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36(2 / 2)

国策 闪烁 5593 字 2019-04-10

总而言之,袁晨皓本着共和国陆军上将的身份,把最艰难的任务丢给了盟国军队。

当然,重点肯定在南面。

5月24日清晨,第90战斗单位就从阿斯特拉罕出发,沿着第91战斗单位的行军路线到达埃利斯塔后,转向南下,直接杀奔高加索山区。与此同时,第93战斗单位将阿斯特拉罕的防御任务交给了赶来的第80战斗单位后,沿里海西岸南下,到达马哈奇卡拉后,转向西进,杀奔格罗兹尼。

到这个时候,已经是5月25日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俄军高层才反应过来,共和国陆军并没有北上的打算,而是想在罗斯托夫与伏尔加格勒缠住俄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扫荡内高加索地区的俄军部队。因为俄军确实把主力部署在了罗斯托夫与伏尔加格勒,内高加索地区不但兵力分散,而且大部分都是战争爆发后组建的部队,所以面对同样是在战争爆发后组建的共和国军队,俄军不但没有战斗力上的优势,也很难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取得局部兵力优势。说得贴切一点,在无法进行主动防御的情况下,内高加索地区的百万俄军就是被困在一座座城镇里的孤军,与被关在圈里的绵羊没有什么区别。

认识到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问题。

严格的说,到5月25日,俄军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战局了。

根据俄军的战斗记录,到5月24日夜间,原本计划前往罗斯托夫的2个美军师改道前往伏尔加格勒,而原本计划前往沃罗涅日的2个美军师也兼程赶往伏尔加格勒。这也很好理解,按照俄军之前的判断,共和国陆军正在为北上做准备,而要阻止共和国陆军北上,就得死守伏尔加格勒。虽然在伏尔加格勒地区有不少俄军部队,别的不说,民兵就有200万,但是这些俄军战斗力低下不说,连士气都不足。更重要的是,共和国陆军在“天上作战”,对于没有多少防空能力的俄军来说,只能望空兴叹。

毫无疑问,具备完整战斗力,士气高昂的美军肯定不会有半点畏惧,加上强大的防空能力,至少不会在面对共和国军队的时候,连怎么打都不知道吧。

等到俄军打算调整部署的时候,已经有2个美军师到达伏尔加格勒。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俄军高层可以让还没有到达伏尔加格勒的2个美军师转道前往罗斯托夫,协助巴泰斯克方面军击溃第九战斗单位,但是按照美国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美军只听从俄军的调遣,却不接受俄军的战术指挥。即俄军高层只能给美军下达作战任务,而不能让美军做这做那。更重要的是,美军指挥官不是笨蛋,眼看着到达伏尔加格勒的2个师陷入了泥潭,不去救援己方部队,反而去南面打酱油,肯定对美军不利。说简单点,共和国陆军摆明了要吃下内高加索地区,美军还赶过去,那与送死有什么差别更何况,美军兵力本来就不够多,再分散行动,更是等于自露破绽,给共和国陆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暂且不说美军指挥官有没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明摆着是自投死路的情况下,美军高层与美国高层也不会让几万大兵去冒险。

如此一来,4个美军师都去了伏尔加格勒。

因为援军迟迟不到,实际上已经是永远不可能到来,所以守卫罗斯托夫的巴泰斯克集团军坚持到5月25日夜间,就在弹尽粮绝根据找到的俄军档案,在向第九战斗单位投降之前,巴泰斯克集团军至少引爆了10多万吨弹药,并且将大约5万吨面粉、大米、食用油等粮食投入亚速海,伤亡惨重据战后调查,巴泰斯克集团军的总兵力为乃万,其中名万是正规军,另外万为战时招募的民兵,而第九战斗单位在移防的时候,交给前来接防的伊朗军团的俄军战俘是14万人,另外还有大约2万名俄军官兵在罗斯托夫陷落后,从亚速海逃到乌克兰,因此在不到4天的战斗中,巴泰斯克集团军损失了大约7万官兵,其中正规军不会超过4万的情况下,向第九战斗单位缴械投降了。

罗斯托夫的守军如此软弱,最高兴的莫过于第九战斗单位。

当然,战役还没结束,第九战斗单位还没到休整的时候。

在支援旅到达之后,第九战斗单位的战斗旅在5月27日上午,沿铁路线向北面的米列罗沃进发。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第九战斗单位的目的地是伏尔加格勒,任务是与第91战斗单位一道,协助巴基斯坦军团攻占伏尔加格勒。如果算上留在阿斯特拉罕的第80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袁晨皓手里还有4个战斗单位,加上巴基斯坦军团的4个师,攻打伏尔加格勒的难度不会太大。更重要的是,不管袁晨皓是否打算在这个时候北上,只耍他想击败俄罗斯,就得进军莫斯科,也就得占领进军莫斯科的必经之地。

实际情况是,第九战斗单位在5月27日傍晚到达米列罗沃之后,并没向伏尔加格勒挺进,而是沿着铁路线继续北上,兵锋直指沃罗涅日。

这下,俄军高层与美军指挥官都手忙脚乱了。

在此之前,美军将沃罗涅日列为4个主要防御地区之一,绝对不是随心所为。从俄军的部署来看,沃罗涅日的重要性甚至不在伏尔加格勒之下,因为这里是俄军伏尔加格勒方面军与乌克兰方面军的结合部,还是乌克兰方面军与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的结合部。也就是说,沃罗涅日实际是俄军3个主要方面军防线上的漏洞虽然在4月份的时候,俄军就采纳了美军的建议,向沃罗涅日增派了1个军的兵力包括1个装甲师与2个步兵师,还在当地招募了10多万民兵,但是受失去制空权影响,加上距离前线不到500千米,俄军无法向当地增派更多的防御部队。也就是说,直到第二轮进攻战役打响,沃罗涅日的防御都非常薄弱,是俄军战略防线上最脆弱的部分。正是如此,美军才不惜冒分兵的风险,将2个师的兵力派往沃罗涅日。

即便沃罗涅日不是俄军结合部,也是战略要地,对伏尔加格勒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沃罗涅日是俄罗斯南部地区主要交通枢纽中心之一,从这里出发,沿铁路线西行可以到达库尔斯克、奥廖尔与布良斯克,北上则能到达利佩茨克、梁赞与图拉、向东前进则是坦波夫、奔萨、萨拉托夫与乌里扬诺夫斯克。暂且不说伏尔加格勒的美俄军队会不会因为沃罗涅日失守而被围歼,从共和国陆军下一步进军行动来讲,以沃罗涅日为出发阵地也要比从伏尔加格勒出发好得多。

稍微有点军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