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2 / 2)

道缘儒仙 鬼雨 5632 字 2019-04-10

这时,少康已经迈出了一只脚,正待向芳草之上落去。

叶昊天吓得大叫一声,同时伸手将他拉住,然后将花草的凶险之处向大家说了一下。

众人闻言都皱起了眉头。

风先生更是眼盯着白花苦苦思索着。

叶昊天盯着白花看了盏茶工夫,然后一跃而起,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叮嘱众人紧跟自己的脚步,千万不要踩错。

众人摒住呼吸向前走着,等到来到仙岩宫前时,每个人都出了一身冷汗。

仙岩宫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女娲娘娘也跟世俗之人一样,在大门两侧题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道消魔长,道长魔消,魔道相争几时休”;下联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焰汹汹今又来”,横批是:“闭关苦思,恕不见客。”

众人一见就傻了眼。

兰儿眉峰紧闭的道:“这可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回去吗”

少康急道:“那可不行,都走到这里了,说什么也要见女娲娘娘一面。”

风先生不无忧虑的道:“娘娘贵为人祖,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我们若是不听,只怕会惹得她不高兴。”

云华夫人显然同意风先生的说话,安慰大家道:“我看还是回去吧。且等过几天再来。”

叶昊天想着乾坤锦囊中的数千神仙以及金神都需要九天坤鼎的救治,要是就这么回去的话总感到不妥。

于是他“呵呵”笑道:“大家先进殿歇息片刻,然后再做决定不迟。”说话之间,他已迈步走了进去。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入阵

殿中空荡荡的,只有一张茶桌和几把椅子,别的什么也没有。

桌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块蓝色的佩玉和一颗白色的佛珠。

叶昊天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没敢动桌上的东西。

云华夫人却一把将玉简抓在手中,惊呼道:“这是家母贴身佩戴的佩玉,怎么会留在这里呢”她一边说,一边凝神望着佩玉。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头来看着叶昊天道:“家母来访女娲娘娘,却没有见到她,特意留下佩玉,其中暗含深意,恕我不便明言。”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抱歉地环顾众人一眼,然后就接着道:“不知何故,娘娘却没有见到佩玉。”

风先生走到桌旁,盯着佛珠看了一会儿,最后却摇了摇头道:“此珠亦非凡品,似乎是观音菩萨留下来的,上面有很多留言,我只能看见外面的观音致女娲娘娘几个字,其余的都被菩萨以无上佛法封住了。”

叶昊天听见观音菩萨的名字,不禁心中一动,走上前来凝神注视着佛珠。

他按照佛宗的修行方法由静入定,由定生慈,双目之间渐渐生出一只慧眼,竟然能一直看到佛珠里面。

却见佛珠内壁题了很多小字,大意为:“弟子观音,受佛祖之命来此,将佛珠转交娘娘。珠内蕴含百亿佛心数,乃我师和众弟子收集一甲子所得,希望能助娘娘一臂之力。如今魔焰极威,魔门四面出击。困弟子于石像中,陷地藏于烈火之内。攻文殊于五台之巅,围普贤于蛾眉金顶,佛宗岌岌可危,望娘娘早图良策,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看到这里,叶昊天心情沉重,伸手将佩玉和佛珠拿了起来,然后道:“走,我们去补天宫拜见娘娘。”

兰儿和少康连声道好。

云华夫人和风先生彼此对望了一眼,并没有出言反对。

众人依次出了大殿向着闪闪发光的湖心山走去。

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连闯三个大阵才来到山根地底下。

抬头望去,却见湖心山并非仅仅由九座山构成,而是除了高达数百丈的九峰之外,还有无数高仅数十丈的小山。起伏不定,层层叠叠,就像一堆杂乱无章、胡乱堆砌的石头一样。

构成小山的大都是普普通通的青石。只有九峰之巅与众不同,各有一块硕大的五色石,发出耀眼的光芒,照得人眼花缭乱。

小山之间有一些狭窄的山谷,谷内有着一条条的小路。小路很窄,好多地方都是仅容一人通过。而且走不了多远就被前面的小山挡住了。

众人沿着山里向前行去,刚走十几步,周围就升起了一团浓密的云雾。目力所及忽然缩为五尺之内,再远处就看不见了。唯一可见的是闪闪发光的山巅,犹如黑夜大海上忽明忽暗的灯塔一般。

叶昊天急忙停下脚步,吩咐众人不要乱动。

这时,却见九峰之巅五彩闪烁,光彩流离之中隐隐现出一些字迹。

叶昊天正待凝神分辨字迹地内容,忽听云华夫人叫道:“每个山峰的五色石上都有一句话”

少康苦恼的道:“好象又是一个问题,天纳,怎么还有问题,我头都大了。”

风先生已经看清了五色石上的字迹,纠正云华夫人的说话道:“只有五座山峰有字,分别是魔先于道、道先于魔、魔中得道、道中成魔、魔道共生共灭说的似乎是魔与道的关系。”说完转头看着叶昊天。

叶昊天沉吟片刻,大声招呼道:“我们向着魔道共生共灭的山峰走。大家请跟我来。”说完一马当先向前走去。

众人不敢大意,急忙紧随其后在云雾中穿行。

叶昊天一边走一边抬头注视着山顶的五彩石。大约走了两、三里之后,他忽然发现石上的字迹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魔道共生共灭”已经消失了。

风先生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变化,连忙道:“这次只有三个山峰有字,分别是魔生与外、魔由心生、内忧外患,祸起萧墙。说的似乎是魔的生成和播散,我看应该选最后一个。”

叶昊天点点头道:“先生说得不错,我们就选内忧外患,祸起萧墙。”说完转身继续向前走。

这时,众人脚下的路变得高低不平,崎岖难行起来。少康有些担心地问道:“会不会选错了我觉得应该选魔生与外。”

风先生解释道:“我们选的应该不会错。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魔的形成既有外因。又有内因。首先是内心修养不够,然后才会有外魔的侵蚀。如果每个人都练成了坚如磐石的心性,外魔就很难侵扰进去了。也就是说正气存内,邪不可于”

叶昊天回头看了一眼云华夫人道:“魁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内心早已入魔,所以才会很容易就跟伊布谷合为一体,成为现在的真神。”

云华夫人显然同意他的说法,所以只是“恩”了一声,没有说别的话。

大家一边说一边走,大约盏茶工夫之后,五色石上的字迹再次发生变化,九个峰头全都变成了何以灭魔四个大字。

众人全都呆住了,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

五色石的光芒渐渐变得柔和下来,照得众人周围的云雾也成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