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此之前,世界各国已经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那些遥感卫星,对世界上的主要地区进行了全面、甚至是反复数次的彻底勘测,对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虽然共和国与美国的科学家一直在宣称,地球上的贵重资源足够人类文明消耗数百年之久,而在这些资源用光之前,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太空时代,广袤的宇宙空间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但是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全球已探明的资源最多只能支撑一个超级大国消耗一百年左右,绝对无法支撑起两个拥有8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的无穷胃口,因此第三次世界大战仍然是一场争夺资源的战争。由此可见,在真正进军太空、成为宇宙文明之前,各个国家与各个民族仍然得为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而争斗。
在还没有全面勤探的区域中,北冰洋与南极洲最引人瞩目除此之外,还有如同青藏高原上的极寒地区,深度在10000米以上的海沟,格陵兰岛,加拿大的极北地区等地没有进行全面勘探,也就被人认为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地。同样的,阿拉斯加也是一块没有得到全面勘探的土地,也是一块希望之地。
按照最新的理论,稀有金属与黄金等贵金属具有共生性,而阿拉斯加是世界上的主要产金区,所以该地区很有可能有稀有金属矿藏,而且储量不会太低。
总而言之,共和国当局早就把阿拉斯加放在了盘子里,只是没有动手。
当然,出兵攻占阿拉斯加,也演练了新的战术,即在敌人不抵抗、或者仅有微弱抵抗的情况下,如果快速有效的占领美国本土。
有了这次较为成功的进军行动,攻占美国本土的时机也成熟了。
只不过,共和国军队在阿拉斯加的行动已经引起欧洲当局的高度关注,加上美国代表前往共和国确定投降事宜,让欧洲当局不得不铤而走险。
要让美国军人做不要命的抵抗,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准确的说,让几个死心眼拼死抵抗并不难,可是要让几千万美国大兵不要命的抵抗,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对而言,让这些美国人相信,将一个完整的美国留给敌人,只会让敌人变得更加强大,让美国永远失去复兴的机会,那就容易得多了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136章 割裂
按照共和国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发生的以军人为主的暴动来得非常突然,没有任何征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早在9月底,即美国当局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共和国最高统帅部就命令天军立即发射一批军事侦察卫星,并且出动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监视美国全境。虽然共和国此举的目的是要掌握美国本土的军事部署情况,以及美军的动向,为接下来占领美国本土做准备,但是当成千上万的美军脱下军服,带着武器装备离开军营,开始大肆破坏民用设施的时候,这一部署肯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很显然,以当时的情况,共和国没有办法采取任何干预行动。
最先出现动荡的就是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费城以南的几座主要城市,即巴尔的摩、华盛顿、弗吉尼亚比奇、诺福克等地。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一地区是美国军事力量部署最集中,且与欧洲最近的地区。
根据战后公布的调查结果,当时部署在该地区的美军接到了一个代号为“黑色末日”的行动命令,要求所有军人在10月5日带着武器走出军营,破坏所有基础设施,防止共和国军队利用这些设施来对付美国人。虽然这道命令没有出处,很多军人甚至不知道有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但是在10月5日当天,驻扎在该地区的近400万美军中,仍然有半数以上离开军营,进入市区与城镇,开始肆无忌惮的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当然,这其中免不了一些恶性事件,也有不少兵痞趁此机会抢劫平民财物,甚至有不少美军官兵在暴动之后没有返回军营,而是当了逃兵。
暴动首先出现在切萨皮克湾周边地区,绝对不是偶然。
前面提到过,早在共和国陆战队登上美国本土之前,甚至在大规模战略打击全面展开之前,为了打垮美国海军、以及美国的抵抗意志,共和国海军就对切萨皮克湾的美国海军基地与附近的大小城镇进行了一次战略打击,并且用掉了数十万吨的弹药。而这些打击,不但摧毁了该地区的大部分军事目标,也破坏了民用基础设施,迫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与弗吉尼亚比奇的大部分市民背井离乡。到2063年10月,除了已经被共和国陆战队占领的费城之外,其他几座大城市已经是十室九空,留下来的平民仅有战前的十分之一,即大约只有300万到350万人,而当时部署在该地区的美军多达400万。也就是说,在切萨皮克湾周边地区美军人数超过了平民人数。从某种意义上讲,该地区已经完全军事化,是彻底的军事区域。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