的军民两用技术列入了管制范围之内。因为美国早就不指望从共和国获得尖端技术,而其他国家又没有能力消化共和国的尖端技术,所以该法案主要针对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特别是像欧盟这种有能力消化尖端技术的发达经济体。
颜靖宇这一举措对欧盟一体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知道,几个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欧洲国家也在限制范围之内,而这些国家都希望通过共和国提供的先进技术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赶超法德意等国。这其中,最为积极的就是希腊。7月初,希腊政府就表示,如果欧盟不能在年底与共和国进行的技术合作谈判中取得圆满成果,让共和国解除技术出口限制,希腊会重新考虑国家定位。
虽然希腊只是个弹丸小国,而且早已不是欧洲的文明中心,但是作为欧洲几个新兴经济强国之一,希腊的影响力并不小。
更重要的是,如果希腊像数年前退出北约那样,突然宣布退出欧盟,很有可能产生骨牌效应,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黑、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众多在一体化进程中没有获得太多好处的欧盟成员国做出同样的选择,从而导致法德意等欧洲传统强国数十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正是如此,有人认为,颜靖宇已经向欧盟下达了最后通牒。
用法新社在6月底发表的社论来说,共和国元首否决了废除技术出口管制法案提议的时候,北京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华盛顿,共和国成为了欧盟必须高度重视的头号对象。
不管这个评论如何,欧盟只剩下了最后的选择,那就是在2049年年底召开的“中欧技术合作战略洽谈”。虽然这只是一次部长级别的非正式谈判,而且前面20多年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几乎所有欧洲人都在2个月前发现,数个月后在柏林召开的这次部长级会议肯定会影响到欧洲的未来,并且影响到每一个欧洲人。
在此背景下,颜靖宇自然不会认为共和国应该帮助欧盟推进一体化。
很明显,之前好几年,共和国的大部分政策都是在遏制欧盟的一体化进程,至少没有积极帮助欧盟推动一体化。
正是如此,在裴承毅提到欧盟的时候,颜靖宇才会做出那样的反应。
作为国家领导人,颜靖宇非常清楚,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与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不管是打击欧盟、还是扶持欧盟,都不是由领导人的心情决定的,而是由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如果帮助欧盟推动一体化进程对共和国有利,那么领导人就应该放下架子,采取积极行动。
也就是说,裴承毅还得让颜靖宇相信,帮助欧盟实现一体化对共和国有利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48章 说服工作
在政府工作了7年,裴承毅不可能不知道颜靖宇的政治倾向。
前往元首府之前,裴承毅就知道会谈到共和国与欧盟的关系,也猜到颜靖宇不打算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所以让刘晓宾提前准备好了几份与欧盟有关的丈件。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是颜靖宇仍然非常耐心的看完了文件。
这几份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介绍欧盟的实际情况。
等到颜靖宇合上最后一份文件,裴承毅才放下茶杯,说道:“众所周知,我们都认为欧盟投靠美国的可能性要比投靠我们的高得多。关键是,这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欧盟没有获得独立地位,仍然得在重大问题上看美国的脸色。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欧盟要想在短短几年或者十来年内完成一体化进程,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欧盟不大可能摆脱美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强大国家。如此一来,即便我们继续采取强硬政策,也不会让欧盟投入我们的怀抱,也就不可能从中获得好处。可以说,即便欧盟在我们与美国的双重打压下土崩瓦解,得到好处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