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从时间上推算,南海舰队此时距离迪戈加西亚肯定在2000千米以上,甚至有可能在3000千米左右,即便不考虑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返回舰队,其对美军舰队构成的威胁也非常有限。
与共和国海军一样,在分析战局的时候,美军高度依赖计算机。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计算机模拟分析的结果是,印度洋舰队藏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的可能性超过了八成,但是不排除该舰队在马尔代夫群岛东南,也就是迪戈加西亚东面海域活动的可能性。
可以说,这个完全按照逻辑与概率得出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要知道,当时美军侦察机已经向东飞行了2500千米,而且侦察机在侦察航线终点的间隔不会超过被动探测设备探测距离的一半。也就是说,向东飞行的侦察机没有发现印度洋舰队,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印度洋舰队没有在东面。从美军侦察机的覆盖区域来看,只有马尔代夫群岛海域没有在侦察范围之内。这也无可厚非,共和国海军在马尔代夫群岛上除了拥有一座航空站之外,还部署了远程搜索雷达,以及几座电子情报站,即便美军侦察机使用被动探测系统进行搜索,自身并不发出电磁信号,只要靠近马尔代夫群岛,就有可能被岛上的雷达发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明白美军指挥官的反应了。
美军舰队距离马尔代夫群岛已经足够近了,因此距离共和国海军舰队也就足够近,战斗随时有可能爆发。从各种情况来看,美军抢先攻击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美军要想取得胜利,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共和国舰队在发起攻击时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确定共和国舰队的大致方向,赶在对方的反舰导弹导弹之前,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升空,对共和国舰队发起反击。不管怎么说,美军舰队指挥官有理由相信,由7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舰队肯定要比由3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舰队强大得多。如果能够顶住对方的攻击,并且在反击中击败对方,获胜的就是美军
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不能让舰载战斗机及时升空。
当然,要想使胜利变得更有意义,就得顶住地方的攻击,尽量减少自身损失。
正是如此,在命令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战斗机做好起飞准备之后,美军指挥官调整了战术,让执行护航任务的重型战斗机提前起飞执行舰队防空任务,而把留下来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派去执行护航任务。
这个时候,北面大约1800千米处,即马尔代夫群岛中部海域,共和国海军印度洋舰队也在做同样的准备工作。只不过,印度洋舰队没有增派舰队防空战斗机,并且把第一波攻击机群的数量定为108架,即每艘航母之出动36架战斗机。如此一来,第一波攻击机群可以在接到命令后的5分钟内升空,以最快的速度扑向美军舰队。
最重要的是,第一波攻击机群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前进护航。
前面已经提到,印度洋舰队只有重型战斗机,没有多用途战斗机,如此一来,在安排攻击力量的时候,舰队指挥官可以更加灵活的决定攻击与护航力量,甚至能够让攻击与护航力量相互转换。正是如此,印度洋舰队才没有安排专门的护航战斗机,而是让第一批攻击机群的战斗机都只携带2枚反舰导弹,然后以最大限度的方式携带对空弹药。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舰队指挥官也说得非常明确,即在攻击美军舰队的时候,如果与美军机群遭遇,可以放弃攻击任务,全力拦截美军战机,特别是美军的防空战斗机。
受此影响,决定成败的第二波攻击机群的规模达到了216架,即每艘航母出动72架战斗机。为了不对第一波攻击机群的起飞作业产生影响,第二波攻击机群中半数以上的战斗机在机库内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其余半数战斗机在飞行甲板的尾端做起飞准备。按照“重庆”级航母的航空作业效率,只要提前做好起飞准备,就能在10分钟内让72架战斗机全部升空。
与第一波攻击机群不同,第二波攻击机群的战斗机全都携带了6枚反舰导弹,2具副油箱与2枚格斗导弹,放弃了远程对空弹药。按照印度洋舰队指挥官的判断,即便面对的是拥有7艘航母的美军舰队,只要第一波攻击机群的108架战斗机能够忠实的完成使命,就有很大的把握冲垮美军的防空网。原因很简单,每艘美军航母上只有36架重型战斗机,7艘航母也就是252架重型战斗机,即便不考虑之前已经派出去的72架侦察机,美军也就只能动用半数战斗机,即126架执行舰队防空任务,另外126架要么为攻击机群护航,要么留在飞行甲板上待命。因为前进护航战斗机的任务是冲散对方的防空战斗机,而不是夺取对方舰队上方的制空权,所以用108架护航战斗机挑战126架防空战斗机,不是什么稀奇事,完成作战任务的把握不会小到哪里去。
必须承认,经林啸雷与华剑锋调教20年,共和国海军的指挥官个个都是狠角色。
因为印度洋战区司令部已经发来消息,岸基战斗机已经出动,很快就能到达印度洋舰队上空,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所以舰队指挥官将剩余的108架战斗机动员起来,编成第三波攻击机群。受航母作业空间影响,第三波攻击机群的战斗机暂时只能留在机库里面,要等到第一波攻击机群起飞之后,才能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因为第二波攻击机群肯定会紧随第一波攻击机群起飞因为载重较大,巡航飞行速度较慢,所以不会与第一波攻击机群同时到达美军舰队上空,所以第三波攻击机群最快也只能在第二波攻击机群起飞后30分钟才能升空。
不管怎么说,一次性投入全部航空力量,绝对是“大手笔”。
要知道,“重庆”级航母最多也就只能搭载152架战斗机,其中8架还是以“零件”方式储存在机库里的备用飞机,只有144架战斗机能够随时动用。当然,3艘“重庆”级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一同出动,即便分成了3个攻击波次,其打击能力也非常惊人。考虑到搭载的全是重型战斗机在执行对海攻击任务的时候,如果在最大半径上作战,重型战斗机可以携带6枚反舰导弹,多用途战斗机受航程限制,只能携带4枚反舰导弹,有理由相信,印度洋舰队的攻击力不在美军舰队之下。
相对而言,美军的优势只有一点,那就是7艘航母的出动率肯定比3艘航母高。
14点20分,第二架远程海上巡逻机被美军战斗机击落。
在接下来的10分钟之内,又有3架远程海上巡逻机遭到攻击,而且无一例外的被美军战斗机发射的拦截导弹击落。
到这个时候,印度洋战区海军指挥中心已经能够大致计算出美军舰队所在海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