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k500来说,其最大射程高达5500千米,但是在实战中的最大攻击距离往往不会超过3000千米。作为战略巡航导弹,导致实际射程比标称射程短得多的各种因素中,制导系统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主要就是在攻击得到重重保护的重要目标时,必须精心设计攻击航线,尽量利用敌人防空网上的漏洞。
要知道,对于飞行高度在60千米的战略巡航导弹来说,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敌人的战略防御系统,而是敌人的区域防御系统,特别是那些部署在目标附近的战区防空系统。比如1枚在外兴安岭北面空域发射的k500要想攻击北京,至少得避开设在共和国北部边境线、齐齐哈尔与承德的三处战区防空网,并且找到北京防空网的漏洞,因此飞行距离不是2100千米,而是足足3800千米。
在这其中,关键就是如何避开沿途的战区防空网络。
可以说,这是一门非常高深,而且非常有用的学问。要想避开战区防空网络,首先就得掌握战区防空网络的部署情况。毋庸置疑,共和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战区防御系统不但覆盖全国,而且还相互重叠交叉。比如部署在承德的战区防空系统就能用射程为500千米的区域防空导弹保护长春,而部署在齐齐哈尔的战区防空系统也能保护长春。暂且不说俄罗斯的情报机构有没有能力摸清楚共和国战区防空网络的部署情况,就算能,面对如此密集的防空网络,基本上没有漏洞可钻。
绕不过去,就只能强行突防。
事实上,这也正是战略巡航导弹突破防空网络的主要手段。
仍然以k500来说,除了在发射的时候得到了由轰炸机制造的虚假影像保护之外,自身还有多种突防手段。比如其主发动机就采用了分段式设计,可以在突防的时候抛掉一级巡航发动机,并且用巡航发动机爆炸后产生的碎片来干扰敌人的防空雷达。在弹道末段,除了可以抛掉二级巡航发动机来制造干扰物之外,还可以陆续投洒数十枚诱饵弹头,让真弹头始终得到掩护。
问题是,这些突防手段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提前施展。
比如在攻击3800千米外的目标时,k500的二级巡航发动机只能推动导弹飞行2000千米,末段加速发动机只能推动导弹飞行500千米,所以一级巡航发动机至少得工作270秒,即推动导弹飞行1300千米,如果提前抛弃,导弹就无法到达目标上空。
毋庸置疑,刚刚发射的导弹是最为脆弱的。
更重要的是,导弹发射空域距离共和国本土不到1000千米,因此在抛弃一级巡航发动机之前,就进入了共和国领空。此时,导弹的目标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几乎没有机动能力可言,所以很容易被区域防空导弹击落。
战略轰炸机只负责发射导弹,不负责协助导弹突防。
以轰炸机的飞行速度,也不可能跟着导弹突防。
如此一来,要想提高导弹的突防效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集群密度,让几十枚、甚至上百枚导弹沿着同一条航线进入共和国境内。虽然这么做,也有一些风险,比如可以在导弹来袭的航道上引爆一颗战术核弹头,就能使方圆数千千米内的所有导弹全部完蛋,但是不到万不得已,共和国当局绝对不会做这种自残的事情,而只k500突破防空网也就几分钟的事情,等到共和国当局做出决策的时候,k500携带的50万吨级核弹头已经在共和国的超大城市上空炸响了。
正是如此,“区域性激光防御系统”才有了用武之地。
当时,4个编队总共48架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发射的300多枚k500每架tu200型轰炸机携带8枚导弹。根据俄军作战记录,只有3架轰炸机上的4枚导弹出了故障,没有能够发射出去,因此总共发射了380枚k500。因为无法得知在此之前有多少枚导弹被战略防御系统击落,所以只能大致估计还有300多枚导弹没有被击落就是分成4个集群,沿着4条固定线路飞往共和国。距离共和国较近的2个导弹集群将在发射后4分半钟进入共和国领空,而距离较远的2个导弹集群将在发射后7分钟进入共和国领空。因为前期拦截用掉了大约2分钟,所以剩余拦截时间分别只有150秒与300秒。
对任何人来说150秒与300秒都只算得上是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
可是对共和国的战略防御系统来说,这却是一段非常充裕的时间。
在已经锁定了目标,即确定了拦截区域之后,“区域性激光拦截系统”每次拦截所需时间不会超过20秒。其中除了10秒的攻击时间之外,还得加上10秒的系统调整时间。即便用1颗反射卫星来照射目标,前后总共也就70秒第四次拦截之后不再调整,因此完全有能力对每个导弹集群进行两次拦截。
当然,肯定没有这个必要。
如果要给这四次拦截一个直观的描述,就像是一柄用熔岩铸成、无比锋利的匕首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上留下了4个被烧得通红的伤口。现实情况是,在这4处宽约10千米、长约70千米的拦截区域内,不但包括k500巡航导弹、地面建筑物在内的所有人造设施,以及人员、野生动物、树木等生命体全数在瞬间蒸发,最多只留下了一些焦黑的遗迹,就连地表都被融化,冷却后形成了一层斑驳的石英晶体。可以说,4次拦截完全可以用“壮观”来形容。仅从能量角度来看,每次拦截作用在目标区域内的能量都相当于一次小型战术核弹头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更重要的是,核爆炸中,只有大约一半的能量转换成内能,而高能激光释放的能量中八成转换成了内能,因此实际产生的破坏效果超过了战术核爆炸。
万幸的是,4处区域都不在共和国境内,其中3处在俄罗斯境内,1处在蒙古境内。
事实上,这也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中央计算机为什么要立即启动“区域性激光拦截系统”的主要原因,因为按照计算得出的结论,如果不立即进行拦截,俄罗斯的巡航导弹将进入共和国领空,到时候不管是用战区防空系统进行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