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条约之后,还有对常规武器做出限制的斯德哥尔摩协议,而该协议中也对常规武器的部署与使用做了相关规定,即各缔约国部署在本土以外的常规军事力量,最多为部署在本土的常规军事力量的60到100具体限制还与军兵种有关,比如陆军的上限就为60,而海军高达100。因为共和国与美国都超过了上限在协议签署之前,共和国部署在境外的地面部队占陆军总兵力的60、即相当于本土的150 ,而美国部署在境外的海军舰队更是占到了总兵力的70,所以在对“本土”做定义的时候,其他缔约国做出了妥协与让步,即拥有全部管辖权与所有权的土地,都是“本土”。如此一来,美国在关岛填海造出来的陆地,也就成了美国的“本土”同样的道理,共和国在冲绳岛与尼科巴岛填出来的土地也成了共和国的“本土”。
由此可见,填海并不是烧钱的蠢办法。
虽然从安全角度考虑,美国没有在关岛部署核武器,就连战术核武器也没有这一点在战后得到证实,当时美国的战略核武器全都在本土,而部署在北美大陆之外的,只有珍珠港的几件战术核武器,但是作为“本土”,可以不受限制的在关岛部署常规军事力量,从而将关岛打造成美军在西太平洋上最坚固的军事堡垒。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相关档案,到2057年初,关岛上总共拥有7处军事基地,即阿普拉军港美国海军西太平洋司令部所在地、安德森空军基地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上最大的综合性军事基地,也是该地区唯一能够支持战略轰炸机的空军基地,只是到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空军没有向该基地部署战略轰炸机、乌皮陆战队基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驻扎营地,平时驻扎1个陆战旅,战时最多可以驻扎3个陆战师、法法洛综合燃料基地为美军共用,平时主要由空军负责看管,也主要用来储备空军战术航空兵所需的航空燃料,和平时期的储备量在400万到550万加仑之间,战时最多能够储存1100万加仑、巴里加达军事物资仓库为美军共用,主要用来存放各类非爆炸性消耗物资,比如军用口粮、药品、被服、帐篷等等、北蒂帕劳海军训练场名义上归海军所有,实际上主要供陆战队使用,即陆战队步兵的练靶场与阿加尼亚军事医疗救助中心美军在西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医疗中心,拥有完备的医疗设施,常驻医疗人员近千人,和平时期能够容纳大约2000名伤员,战时则能接收上万名伤员,除此之外,美军还在邻近的岛屿上拥有10多处军事设施,比如位于提尼安岛的海军航空站与陆战队共用、位于阿纳塔汉岛的空军靶场即空军投弹训练场、位于阿格里汉岛的海军靶场专门供海军舰炮与陆战队炮兵使用的靶场、位于亚松森岛的海军情报中心一座只驻扎了一支情报分队的监听站,主要任务就是搜集西太平洋地区的无线电信息、位于萨里甘岛的蛙人训练中心专门为陆战队“海豹”特种部队设置的特种兵训练基地。在如此众多的军事基地中,最神秘的肯定是位于罗塔岛上的弹药库、以及位于关岛西南部马乌塔克的潜艇洞库。前者是美军在该地区最大的综合弹药库,据称可以容纳近1500万吨各类弹药。
更重要的是,这座弹药库在地表150米以下,而且有两条海底隘道直通关岛与提尼安岛。按照外界的说法,为了修建这座基地、以及两条海底隧道,美军定制了5台世界上最大的自动挖掘机,花了年时间才建成,而最大的好处就是为填海工程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土石方。只不过,与后者比起来,这点工程量就算不了什么了。
从地质构造上讲,马里亚纳群岛中,包括关岛在内的几座大型岛屿都是火山乌。也就是说,关岛实际上是一座火山口,而其西南的兰兰山就是全岛最高点。万幸的是,关岛下面的火山早在几万年前就停止喷发了,岩浆早已冷却,成为了坚硬的花岗岩,而且形成了熔岩区。正是如此,美军才决定在西南的马乌塔克修建潜艇洞库。最初的时候,美国海军打算在这里秘密部署1到2艘战略潜艇,以加强对共和国的战略威胁。随着关岛上的军事基地越来越多,考虑到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太大,让战略潜艇进驻关岛,只能使关岛上的其他军事基地受到更大的威胁,所以美国海军退而求其次,将这座潜艇洞库打造成了西太平洋上最大的潜艇基地,而且全都用来支持攻击潜艇。按照外界猜测,马乌塔克至少能够为12艘攻击潜艇服务,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支持20艘以上的攻击潜艇作战。当然,要想达到这个能力,工程量肯定非常惊人。从美军在关岛上的造陆量可以大致估算出,马乌塔克的工程开挖量应该在5亿到10亿方之间,工期很有可能在10年以上,总投入不会低于500亿美元,绝对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耗资最大的军事基地。
也有人认为,马乌塔克的工程量没有这么大,因为美军肯定会参考日本战争期间,日军在冲绳岛上的防御作战,在关岛上修建完善的地下坑道体系。即便不考虑建设庞大的地下军事基地网络,仅以地下坑道将关岛上的所有基地联系起来,工程量也在5亿方以上,所以马乌塔克的工程量肯定在5亿方以下。
不管怎么说,这座潜艇洞库肯定非常庞大,而且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独立运行。
肯定有人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关岛与其他岛屿上,均没有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即为军事基地提供电能的发电站。实际上,关岛上一直就有一座电站,而且还在2020年之前搞了潮汐发电试验。问题是,如此众多的军事基地,对电能的需求肯定非常惊人。如果算上部署在各基地的防御系统,对电能的需求就更加惊人了。同样得承认,发电站肯定会成为敌人的首要打击目标,因此可以大致断定,美军在岛上部署了不少的移动式供电系统或者小型供电系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岛的容纳能力,即岛上的驻军数量。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在2057年中期公布的国防蓝皮书,战争爆发前,关岛上的美军人数不会超过3万,其中海军官兵12000余人、空军官兵8000余人、陆战队官兵5000余人,另外还有的4000多名非战斗人员其中不少是穿军装的情报人员。战争爆发后,美军至少组织了2次大规模空运,向岛上增派了2个旅的陆战队官兵这2个旅的装备全都存放在乌皮陆战队基地里面。
参战后,美军按照应急机制,向岛上增派了2个陆战师,而且这2个师的兵力与主战装备均在3月底之前到达。美国海军也在此之前向关岛增派了数艘攻击潜艇,以及数十架远程海上巡逻机全都部署在提尼安岛的海军航空站,美国空军则按照计划,向岛上增派了1个联队的战术战斗机72架重型制空战斗机。因为关岛基地群基本上与美国陆军没有关系,所以美国陆军没有向关岛增兵。保守估计,到4月初的时候,部署在关岛上的美军人数已经超过9万,其中包括6万陆战队官兵,以关岛为基地的作战飞机超过300架,其中包括近200架重型战斗机。
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在短短几个月内,美军就把关岛变成了军事要塞。
更重要的是,按照军情局的估计,马里亚纳群岛军事基地群的实际容纳能力肯定在20万以上,仅关岛就能容纳9万美军包括3个陆战师的6万多名官兵。也就是说,只要美军愿意,还可以向马里亚纳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