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99(2 / 2)

国策 闪烁 5784 字 2019-04-10

事实上,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就反映了这一点。

21世纪初,法国右翼政党上台之后,改变了左翼政党坚持了几十年的外交政策,不但在国际上积极配合美国,还重返北约。直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大萧条时期到来,法国才再次与美国分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并且与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强国率领欧盟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

法国能够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法国拥有欧盟、特别是“大陆国家”中最强大的综合实力。虽然从经济与人口上看,法国比不上德国,在某些方面甚至远不如德国,比如法国的经济市场化水平就比德国差远了,导致法国经济缺乏活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远不如德国。但是在其他方面,法国的影响力就远远超过了德国。别的不说,法国国土上就没有其他国家的军事基地,而且法国在名义上还是德国的占领国。如果算上法国手里的核武器,持别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其陆基弹道导弹在20世纪末才全部退役,其国际地位更是连英国都比不上。

正是如此,美国要想拉拢欧盟,首先就得拉拢法国。

事实上,共和国要在欧洲做文章,首先考虑的也是法国。

受此影响,法国当局拥有比其他欧盟成员国更多的选择,比如在接待以总统特使身份到访的美国国务卿的时候,就不用急着给出答复,甚至没有急于谈到关键问题。

用半岛电视台的话来说,随着美国国务卿匆匆结束在以色列的外交访问飞往巴黎,法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两个超级大国追捧的明星。

当然,明星往往没有自主权。

对法国来说,不是如何与超级大国玩花招,而是如何在两个超级大国间牟利。

准确的说,就是利用两个超级大国的矛盾来牟利。

如此一来,谁提供的好处更多,谁就更有可能争取到法国。

当然,在不考虑客观因素的情况下,美国的处境更为有利。不管怎么说,大部分美国人与大部分法国人相信同一个上帝,而且两个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友谊,还拥有密切的民间往来。如果考虑到肤色产生的影响,哪怕法国人在整个西方世界中都不那么受欢迎,法国当局也没有理由在相同情况下把共和国当成首要选择。

问题是,如果算上客观因素,美国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客观的讲,欧盟一直没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而是在国家组织与松散的邦联体之间徘徊,就是因为缺乏一个足够强大的核心国家。如果以事实说法,法德意合在一起的话,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大国,甚至不需要其他欧盟成员国,就能成为准一流强国。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法德意不但是三架马车,还是先行者。早在30年代初,法国、德国与意大利的领导人就提出过,在三个国家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一体化进程,然后再通过吸收其他国家的方式来扩大一体化范围,最终实现全面一体化。

要做到这一点,肯定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法德意必须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如果以21世纪初的标准衡量,别说三个国家,德国的吸引力就足够大了。要知道,直到2010年,共和国才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更重要的是,德国拥有整个欧盟最发达的经济、最多的人口、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社会底层公民的保障体系不比北欧三国差、以及最发达的科技。可以说,“德国”就是一个能让人联想到豪华名车、先进机床、精密仪器、强大武器的,非常时髦的一个名词。在欧盟内部,德国的吸引力也非常大,甚至超过了法国、英国与意大利,比如在2010年的时候,在德国工作的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公民超过了1200万,为全欧盟第一。而从德国汇出去的侨款每年高达数千亿欧元,成为了一些后来加入欧盟、比如波罗的海三国的主要国家收入。

问题是,以21世纪中期的标准来衡量,法德意就没有这个吸引力了。

别的不说,希腊与罗马尼亚将国家建设寄托在了共和国身上,就是因为其他欧盟成员国难以为这些相对落后,却又有能力进入主流国家的成员国提供足够强大的支持,以此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也就是说,法德意缺的就是关键技术。

要知道,“电力革命”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世界格局。

前面提到过,“电力革命”的主要动力就是超导技术,而该技术除了初期的机缘因素之外,真正的动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巨额投资。拿共和国的“炎黄计划”来说,从2010年启动到2049财年度,整整40年间,共和国前前后后以各种方式提供了大约420万亿元的科研经费与专项经费,其中共和国中央政府就承担了335万亿元的巨额开支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各主要参与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平摊下来的话,在这40年间,每位共和国公民每年要为该计划投入大约1万元,相当于将全部公民2的收入用在了一个科研项目上。哪怕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衰的项目,而且是一个综合项目下面还有很多子项目,这也是一笔十分惊人的开支。要知道,在此40年间,共和国公民花在饮食上的也只占全部收入的7。如此惊人的投入,绝对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做到的,更不是一般政府能够做到的。

共和国与美国能够走在“电力革命”的前列,引导世界的步伐,就是因为两国拥有相对强大的中央政府,与相对完善的科研体系,能够集中全国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

毫无疑问,欧盟没有如此好的基础,甚至没有一个统一政府。

其实早在2015年左右,也就是“电力革命”开始的时候,法国就拉拢德国,提出了非常具有野心的“欧洲物理项目”,希望通过建设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物理试验中心来攻克基础技术上的难关,登上科技制高点。在最初5年内,该项目的进展还比较顺利,可是随着投入增加,法国与德国、以及后来加入该项目的意大利、荷兰与比利时在经费分摊与成果共享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最终导致没能取得重大成果。正是如此,当时德国才暗中与共和国进行技术合作,希望能够用共和国感兴趣的关键技术来换取共和国的超导技术,从而在科技上超越其他欧盟国家,维持其欧盟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

不管怎么说,在无法齐心合力的情况下,欧盟的发展确实很成问题。

如此一来,法国当局的想法就非常简单了。

既然美国与共和国打算相互摊牌,甚至有可能为了“大哥”的位置干上一场,而为了打败对手,都需要拉拢实力派在第三的欧盟,就得拿出点诚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