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6(2 / 2)

国策 闪烁 5600 字 2019-04-10

虽然在40年前,因为只有直升机与运载能力非常有限的倾斜旋转翼飞机才能将陆战队送上岸,因此很难把重装备送到登陆部队手中。在严酷的登陆作战中,登陆部队没有重装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按照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结的经验,坦克与两栖战车是决定登陆作战成败的关键性力量。但是到了21世纪中叶,随着重装备轻量化,以及运载能力非常出色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大规模装备部队,以“不湿脚”的方式把陆战队送上岸的登陆战术不再存在任何技术性障碍。事实上,在陆军都以低空突击为主的时代,陆战队搭上低空突击的快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既然不需要冲滩,那么美军设在海滩上的障碍就没有任何价值。

更重要的是,低空突击对登陆点的限制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限制,即登陆部队完全可以根据战场情况来决定登陆地点,而不是一定要在某个海滩上岸。因为在前期火力打击中,美军的地面军事设施全被炸毁,所以在共和国陆战队发起进攻的时候,美军很难有效抵抗,也就无法阻止陆战队着陆。与之相反,在美军不得不龟缩在地下与市区内的时候,共和国海军则可以出动无人侦察机,在几乎不用考虑威胁的情况下,准确掌握岛上美军的一举一动,让陆战队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投入战斗。

这场登陆作战,把共和国陆战队的特点完全发挥了出来。

即便在数十年后,仍然有不少人在评点这场登陆作战行动,并且将其当成岛屿登陆作战的典范。

归根结底,共和国陆战队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

前面已经提到,在21世纪前50年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共和国陆战队几乎没有表演的机会,就算上了场,也很少成为主角,也就没有多少机会进行大兵团作战。问题是,这并不表示共和国陆战队没有打过仗。不管怎么说,陆军特指正规军是应付大规模战争的军队,轮到动用陆军的话,往往成为战争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不动用陆军,则往往被定为冲突,所以不到逼不得已或者目的有限,共和国当局肯定不会动用陆军。问题是,共和国面对的外来威胁并不少,需要动用军队、特别是小股地面部队的机会并不少,在这个时候,陆战队就派上了用场。按照共和国官方公布的消息,在2035年之后,除掉2041年的中东战争,陆战队参与的作战行动是陆军的20多倍,即绝大部分时候,共和国当局都把陆战队当成了唯一可以随便动用的地面部队。别的不说,在非州地区的军事行动中,即便需要深入大陆,共和国当局也从未考虑过陆军,而是全部动用陆战队。

由此可见,共和国陆战队是一支非常擅长进行小规模战斗的部队。

可以说,很早已经就有人认为,共和国当局不肯扩大陆战队的规模,比如在斯德哥尔摩谈判期间,共和国就有机会为陆战队争取到更多的份额,结果却在陆军上做文章,放弃了为陆战队扩军的机会,其主要原因就是想把陆战队打造成一支精锐部队,即在战斗力介于陆军正规军与特种部队之间,规模却比特种部队高得多的常备军事力量。

这也完全符合共和国的利益需求。

要知道,在2035年到2057年的22年间,除掉2041年的中东战争,绝大部分时候共和国所面对的都是非传统威胁,根本没有必要动用重装陆军。而动用特种部队的代价又过于巨大或者过于敏感,也就只能动用陆战队了。

毫无疑问,依托垂直起降运输机的低空突击作战,绝对是小规模战斗。

考虑到塞班岛的实际环境,即战场比较狭窄,可以供部队空降与机降的场地都不会很大,所以登陆部队都是以连排为单位投入战斗的,很少集中行动。虽然在登陆之后,必须尽快联系上附近的部队,避免被敌人包围歼灭,但是在至关重要的着陆阶段,却充分利用了陆战队擅长进行小规模突击战的特点。

与之相比,美军就不太适应这种作战方式了。

虽然守卫塞班岛的也是陆战队,而且美国陆战队的战斗力也不容觑。按照国际社会上公认的说法,美国陆战队的战斗力甚至超过了美国陆军,特别是在不利条件下,美国陆战队一直以顽强善战而闻名,但是美国陆战队更擅长的也是进攻,而不是在地面上迎击以低空突击方式到来的敌人,更不擅长在复杂的战场上、混乱的战局下,以单兵素质决定胜负的小规模战斗。

可以说,共和国陆战队打得游刃有余,美国陆战队却手忙脚乱。

战斗持续到9日下午的时候,美军基本上放弃了塞班市的防御阵地,开始主动向岛屿中部的塔波乔山撤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撤退,美军就会被困在塞班市。

虽然美军可以挖空整座塔波乔山,将其变成由花岗岩构成的军事要塞,但是美军却没有权力到塞班市居民的房屋下面挖掘地下工事不得不承认,美国军队确实是一支非常守纪律、也非常尊重法律的军队,也就不可能躲到地下工事里继续抵抗。随着共和国陆战队逐步包围了塞班市,并且开始扫荡城区,早已失去了重装备的美军只能主动撤退,避免在市区遭受惨重伤亡。

当然,退进塔波乔山并不等于万事大吉。

共和国军队在此之前没有使用大威力杀伤性武器,不等于没有,也不等于不敢在战争中使用。

毋庸置疑,再坚固的防御工事都顶不住威力强大的炸弹,即便一枚钻地炸弹无法击穿美军地下工事的天花板,只要连续投下数枚、甚至数十枚钻地炸弹,就算美军地下工事的头顶上是装甲钢板,也会被炸穿。事实上,从摧毁的角度看,很多时候不需要炸穿地下工事的天花板,完全可以用爆炸产生的地震波震塌地下工事来杀死里面的敌人,或者以产生高强度次声波的方式来震死躲在的下工事里的敌人。要知道,只在印度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就用实战证明,只要弹药威力足够巨大,爆炸产生的地震波能够震塌几乎所有没有经过特别加强的地下防御工事。如果以特殊方式引爆炸弹,比如精确控制引爆几枚炸弹,就能以相干的方式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产生足以使人致死的高强度次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