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 / 2)

道缘儒仙 鬼雨 5362 字 2019-04-10

此言一出,引得台下众人一片哗然。

有人高声叫道:“你才来几天就敢妄自菲薄、胡言乱语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有人骂:“你以为自己是老几活佛高僧还是菩萨,凭什么说这些话快滚回中土去吧不要在此丢人现眼”

叶昊天在众人的一片喧闹声中提高了声音道:“何谓佛佛的本质是什么修佛有什么好处大家修佛参禅的目的何在”说到这里,他在台上来回踱了两步,大声问道:“谁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我赏他千两银子外加上好的青钢剑一把”

听了这话,台下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有人喊:“老子到海边杀一趟就有上万两的银子,谁稀罕你那几个臭钱”

有人道:“瞎扯淡你说什么是佛人言人殊,这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叶昊天见现场的形势几乎失控,探手将地藏三宝之一的佛磬取了出来,轻轻一扣,顿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声音虽然不大,却能直透众人心底,台下的人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叶昊天声音宏亮地自问自答:“什么是佛佛就是已经觉悟的人。明白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彻证寂然不动、光明遍照的觉性,能够远离烦恼,朗然大觉,就称为佛。”说完这几句话,他再次扣击两下佛磬。

磬声入耳,台下近乎一半人陷入了沉思,不过还有一半人在大呼小叫:“这道理谁不懂可是谁又能真的成佛我看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根本无法炼成。”

叶昊天不理众人的发难,接着道:“佛的本质是一颗佛心。修佛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那颗恒久至上的佛心。佛法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教导人们息下生灭妄心,体悟本来不生不灭、无实无虚、无忧无虑的真心--常住真心。换句话说,是要人们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也就是明心见性”

他一边说一边在台上走来走去。时不时敲击佛磬一下,没多久台下的听众逐渐安静下来,还在吵嚷的人越来越少。那些人大概魔性较深,极难一下子安静下心来。

叶昊天努力回忆在九华净土所得到的关于佛家的记忆,同时回味自己读过的所有佛教经典。毫不保留地接着说道:“佛心究竟是什么东西佛心是佛家修行的果子,它包括戒、定、慧三层境界。这就是佛法的总则,一切佛法都不离戒、定、慧。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

如果将佛比作一颗数,戒便是树根,定是树干,慧就是树上开的花儿。

如果将修佛比作祛除心魔,戒就如防贼,定如缚贼,慧则如杀贼。

所以说要想修佛,第一步必须打好戒的根基。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就是戒”

这时台下有人在指指点点大声讥讽:“看看支那人不知变通,佛经上说什么就是什么连一点自己的体悟也没有”

叶昊天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微笑着将监天神尺取了出来,运起功力迎风抖了两下。

那些台下站着吵嚷不停的人顿时矮了一截,仿佛小孩子说谎被父母忽然揭破一般,心理顿时有些慌乱。

台上另一边坐着的老僧却觉得心中一阵悸动,整个人都变得惶惶不安起来。

叶昊天拍着监天尺沉声问道:“大家知道我手里是社么东西这是一把戒尺,是来此途中由普陀山一位高僧给我的戒律之尺。它提醒我时刻警戒内心的妄念。

什么是戒戒是正顺的解脱之本,也是无上菩提本。

戒如大地,如房之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就看地基挖得够不够深。

戒定慧三学义戒为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昔年世尊入灭前弟子问:您老走后我们依靠谁

吾佛慈悲教示:以戒为师”

直到这时,台下众人才逐渐安定下来,叶昊天的讲经也变得相对容易了很多,只听他从容阐述道:“持戒能使我们散乱的心获得安定。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戒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佛家看来,人在世间,其地位之高下,不在于他的种族是否尊贵,色相是否庄严,更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于他有无崇高的德行,有无修持的佛心。一个没有戒、定、慧的人,纵使他富可敌国,外表端严,在佛看来,与禽兽相差无几相反的,一个能够严守净戒,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算他地位卑微,没什么见闻,依旧可尊为人间胜士,值得每个人敬重”

听到这里,忽有一人从台后远远的地方站起身来,大声反驳道:“持戒是对人性的束缚。佛教的戒条那么多碍手碍脚好好的自由人不做,偏偏找来戒绳,把自己绑得死死的,这种事我们大和民族做不来也不屑做”

叶昊天定睛一看,发现说话的竟然是手下败将木谷虚,看来他前日输棋所受的重创已经无碍了,只不过觉得没有面子,所以才作得那么远。

叶昊天左手拿着佛磬,右手握着监天尺。以尺轻击佛磬,发现随着节奏的高低起伏,竟能自称曲调,俨然是一首大悲咒 。

他心中高兴,口中说道:“木谷先生所言乍听似乎有理,然而实情并非如此。先生以为戒律是一种束缚,用一种烦恼的心来对待佛的戒律,这种心态首先是不正确的。

受戒律有很多好处。戒律其实是佛对我们无明众生一种最好的保护。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